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創生」這個詞還沒在台灣火紅前,它的概念早已進駐台灣各角落多年,許多年輕世代靠理念與創意實現自己的夢想,直接或間接為地方帶來改變,現在他們很多成為國發會徵選出的30個青年培力工作站(以下簡稱工作站),透過自身經驗培力並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年輕人,彼此串連合作,要為這些逐漸沒落的鄉鎮,開闢堅定穩健的道路。

農業科技研究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同時也是工作站審查委員陳玠廷表示,這次入選團隊有共同的特質,基於理想長期在地方蹲點,已經非常熱情的投入公共事務,但現實不能只有理想沒有麵包,便構思如何透過參與公共事務發展產業,即使延伸的事業規模不大,至少可維持基本打平的生活。

蹲點扎根經驗傳承

以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以下簡稱德瑪汶協會)在921大地震後成立的「部落廚房」為例,22年來支持在地就業,發展部落老人與學童的照顧,祕書長黃盈豪坦言,成員老化及外部組織搶部落長照等資源,若要新血加入,必須幫忙找到好的支持系統。部落組織培力的重要性,長期扎根比資源進入更重要,「沒有舊政治框架,比較多人跟人的關係,訴諸行動而非進到政治遊戲掙脫不開」。

如何讓部落有更好發展,大安溪部落青年工作站開會討論(照片來源:洪敏隆)

從唸大學開始就跟著屏東科技大學老師陳美惠,在恆春半島輔導社區發展生態旅遊的里山創辦人兼執行長林志遠,長期蹲點恆春半島,他這幾年與移居到恆春的張彥頡共同成立火箭人實驗室,做地方文化創新實驗。張彥頡說:「地方對創新東西較保守,成立之初對我們有戒心,但靠里山在地蹲點夠久關係良好,林志遠帶著我跟社區夥伴、頭人見面才取得信任。」

「經驗已經傳承」是入選的工作站另一特色,20年前到宜蘭深溝推動友善耕作的賴青松認為,從原本自己租地耕作的穀東俱樂部算第一代,到志同道合的夥伴成立倆佰甲友善耕作平台,協助新農民進場,開始有二代年輕人投入,再到深溝經濟社群成形,壯、青二代共同成立慢島生活公司,以「深溝二代計畫」走出務農。賴青松比喻,像他這樣早期推動地方創生的第一代都是浪人武士,手持一把劍就殺出來,但時代浪潮不是一個武士可以搞定,必須通力合作好比打一場職業球賽。

宜蘭深溝這些年帶動新的農村革命(照片來源:慢島生活)

補助和輔導並非長遠之路

「過去給年輕人的多是青創貸款優惠或經濟部小型提案補助」暨南大學通識中心兼水沙連人社中心主任江大樹指出,這兩種傳統方式,為了短期執行計畫或還貸款,反而陷入時效壓力,補助結束後就無疾而終,不可能達到永續目標。過去以「補助」或「輔導」做政策執行的主要工具,完全忽略「人的動機」才是決定政策是否成功的主因,工作站支持的是每個計劃背後的動機,去找出適合地方發展的產業。

江大樹表示,工作站以團隊接力及人才培養為重點,讓年輕領導者有機會整合團隊力量,有3至5年基本運作經費,也可以有跨隊的分享跟學習機會。「地方創生關鍵不再補助而是互助」陳玠廷說,累積經驗能否傳承延續是大挑戰,也是團隊穩定基礎的重要關鍵,以前看很多地方的年輕團隊都是一個帶頭者在苦撐,底下的人流動率很高,一個人很難長久蹲點發揮擴散效應,工作站的人事費用補貼,有助於團隊永續發展,兩年後還有機會展延補貼。

解套居住問題地方留才第一步

要吸引年輕人才移居、返鄉,首先要解決居住問題。包括火箭人實驗室、慢島生活都將此列為青年培力優先執行項目。張彥頡表示,恆春半島因位處觀光區,房價相對較貴,一間套房月租要6至7千元,相當於台南、高雄都會區的房價,這對於二地居或移居者是大壓力,如果能降低房租,當年輕人找到專案合作機會,月薪達3萬以上,就有動力留下來。目前火箭人實驗室已與部分屋主洽談,願意讓出整修好的屋子,作為便宜的青年住宅空間,有好的住宿品質跟便宜租金,是把人才留在恆春的第一步。

慢島生活共同創辦人宋若甄(左)說,得到青年培力工作站資源後,認真要為移居者找尋租屋(照片來源:洪敏隆)

慢島生活共同創辦人宋若甄指出,對想要移居農村先體驗2至3個月的人來說,最大困境是在農村找不到房東和租房,傳統物業、房屋仲介沒有人做鄉村房屋租賃,「沒有人做就是我們的機會」她說,得到工作站資源後,就好比用組織形式取得「奧運資格賽」,團隊許多成員都認真要去考證照,為移居者找尋租屋。

和解共生不只是和諧還要合作

在原民鄉鎮橫跨大安溪流域多個部落的德瑪汶協會則強調,培力重點在「和解共生」。黃盈豪表示,流域間沿線部落有很多作家、工藝家,每個人在外面獨當一面,卻缺乏傳承延續且無法合作,甚至被某些組織迫於選邊站形成競爭。德瑪汶協會以「Sbalay Penux大安溪青年工作站」為計畫名(Sbalay泰雅語即和解,Penux是大安溪),推動每個月到一個部落辦共食分享做串連,朝向互助合作而非競爭,如此培力才有成功希望。

張彥頡也認為,地方創生跟社區營造最大的不同,在於社區營造講究的是「和」,地方創生重視的是「合」,社區營造講和諧,單純想解決社區本身的問題,人要不要留下來隨便你;地方創生則強調合作,想要讓更多人留下來做更多事,必須有長久、更廣的策略。他構思工作站間是否能建立串連模式,讓部分特定人才可以流通,例如:偏鄉超缺資訊科技人才,單靠一地很難撐起一個人才,如果可以讓這些人像數位游牧民眾,在圈內幾個工作站間相互介紹、合作、支援,網絡將會更強大。

工作站的好處是直接在國發會底下,相對有一些資源,但陳玠廷也提醒要正視兩個未來的挑戰,一是如何連結不同公私部門?二是透過什麼方式讓在地人理解工作站所做的事?他表示,過去青年團隊是從一個角度投入地方,但工作站角色要發揮就不能關起門來,它觸及的層面非常廣,隔行如隔山,要發展穩定產業需連結很多公私部門,這將會是一大挑戰。

另外,很多團隊是從公共議題出發,像苑裡掀海風是從抗爭起家,或友善環境耕作的團隊主導的產業在台灣仍屬小眾,工作站要讓在地人認同,必須要投入更多努力,如果不讓在地人融入、接受,沒辦法扮演好它的角色,惟有取得地方認同,變成夥伴關係,所推動的創生工作才能實現。

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強調工作站培力重點在「和解共生」(照片來源: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

學校建資料庫加快執行成效

加強與區域型大學合作,也是地方創生青年培力另一個值得學習的方向。國發會今年核定的30處工作站,南投縣是唯一一個通過3個工作站的縣市,爭取到提案的青年都是暨南大學培育的優秀領袖。江大樹說,大學有許多專業老師、課程及相關新知和資訊,可持續供給地方青年團隊,暨大會主動邀請他們合辦活動,並擔任業界老師或繼續到學校深造,建立多元、多層次的合作方式。

工作站也可與學校聯繫,讓大學生、研究生有橫向連結,人力資源就有更多可能的招募空間,當學生畢業後,可推薦或鼓勵與在地青年合作事業。江大樹也呼籲,政府應思考如何鼓勵在地大學,協助地方建立較完整的地方創生資料庫,包括人口、產業、設施盤點,事業提案追蹤必須要有基礎資料庫,透過區域型大學,每項事業提案可以加快執行成效。

跳脫窠臼多元創見引發反思

除上述幾個團隊,陳玠廷也發現其他入選團隊以多元方式投入地方公共事務,多元是指投入地方參與及想像事業的提案不落入傳統窠臼,不會有非得怎麼做的限制,勇於創新。不過大家也都有一個很類似的核心,都能緊抓地方脈絡,從地方觀點、地方主體性及維持地方特色,認真看待他們的參與及位置,把自己當作橋梁,不單是要在這地方有好發展,而是如何連結外部,讓外面的人看見、認識並了解他們。

陳玠廷舉南庄邱星崴提的「運旅支持系統創生」為例,其以偏鄉交通角度出發,因為出入對南庄居民而言相當不便,也影響長者就醫,團隊與逢甲大學公共事務與社會創新研究所所長侯勝宗合作,從公共參與涉入交通。此議題或許不是賺大錢的產業,卻有基本收入來源,也創造當地生機及解決就醫等問題,有特色令人驚豔。

火箭人實驗室的夥伴透過專案合作進行討論(照片來源:洪敏隆)

過去談地方創生多以人口、產業為主,豐富文化元素較少被提及,陳玠廷指出這次入選團隊出現台北市北投、高雄市鹽埕等六都行政區的團隊,帶給大家對地方創生的反省跟想像。有人認為某些地區人口沒有減少,卻忽略這些地區的在地人文慢慢被稀釋中,所以當人口增加、地方發展看起來很有前景的地方,難道就不需要地方創生嗎?這些青年培力就不該被支持嗎?這些團隊給了另一種反思。

如果只談人口增加、產業活絡,卻忽略台灣自己的文化元素其實是很大的危機,沒有文化就像沒有魂,談永續顯得空洞。從這次的甄選團隊中雖然有各自要解套的地方問題,但可喜的是有很大比例是在乎文化這件事,讓工作站多了很多人文味,文化也被列為地方創生重要的環節。

 

指導顧問:謝子涵

責任編輯:胡善慧、吳素華

採訪撰文:洪敏隆

專題企畫:吳素華、吳欣芳


▸▸捐款支持▸▸

☛|社區記者培力計劃|☛

☛|「芥助網」社區工作服務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