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店區福利化社區旗艦計畫專題系列報導

文/吳震威

下著雨的清晨,搭乘前往烏來的849公車。沿著蜿蜒山路漸漸駛離都市塵囂,青翠山巒彷彿潑墨山水畫般,在晨雨迷濛中忽隱忽現。新店區旗艦計畫中的協力社區之一:屈尺社區,就在群山圍繞、三湖相輝映的新店溪上游地帶,築起一座具有濃在地風情的世外桃源。

雖然坐擁山光水色的自然環境,但因距離市區遙遠、交通不便,且為翡翠水庫集水區域(水源保育區),社區不易開發,人口結構也將近有20%為65歲以上的長者。在醫療與各樣資源缺乏的狀態下,在地的社區發展協會成為引入社會福利的重要管道。屈尺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林雪琴說,將社區長者照顧好,讓他們感到開心,就是推動福利成功的第一步了。

打破偏鄉藩籬 落實社區福利

週六上午九點,一群社區志工開始在社區發展協會裡忙進忙出。在蒸騰的熱氣中,有人清洗著剛由理事長載來的新鮮蔬菜,有人開啟大火爐,拿著大鍋鏟,為著社區長者的健康,料理著一道一道營養佳餚。讓原本濕冷的早晨,帶來濃濃的人與人之間的溫暖。這天是社區一周一次的共餐服務,也是長者難得走出家門,聚在關懷據點分享彼此的日子。

每周的共餐都希望長者能夠走出家門,增進人際互動 攝影/吳震威

屈尺社區關懷據點於民國100年在區公所的輔導下設立,林雪琴說這是社區第一項與居民切身相關的社會福利服務。社區發展協會雖然在民國82年就成立,不過針對的是社區營造、規劃等社區環境工作,包括街道整治、行道樹種植與維護、淨山等與社區志工共同工作;或是承接辦理公部門宣導活動等。林雪琴說,過往社區發展協會的主要任務在於重要節慶時舉辦活動,與居民共樂。直到100年之後,才開始有了轉變。除了針對長者服務外,也開始著手針對社區居民的不同需求提供多元服務。例如,在針對兒少福利上,運用社區志願服務舉辦課輔才藝班;在婦女福利上,開辦媽媽教室等多元學習,活絡社區,連結彼此情感。而在關懷據點的服務上,更多次獲得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評鑑優等的殊榮。屈尺社區打破偏遠地區困境,積極連結外界資源,築起自己的世外桃源。也因為在推動福利化社區的成果顯著,民國103年接受區公所的邀請,與大鵬忠孝及長興社區共同加入福利化社區小旗艦計畫,作為日後執行衛生福利部福利化社區旗艦計畫的前哨準備。

說起旗艦計畫,林雪琴表示,原本一開始區公所薦舉屈尺社區擔任旗艦計畫的提案社區,但由於社區志工人力上較為吃緊,且本身也仍在職,執行計畫上可能無法有太多時間投入,因此轉為協力社區的角色,讓資源更豐富,人力充足的大鵬忠孝社區擔任計畫的提案社區。

由年過百歲的耆老林來興教導社區居民做編織手工藝品 攝影/吳震威

在計畫開始的第一年,屈尺社區承接五共計畫中的「共遊」任務。所謂「共遊」並不是單純的舉辦旅遊玩樂性質的活動,而是透過至外縣市的優良社區參訪,以「他山之石」的取經態度,學習其他社區推展社區工作的經驗。例如,當年曾規劃讓參與旗艦計畫的各社區至彰化縣馬興社區參訪,了解如何發掘社區產業及推廣的經驗。此外,也透過社區踏查、史料蒐集與淨山活動,重新認識社區,並且將社區中的屈尺古道等重新整理、規劃成觀光步道,做全面性的社區資源盤點,以作為日後發展社區產業的根基。

就在第二年後,各社區的發展從培力轉為自力。原本的五共計畫開始在各社區中嘗試執行與推廣。林雪琴說,社區裡的編織傳藝課程就是從第二年開始的。原本這項計畫在第一年時由北宜社區策劃,邀請講師開授竹編課,轉為自力辦理之後,將竹編技術拿回到社區推廣。原本計畫是外聘講師至社區授課,但林雪琴透過關懷據點與送餐服務過程中,恰好獲悉社區中的百歲耆老林來興也擁有竹編的技術,因此邀請林來興至社區發展協會開班授課,改以塑膠繩取代竹編,確保學員安全。這樣的在地資源發掘與連結,不僅得到社區居民良好回饋,更成為社區獨特文化特色。林雪琴也分享說,每次課程都反應熱烈,老匠人林來興非常細心教導每個學員。不僅學員開心,林來興也樂在其中,常常都在問還有沒有機會再教。能透過一個平台,讓長者分享及回饋自身經驗於社區,也是旗艦計畫中的一大收穫,未來也會持續向市府申請計畫開授課程,好讓技藝能夠傳承給年輕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