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新住民,大家總會不自覺連結到「弱勢」,彷彿只要是新住民或新二代就是社會弱勢。隨著新南向政策推動及12年國教新課綱上路,無論是對新住民或新二代都有了新的認識―是具有跨文化和雙語優勢,能成為拓展台灣國際貿易人才,及推廣多元文化及語言教學等的重要資源。

 

2000至2004年是新住民移入台灣高峰期,到了2020年新二代在各級學校的人數也超過30萬人。過去這二十多年來移入台灣的新住民的下一代也長大了,目前就讀在國小、國中,甚至是高中、大學、研究所,融入在台灣社會每個角落。我們也看見,許多新二代陸續在不同領域嶄露頭角,無論是多元文化的推廣或助人服務上,都在社區中展現無限創意和生命力。

 

對於「新二代」一詞,也引發不同聲音。是否成為另一種框架?概括新住民子女應具有雙語言、雙文化優勢的期待?是否用珍惜、肯定,來接納新二代的多元性?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教授王翊涵認為,這些問題「仍是無解,但有努力空間」。基督教芥菜種會(以下簡稱芥菜種會)社區發展處中區及南區區域副處長游婷婷更從自身觀察看見新二代的無窮潛力,期盼「新二代」不只是另一個區別化代名詞,而是意味著機會與可能。

 

有舞台 才有機會被看見

游婷婷表示,少數新二代投入公共參與,具有媒體聲量,多數新二代則是默默地和母親一起走過自我認同調適之路,最終也願意成為推廣媽媽的母國文化的小尖兵。芥菜種會承辦高雄市新住民會館,過去多年戮力推廣新住民文化,看到社區中不少新二代才華洋溢,從2022年起開始規劃「新力崛起」系列活動,由新二代擔任講師、新住民媽媽擔任助教,讓新二代能展現才能,創造新二代舞台。

 

新住民會館在岡山區新住民社區服務據點(岡山社大)辦理第一場「新力崛起」活動,邀請來自印尼的新二代賴芳誼與媽媽徐菁瑩一起推廣印尼文化(照片來源:高雄市新住民會館)

 

游婷婷表示,芥菜種會一直以來都關心新住民,從培力新住民姊妹推廣母國文化,當新二代長大,也發現孩子們的多才多藝,更透過「新力崛起」方案,提供發揮的舞台,培力新二代於社區中分享,讓社會大眾看見新二代的生命力,打破對新住民及新二代的刻板印象,更藉由活動培力新二代的多元文化主體的認同。

 

新力崛起第一場活動主角是印尼新二代賴芳誼。賴芳誼從小跟著媽媽推廣母國文化,耳濡目染下,自己也樂於站上舞台,和媽媽一起進行多元文化宣導。游婷婷分享:「一個高中生願意這樣認同自己母親的母國文化,陪著媽媽到處表演印尼傳統舞蹈和樂器,也願意教大家怎麼編織印尼手工包,從不懂媽媽為什麼這麼喜歡推廣母國文化,到跟著樂在其中,這樣的轉變讓我非常感動。」

 

不只挹注資源 要讓更需要的人知道 

王翊涵認為,「新二代」或許比起過去「新台灣之子」的稱呼,增加充滿希望的想像,但也可能成為另一種框架,這群孩子們若可以被給予適當的機會跟資源,真的可以有非常活躍的表現。「以新南向政策而言,對新二代或對我來說,情感蠻兩極的。」王翊涵分析,這個政策看似讓新二代落入另一個框架,相對地也挹注了相當多資源,可以藉由培力計劃、築夢計劃的支持,展現兩種身分認同,探索、貢獻所長,回饋社會,可以引領新二代走上較不那麼辛苦的路。她建議,政府提供新二代資源,更需要完善支持措施,才能讓資源有效發揮。

 

政府挹注資源的新二代培力計劃,有助新二代探索並貢獻所長回饋社區 (照片來源:高雄市新住民會館)

 

不論來自何方 不同族群都應平等被對待

游婷婷指出,不論母親是否為新住民,每個孩子都應該被平等對待,「我們應該讓孩子有更多的機會去發展自己,這才是孩子需要的。」她表示,不必因新二代是熱門議題,就特別推廣,「有些孩子可能根本也沒有想要去迎合所謂的『新南向』,他們只想要好好過日子,並不想被特別看待。」

 

游婷婷舉例,小孩不會突然講媽媽的母國語言,但肯定國小課綱納入多元語言的作法,因為「不管孩子要不要學印尼話、越南話,這都是平等地在給予學習語言的機會。」值得一提的,多元語言教師,很多都是新住民,透過母語教學過程培力新住民姊妹,所以也樂見這樣發展。

 

國小課綱多元語言教學的倡導,不只培力新住民,也在培力新二代,且平等地給予每個人學習語言的機會(照片來源 : 高雄市新住民會館)

 

建構更多元開放社會  社區是重要場域

當新二代展現自身優勢,與社區居民產生直接互動與交流,可期待能激盪出火花。「當一位新住民或新二代以老師的身分出現在社區民眾面前,瞬間關係就不一樣了。」游婷婷說,在這樣的教學互動中,原先可能有「她好像是買來的媳婦、她大概什麼都不會」的刻板印象改變了,尤其當新二代現身說法講述自己的生命故事時,又能增添更多對新住民文化的認識與認同。

 

「相對於過去因為媽媽身分而被烙印的刻板印象,如今的新二代其實已擁有更多的機會在等待著他們。」游婷婷說,即使可能不喜歡「新二代」這樣的稱呼,但正面看待,孩子手中握有選擇權,是否找出自己身上潛藏的優勢加以運用,操之在己。例如,可以多鼓勵新二代參與社區,從地方創生或社區營造,讓新二代意識到自己擁有多元文化身分,對社區帶來幫助。

 

稱呼不是重點 重要的是創造更多與主流社會的對話

王翊涵提到,擁有多元族群的社會是台灣相當重要的資產,可惜的是主流社會中仍存在著對新住民族群的偏見。例如某賣場曾在中元節促銷檔期,請擅長模仿各種角色的知名網紅來拍廣告,他模仿的角色中有一位是越南新住民「阮月嬌」,因模仿越南人說中文口音而引發歧視爭議,影片遭新住民社團抗議下架。

 

「瀏覽這個報導底下相關的網友留言,9成以上都是負面的,認為新住民在台灣已經擁有許多資源,為什麼還要抱怨?『要叫就不要拿資源』。」這個現象讓王翊涵感到痛心,顯見民眾仍不了解優惠政策,是為了保障弱勢群體。

 

她解釋,當社會存在主流與非主流,劃分我族與他者時,「那些被劃為他者的人,權益跟機會已被剝奪,很難贏在起跑點上。」在還無法完全否決並推翻原先存在的價值觀和體系前,就需要暫時性的特別措施來保障這些人。正是因為一開始看見新住民家庭在資源獲得上相對弱勢且受限,才會有後來的相關福利政策的建置。王翊涵一語道破:「假如台灣社會非常公平正義,不存在所謂的主流和非主流,根本不需要這些優惠措施來保障弱勢族群。」

 

新二代組成聯盟 為自己發聲

「事實上真的不應有主流與非主流的存在,我們都生活在這個社會中,沒有誰是主、誰是非,沒有人是次等的。」雖然主流與非主流之分仍然存在,要讓這樣的劃分消失,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慶幸的是,台灣社會已試圖打破這樣的界線,「而新二代能做的,就是更多地去倡議,自己說自己的故事,讓社會有更多看見和省思。」

 

提供新二代更多舞台,讓新二代們自己說自己的故事,是建構多元開放的社會刻不容緩的任務(照片來源 : 高雄市新住民會館)

 

「我認為新二代就是現在的新勢力,社會需要做的是提供這些年輕人足夠的機會,讓他們為自己發聲。」游婷婷以第54屆十大傑出青年、印尼新二代何景榮為例,這位早期印尼華僑新住民姊妹的孩子,現已是逢甲大學助理教授。在各個青年代表上,若能有更多新二代,可以更鼓勵多元身分的倡議權。但王翊涵也提醒新二代,要用更有組織性的方式,讓議題能夠引發社會大眾的反思,「否則就像很多縣市政府舉辦的國際移民日,新住民穿著國服,唱唱歌、跳跳舞、煮煮美食,故事說完了,然後呢?」多元文化和尊重的意識究竟有無因此生根?這是值得新二代深入思考的議題。

 

「新二代?新住民家庭子女?還是乾脆直接叫名字就好?」也許你我都曾出現這樣的疑惑,究竟使用怎樣的稱謂,才能最恰當地稱呼這群崛起的新力們。對此,王翊涵提出獨到見解:「使用什麼名詞都不是重點,重點在於這個名詞被提出時是如何被提出的。」

 

「要走向完全公平正義的社會,說來容易做來難,但我們努力做。」如同王翊涵所言,無論如何,新住民和新二代都是值得被珍視和感謝的存在,因為有他們,台灣這塊小小的土地成為擁有多元文化的寶島。每個新二代的故事都獨一無二,也期許我們創造出更多友善、包容的舞台,讓新二代的生命力被更廣泛地看見!

 

 

指導顧問:潘淑滿

採訪撰文:黃子恩

專題企畫:黃子恩、吳素華

責任編輯:胡善慧、吳素華

延伸閱讀:《社區新勢力 新住民很給力》

 

▸▸捐款支持▸▸

☛|「芥助網」社區工作服務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