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的生存與否,與社區習習相關,若社區沒落或滅亡,學校也將面臨存廢問題,因此兩者間的連結很重要,但不是要學校去做社區營造,而是要想辦法協助社區站起來。」台南市東山國小校長曹欽瑋,如此看待學校與社區相互依存的關係。
小學校長的環境教育 來自偏鄉的滋養
1975年次的曹欽瑋,出生於台東縣臨近太平洋的一個小聚落,父母親都是學校老師,從小學到大學都沒有離開家鄉,他回憶,小時候學校實施常態編班(註一),可以自由的發展出很多興趣;生活在自然的環境中,環境教育也帶給他許多啟示與滋養。
相對的,當外地同年紀孩子已經開始接觸很多現代化資訊時,7-11、書店、連鎖企業、西化資訊等,對於後山的孩子來說仍是陌生,他表示:「我就讀台東師範大學時,生活的地方還沒有連鎖超商,也缺乏現代文化的刺激,大學畢業離開台東工作後,發現年紀相仿的同學與同事們,對於現代社會的描述與大學時期的回憶,和我的截然不同。」
身為後山的孩子,曹欽瑋認為同儕設定未來的目標通常比市區孩子低一點,且因為在當地大企業不多,擁有高學歷的人,通常要離開當地,才有好的就業機會。
「走不走得出偏鄉是一回事,未來是否能在這個社會上立足,更是很多當地人擔心的問題。」但在曹欽瑋的後山記憶裡,因為看不到外面的競爭,反而能專注在自身的發展,充滿了許多自然且豐富的生態與感官刺激,開啟了他愛護土地的內在驅力。
曹欽瑋在大學畢業後,曾在新北市的大學校實習及服務各一年,輾轉來到台南市最北端的永安國小,因恩師賴昭貴校長的影響及許多夥伴的協助,他開始著手環境教育的計畫,進行活化校園改造、營造特色及永續校園,並打造了一個屬於永安國小的濕地,獲得國家永續發展獎永續教育獎項。2016年夏天,他來到台南東山國小,成為這間創立於1900年的小學第23及24任校長。
棄公職返鄉青農 校友變身神隊友
同樣在台南東山這塊土地上,1976年次的林俊儀在一個務農之家生長,他的學習夥伴只有弟弟和大自然,他笑說:「我和弟弟從小到大,不管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水裡游的,全都抓來玩!」從小玩到大的他,直到就讀五專五年級下學期,某天從埔里回台南的路上,車子壓過一個坑洞把他震醒,他突然醒覺過往的人生猶如在睡夢中沒有目標,覺得自己應該好好讀書,準備升學或就業,因而自願延畢一年。
林俊儀畢業那年順利考上公職,因為到東海岸交通部觀光局從事建設相關服務,每天仍與大自然為伍,業餘間他因興趣累積農業專長,並擔任「番社紅龍果產銷班」班長,入選百大青農團體組,之後在2015年辭去公職,與弟弟接手曾祖父的務農家業。
一位是從台東後山來到台南東山的校長,另一位是從台南東山到東部任公職又返鄉的農業達人,曹欽瑋和林俊儀在東山相遇,因關心食安問題,一起參加農委會的食農教育說明會,發現東山食米的需求,故開始盤點學校資源,並連結當地的番社蔬果聯盟。
東山國小邀請農會、區公所、協會及社區幹部成為夥伴協助農產行銷,並讓食農教育成為108學年的校訂課程。由熱愛生態與農業的校內老師李榮宗帶領綠手指社團,嘉義大學園藝系教授李堂察也回到家鄉,強化食農教育的理論基礎。在老師的共同討論下,將當地的食農、文史、語言及新住民議題融入課程,再以藝術呈現成果。曹欽瑋表示,讓老師參與,並且把社區的需求及元素揉進課程,行動才不會因為更換校長而結束。
田裡一個夢 讓學校與社區共好
曹欽瑋和林俊儀聯手打造專屬食農教育基地「生態夢想田」,在今年的春天夢想成真。占地2.6分大的生態田中,有3個水田區,共種植50種農作物,多樣化及完整化的夢想田,也是螢火蟲、蝴蝶、蜻蜓等生物棲息的好地方。不但促進當地生態友好關係,也幫助孩子與社區連結、扎根在地。
曹欽瑋表示,不是要教孩子做一個農夫,而是給孩子多一個選擇。若孩子長大後想返鄉,就多了一些和社區相處的元素,有機會回來當新一代的青農;此外,透過食農教育,也提供孩子及其家庭,獲得及選用食材的正確觀念。
東山地區的農作物種類占台南市種類的一半,其中稻米生產比例最高,但當地人口減少、老化、老農後繼無人、技術無法與時俱進,都在在考驗著社區發展,「以當地著名的農產品柑橘而言,栽種面積要很大,才能賴以為生,且種植需5年才能收成,期間估需花費百萬成本,如果5年後因故無法收成或銷售不出去,血本無歸的青農們只能再選擇北漂。」曹欽瑋認為,如果只會種田、不會行銷,很難靠農業找到活路,青年回流與回留及青農在地發展的議題,讓行政量原本就繁重的東山國小,仍努力提供在地青農更多的支持元素。
不只是農業傳承、青農留村的問題,協助當地農民種出好的農作物、使獲利提升,才能解決生計。林俊儀表示,東山國小的學生家庭務農的比例約占三分之一,當食農課程跟家裡的農作物相關時,更能引起孩子興趣。他提及,有些家長在耕種時,曾使用非政府法規用藥,發生農產品送到行口(註二)被退貨的情況,不僅造成損失,也影響健康。因此他在食農課程上,請孩子回去詢問家長用藥的狀況,進而影響家長開始注重農業用藥,並且促進親子及家庭關係。
林俊儀笑說:「參與學校綠手指社團的學生,有些聽到要讀書就愁眉苦臉,但到了週末要到生態田裡參與活動,卻是一早五點半就起床打電話給我,央求我載他們到田裡。」收成物不但成了學校營養午餐的食材,參與的學生們也當起導覽員,為來夢想田校外教學的友校小學生進行導覽解說。
學校與社區互惠 創生齊步走
東山地區是地方創生優先推動地區,曹欽瑋提及,近年來東山地區的人口下降,孩子若能認識在地、對當地產生情感,才能扎根在地,也才有機會回來生活和工作,並將自己的家鄉介紹給別人。學校在顧及學生學習、成長與發展的前提下,進行有效的連結、雙向溝通,不僅能互惠,也能影響地方人口,因此林俊儀認為,若能透過食農教育連結在地觀光旅遊,便能解決社區與農民們的生計問題。
地方創生除了要解決生命、生活與生計問題,更希望離鄉背井的年輕人能夠回流與留在農村;此外,強化當地基礎、吸引外地人移住,以及種植高經濟作物、增加農村附加價值,都是地方創生關鍵的一環。東山國小致力食農教育,除了連結社區內各組織之外,也使百大青農、園藝系教授返鄉成為神隊友,讓食農課程與社團不僅成為孩子的環境教育,更為地方創生奠定基礎,路雖很長,但當大家一起開始走,就有希望。
註一:常態編班不以智力、才能,或學業成就等條件去分配班級,而是讓學生組合盡量接近社會人口的常態分配,沒有歧視及差別待遇,透過共同學習、相互合作,實現教育機會均等及多元文化教育的理想。
註二:「行口」是農民與零售商的中間人,會將農貨批發至果菜市場,再依品質尋找合適的通路販售,從中抽取一成左右的利潤。
責任編輯:胡善慧、吳素華
採訪撰文:陳佳楓
專題企畫:陳佳楓
▸▸捐款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