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食物銀行系列報導之一》

文/張以牧

許多國家都面臨著貧富差距擴大的問題,天秤兩端的奢侈浪費與貧窮缺乏,均非一般人所能想像。而「食物銀行」連結兩者,成為剩食與貧窮之間的橋樑。在台灣,食物銀行的服務因地制宜,有自己專屬的在地發展故事,看台灣如何為「不浪費」和「無飢餓」所走的每一步路。

談到食物浪費,大多數人可能會直接聯想到美國。的確,北美洲是全世界食物浪費最嚴重的區域,光是在美國,一年就有多達40%的食物遭到丟棄,若換算成金額,等於是將美金1,650億投入海底。

然而在我們所居住的台灣呢?過去台灣一直沒有關於食物浪費的統計數據,直到台大農經系教授徐世勳與研究團隊在「亞太資訊平台糧損資料庫」中發表台灣食物浪費的報告,潘朵拉的盒子才首度被打開。根據報告,在2007至2013年之間,台灣年均糧食耗損量高達359萬公噸,相當於全台每人一天丟棄一個便利商店的國民便當。其中,消費端的浪費就超過5成,遠高於農業生產、儲運或行銷之間的損失[i]

此外,主婦聯盟於2015年實際採訪各大量販店及超市,發現全台量販店每年約棄置30.8億元的剩餘食物,超市則為7.3億元,此兩者相加約棄置近40億元的剩食。其中蔬菜、水果、肉類為浪費的大宗,這些仍可食用的食物往往以「即將到期」、「包裝有破損」、「外表不佳」等因素遭到丟棄。

台灣1年平均糧食耗損量

而在天秤的另一端,卻有許多人陷於貧窮的窘境。按照衛福部所提供的數據,2016年台灣有69萬的貧窮人口,貧窮率為3%。這項數據雖然遠低於鄰近的香港、日本、韓國,然而這是因為政府將貧窮人口的計算,限縮於低收入戶和中低收入戶,並對其資格認定基準與審核評估條件有諸多高門檻的限制使然。

根據研究結果推估,以先進國家貧窮率至少都達10%的狀況下,全台至少還有7%的人口,也就是超過166萬人雖然長期處於貧窮,卻無法獲得政府社福資源的救助,而成為「社福邊緣戶」。若將兩項數字加總,台灣至少有超過235萬的貧窮人口。

台灣食物銀行的發展故事

為了搭建剩食與貧窮之間的橋樑,台灣遂於20世紀末開始引進在歐美民間實行多年的食物銀行。1997年,現任青年和平團食物銀行執行長的陳大德,有一次走到快打烊的麵包店,發現店員將賣不完的麵包丟入垃圾袋,他覺得這種作法實在很可惜,心中不禁想著:「應該把麵包送給貧窮飢餓的人吃。」回家後,他開始蒐集資料,發現美國早已有許多食物銀行將他的想法付諸行動,於是他便在同年成立了台灣第一間以食物銀行命名的社福機構──「青年和平團食物銀行」。

「青年和平團食物銀行」的做法是連結在地的麵包店,請店家捐出沒賣完的麵包,青年和平團再請有需要的民眾前來領取。此種「定點定時」發放食物的方式,由於接收與發放的時間都不長,且不須大型的倉儲空間,在地狹人稠的台灣便迅速發展起來。至今台灣大多數社區型的食物銀行,以及各縣市社會局設置的食物銀行發放站(有些縣市政府取名為「實物銀行」,強調其不單純募集食物,也募集民生用品)皆屬此類。

值得一提的是,台灣「定點定時型」的食物銀行在發展過程中,產生了「在地化」的改變,其中最明顯的便是發放物資種類的差異。在國外,此類型的食物銀行主要發放的是麵包、奶製品及新鮮蔬果;但在台灣,由於許多社區型的食物銀行沒有資金添購冷藏設備,或是民眾擔心捐贈食物變質所引發的食安與法律問題,因此機構收到的物資除了麵包外,主要便是米、麵條、罐頭等容易存放的食品,甚至是衣服、洗髮精等民生用品。

2012年,台中市社會局委由紅十字會開辦了「台中市食物銀行綠川店」,這不僅是食物銀行首次出現實體店面,其仿照超市經營的方式,也與過去請民眾前來領取食物的型態有所不同。台中市政府社會局社會救助科科長吳文楦表示,台中市食物銀行綠川店的特色在於以超市型態經營,並直接與受助者接觸,讓受助者透過發放的點數加以選購物資。他也表示,在其他國家如德國,超市型態的食物銀行是將物資轉給社福機構,本身並不會接觸到受助者,因此綠川店的運作方式可以說是台灣特有。在綠川店營運後,此類「超市型」的食物銀行也逐漸在台灣發展起來。

然而不管是「定點定時型」或是「超市型」,這兩類的食物銀行都缺乏即期的生鮮蔬果。因此在2016年,紅十字會、臻佶祥幸福食物銀行、基督教大慶食物銀行等開始與大賣場合作,透過大賣場捐贈賣不完的生鮮蔬果、麵包與冷凍食品等,提供給受助者食用。如此不僅使受助者在食物的選擇上更加多元,也更合乎原本食物銀行所強調的環保理念。

近年來隨著福利社區化的推動,以社區為基礎的在地服務愈顯重要且必須。基督教芥菜種會深入社區服務工作,於2017年開始社區食物銀行服務,以食物不浪費、消除飢餓、社區互助為宗旨,以一縣市一轉運站,一鄉鎮區一社區食物銀行為目標,建立無飢餓社區網絡,至今已與全台132個據點合作,服務超過129,000人次。

整體來說,食物銀行由於成立門檻低,不須經政府審核即可成立;且有能力處理過剩食物及物資,也能供應弱勢民眾需求的實際功能,因此在近年來成長迅速,並發展出多元類型。這些不同類型的食物銀行因地制宜,結合民眾的需求與剩食的實際情況,長成不同的樣貌和型態,彼此相異卻各有特色,為台灣食物銀行的發展與實行,走出一條屬於台灣自己的路。

[i]食物耗損可分為「生產端的損失」與「消費端的損失」。生產端包含農業生產階段、處理與儲藏階段,以及加工與包裝階段;消費端則由分配行銷階段和消費者端階段所組成。

 

延伸閱讀:

《冷冷都市用食物銀行串起熱熱溫情 挑戰五花八門卻不減服務能量》

《鄉村不因貧窮老化而凋零 食物銀行灌溉養分重振生命力》

《以傳統生活哲學為靈感 部落食銀發展適地適人的服務》


▸▸捐款支持▸▸

☛|「芥助網」社區工作服務計畫|☛

☛|社區食物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