文/盧明正
日本與台灣社會面臨相近的社會議題,包括人口高齡、少子化、城鄉發展不均、防災與災後重建等問題,因此台灣和日本的大學以「地方創生」、「社會創新」等不同角度耕耘在地,透過實作結合教學與研究,回應在地議題。
5月23日台、日大學在台北市集思臺大會議中心舉辦「2019臺日大學研究論壇──地方連結與社會實踐」研究論壇,共有10所大學的學者代表出席,透過簡報及座談會方式分享與在地連結和社會實踐的實作經驗,瞭解地方的需要,讓在地居民看見自己社區的美好。此次議題工作坊屬於聯盟組成前的籌備活動,邀請台、日兩國長期耕耘相關議題的大學的學者代表,未來台、日大學也將籌組「臺日大學地方連結與社會實踐聯盟」,促進兩國大學間的實質交流平台。
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HISP)主持人、台灣大學社會學特聘教授陳東升開幕致詞表示,台、日地理上比較接近,平常就有密切交流,過去5年日本推動「地方創生」,行政院國發會也宣布2019年為「地方創生元年」,不僅是科技部的HISP計畫,各大學也推動「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SR計畫),同樣扮演著地方創生的重要角色,特別是老師們著重在人才培育的面向,透過教學的研發與設計,帶領學生進入社會的實作場域,透過此次台、日大學的研究經驗分享,盼望未來能夠擴大到亞洲各大學,將創新的實驗模式推展至社會,實踐地方創生的目標。
此次參與論壇的大學及其研究計畫內容如下:台灣海洋大學的「與地方同行–海大在八斗子的社會實踐」、高雄科技大學的「About Research:Taiwan-Japan Community Revitalization Social Responsibility」、東海大學的「運用大學資源發展創生人才–東海小鎮到中區創生」、中山大學的「NSYSU:A Socially Engaged University 中山大學的社會實踐與地方創生」、暨南國際大學的「水沙連宜居城鎮轉型與治理:暨南大學的社會實踐和地方區域發展經驗」及成功大學的「成功大學地方連結與社會實踐」。
而日本大學部分則有高知大學「From The Point Of View University Regional Coodinator Kochi University」、龍谷大學的「龍谷大學地方連結與社會實踐」、千葉大學的「千葉大學與地方創生」及信州大學的「推動大學參與之信州學術活動構想」等,會議程序區分4個場次,每場次各有台、日大學代表上台分享,分享完畢後,由台灣推派一位學者主持該場次的座談會,台上、台下發言極為踴躍,並透過中日語翻譯人員即時口譯,讓與會者交流達到實質的交流效果。
海洋大學於2年前進行教育部大學社會實踐計畫,帶領學生深入八斗子社區關懷在地居民的周維萱副教授表示,大學的陪伴不是讓社區依賴學校,而是希望透過培力社區來建構永續發展的模式。「陪伴是瞭解、認同、信任」是海洋大學實踐社會價值的核心思想,主要是提升在地產業及鼓勵青年回流,傳承及創新社區文化,透過陪伴尋找志同道合的夥伴,發現社區的美好價值。
來自日本長野縣的信州大學長期著力於連結地區與社會產官學的人才培育工作,信州大學學術研究院人文社會學域綜合人間科學系準教授林靖人博士表示,信州大學相較於其他同等大學,從縣外進入該校就讀者較多,因此開發「信州職場實驗室」,藉以推動在地多樣性人才循環,了解在地企業的人才需求,促成學生與企業對話,媒合縣內企業實習機會,鼓勵學生畢業後留在當地就業,成為下一個世代帶動地區企業發展的新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