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以牧
- ▲賑濟美國在美擁有200多間食物銀行據點。圖片來源:http://www.feedingamerica.org/
全世界第一間食物銀行
若將食物銀行定位為「將社會多餘的物資,轉給需要的人」,那麼,世界上各地早已存在類似食物銀行的機制,例如歐洲中世紀在教會禮拜之後,往往會將剩餘愛餐分給社區中的貧窮家庭;又如1930年代的經濟大恐慌時期,歐美各地到處可見慈善廚房(Soup Kitchen)的設立,讓需要食物的人前來領取。然而現代我們所熟習、且具深遠影響、並第一個以「食物銀行」(Food Bank)命名的機構,則起源於美國。
當講到1960年代的美國,大部分人所聯想到的是黑人民權運動、學運、反越戰、嬉皮文化;卻鮮少提及這個充滿熱情的世代,也關注到了資本主義下的貧窮問題,進而在1967年創立了全世界第一間「食物銀行(Food Bank)」。現今,全美最大的食物銀行聯盟―賑濟美國(Feeding America)擁有兩百多間食物銀行加盟,一年救助超過七分之一的美國人口。
John van Hengel可以說是食物銀行的靈魂人物。1965年,當時42歲的John van Hengel在亞利桑納州鳳凰城的慈善廚房擔任志工,每晚將食物分送給鳳凰城內的遊民。然而他深知慈善廚房的不足,因此在St.Mary教堂的資助下,他租了一間廢棄的麵包店作為食物貨倉,並收集鄰近多餘的蔬果、無法再販售的民生必需品、賣相不佳的食物等,再通知鳳凰城的慈善機構前來領取。1967年,John van Hengel將他的食物貨倉取名為「聖瑪莉食物銀行(SAINT MARY’S FOOD BANK)」,來紀念資助他的St.Mary教堂以及一位單親媽媽。至此,全世界第一間食物銀行於焉誕生。
與台灣食物銀行的差異
聖瑪莉食物銀行的運作方式,是自各地收集剩食或即期品,再提供給終端的救援機構,本身並不面對受助者,是一種倉儲或物流中心的概念。在美國,以食物銀行(food bank)為名的機構都是這樣的運作模式。
以全美最大食物救濟組織「賑濟美國」的運作為例,200多間的食物銀行將收集到的物資,提供給總數超過六萬間的Food Pantries、meal programs、慈善廚房等機構,再由這些終端救援機構將食物發放給有需要的民眾。
在台灣,由於腹地較小,倉儲型的食物銀行較少;多半是將收集到的食物與物資,於特定時間與地點,請福利需求者前來領取,其型態比較類似於美國的Food Pantries。
美國食物銀行興盛的原因
貧富差距是資本主義國家必定會產生的問題,然而相對西歐先進國家的「福利國家」政策,美國政府的社會福利體系相對殘缺。由於無力維持現有福利給付水準,甚至必須刪減福利支出,這也造成民間的食物銀行大量興起,以補政府資源之不足。
這樣的情形可以從1980年代得到證明。1981年雷根上任後,為因應經濟疲乏與財政赤字,開始大幅刪減公共設施的支出,其中又以社會福利支出為甚;同時期食物銀行的數量卻大幅飆升。根據2002年美國政府的統計,全美超過90%的食物銀行都是在1981年後所設立。
除此之外,企業捐助的盛行、強調實物給付、志願服務與非營利組織的發展也是促成美國食物銀行興盛的重要推手。
一、企業捐助的盛行
在美國,企業捐助非營利組織相當普遍,而在「好撒馬利亞人法」立法後,更讓企業願意捐助食物給食物銀行。
以亞特蘭大社區食物銀行為例 (Atlanta Community Foodbank,簡稱ACFB),該組織的食物有60% 來自食品公司的捐贈,其他則是來自大型超市以及民間的捐助。企業捐贈不但能獲得名聲,更有實質上的減稅優惠;也讓食物銀行有穩定充足的貨源,能維持其開銷。
二、強調實物給付
美國社會救助制度的特色之一,便是強調實物給付勝於現金給付。根據哈佛大學經濟學家Edward Glaeser統計,美國實物給付的規模,為現金給付的 5.6 倍之多,這與台灣現行較注重現金給付有很大的差別。這也能說明為何提供「實物」的食物銀行在美國會如此蓬勃發展。
三、志願服務與非營利組織的發展
美國的志願服務與非營利組織原本就很興盛,這也是民間積極設立與參與食物銀行的重要原因。據統計,平均每月有200萬人投入至美國食物銀行的志工網絡當中,將近全美人口的百分之一。
七分之一的美國人接受食物銀行援助
根據美國農業部的資料顯示,2007年後全美「三餐不繼」(food insecure)的美國家庭一直維持在1750萬戶左右(佔全美家庭14%-15%),很多人被迫要向食物銀行求助。而「賑濟美國」的調查更顯示,一年有4650萬名美國人接受該機構食物援助,佔全美總人口的七分之一,其中包含1200萬名的孩童以及700萬名的年長者。
「三餐不繼」並不是只會發生在失業人口中,許多收入低於或僅略高於「貧窮門檻」的美國人,也無可避免地向食物銀行求援。據統計,超過半數的受助家戶,其家庭成員至少有一名兼職或全職的上班族。
另外也有高達四成的受助家戶,其家庭至少有一名成員擁有高中以上學歷,顯見並不是只有「低學歷」或是「無工作者」才需要食物銀行的救助。
美國食物銀行的現況
近年來,許多食物銀行發現受助者所面臨的問題並不單是缺乏食物。因此,許多食物銀行開始提供「社會服務」,如提供遊民或保護性個案之收容、就業服務或兒童的課後輔導等。目前在美國,有高達 2萬家食物銀行提供收各式之社會服務。
而健康意識的抬頭,也讓許多食物銀行驚覺必須提供更健康的食物給受助者。根據「賑濟美國」的統計,高達58%從食物銀行獲得生活所需糧食的家戶,家中便有一名高血壓患者;另外有三分之一的家戶有一名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由此可見,食物銀行提供的食物與受助者的健康息息相關。
因此「賑濟美國」自2015年開始,便開始協助受助者開立「食物處方」,方法是與醫療單位合作,先將收集來的新鮮蔬果集中於醫療中心,而受助者經過醫師判斷做出適合個人的「處方」後,再依處方領取。如此受助者不僅能吃得健康,也減輕其在醫療上的負擔。
另外現代科技的快速發展,也對食物銀行大有助益。在華盛頓特區的食物銀行便與資料分析公司合作,建構飢餓熱點地圖,從各個區域的資料挖掘出食物募集與需求的缺口,使援助更有效率及完善。
美國食物銀行的觸角也伸展到國外。2006年,「賑濟美國」與加拿大、阿根廷、墨西哥的食物銀行共同組成「全球食物銀行網絡」 (Global Foodbanking Network),希望透過改善全球糧食資源的整合及分配,並減少食物浪費,來協助世界各地對抗貧窮與飢餓。目前已有32個國家的食物銀行加入此網絡,台灣的「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也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