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台北市萬華區的衛康內科診所開門後,每一位等候的患者見到要走進診間的鄭維理醫師,都會與他熱絡打招呼、話家常,因為他們固定到衛康看診,一轉眼就是10到20個年頭,與鄭維理建立如同朋友般的情誼與信任。

固定找鄭維理當家庭醫師的林先生說:「以前看病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跟醫生對話都是『快問快答』,鄭醫師跟很多診所、大醫院門診不同,都會對我健康問題好好了解一番,而且事後還很囉唆,不斷嘮叨提醒哪些要多注意,哪些要克制,他就像我的好朋友,也是好厝邊。」

為了解民眾的評價從何而來,記者實際體驗衛康診所的看病流程,初診前會先量血壓、測血糖、簡易心電圖等,進入診間後鄭醫師會鉅細靡遺地問身體狀況、家族病史,過兩天當驗血、驗尿報告出爐後,鄭醫師還用Line不斷提醒「記得少吃油炸物」、「多做運動」,感受到他對待病人如同親人般的關心。

萬華衛康內科診所醫師鄭維理認為,若能深耕社區醫療群,建立良善醫病關係,可以讓病人立刻得到適合照顧,節省去大醫院的等候時間(照片來源:洪敏隆)

在「看診體驗」後與鄭醫師約正式訪問,問他為何對病人不厭其煩地解說和提醒,他笑著說:「病人好不容易花時間上門看病,就要好好了解他們健康問題,並且定期追蹤。」

醫病關係在信任 醫療群間互相奧援

在台灣,醫病關係最讓人詬病是看病「三長兩短」,民眾到大醫院掛號排隊、等候看病及領藥檢查時間長,等排到看診時,問診時間及醫生解釋病情時間都很短,醫病很難好好溝通。鄭維理認為,若能深耕社區醫療群,建立良善醫病關係,可以讓病人立刻得到適合的照顧,節省去大醫院的等候時間,「而『信任』是這制度最核心的精神。」

改善醫病溝通關係,取得社區民眾信任,不只是衛康診所所屬的台大青年公園醫療群;另外,南部高雄的大岡山醫療群重要推手、高雄縣醫師公會理事長王宏育在診所問診也是出了名的「熱心」,準備各種衛教資料,有時候病人趕時間,他還會拉著病人留下,拿著圖卡跟對方解釋、提醒,分享保健知識的熱情,也拉近與病人間的距離。

除了建立信任的醫病關係,「基層醫師不能單打獨鬥,醫療群間相互奧援,才是病患之福」,在台中推動大里社區醫療群多年有成的醫師沈宗憲,談及為何推動社區醫療群的原因時特別提及。中山醫學大學畢業後,公費生的他曾到台南縣後壁鄉衛生所服務幾年,有感於鄉村老人家的醫療照顧相對缺乏,而且僅憑一位醫生是「力有未逮」,例如牙齒、心血管還是需要專科經驗,因此必須號召志同道合的醫生組成群體醫療體系。

深耕社區的醫療群,建立良善醫病關係,「信任」是這制度最核心的精神(照片來源:Dettyimages)

為實現家醫科照顧地方鄉親的理想,沈宗憲從後壁回到故鄉台中執業,2003年邀集在地醫界前輩及新開業醫生共組醫療群,初期有7家診所10位醫師加入,至今則有10家診所17位醫師的規模,涵蓋家醫科、小兒科、婦產科、外科、骨科、胃腸科,且有鑑於社區許多民眾有精神方面的問題,因此也有身心科診所加入。沈宗憲說,大里醫療群組成以整合性醫療服務為主,以病人為中心、家庭為核心、社區為範疇,「從個人照顧為點、家庭為線、推廣到社區的面。」

醫療群落實轉診 醫療資源利用極大化

讓病人願意留在基層診所,少往大醫院跑,沈宗憲認為推動社區醫療群的關鍵是「互信互助」,病人最重要也最關心的是健康問題,「提早發現或預防疾病的發生」是家庭醫師很重要的工作,曾有病患因為大里社區醫療群的平行轉診發現肝癌症狀,再藉由垂直轉診到大醫院接受治療,在癌細胞還沒擴散前做了完整治療,保住性命。

「社區醫療群讓病人立刻得到適合的照顧」鄭維理說台灣很多民眾自行當起醫生,於大醫院各科掛診,不只形成資源浪費,甚至延誤病情,透過完善的家庭醫師及社區醫療群制度,從社區出發組織基層網絡,讓病人在身心不適時,獲得全面的資訊判讀、診斷與適當轉診,不僅達到整合預防與治療,也可有效達成資源利用極大化。

「強化治本」是大里社區醫療群的另一項特色,沈宗憲認為許多疾病起因於有酗酒、煙癮或嚼檳榔的習慣,因此透過平行轉診到醫療群的身心科,讓他們在戒除習慣的過程中可能承受的痛苦,透過心理諮商的鼓勵,而能不放棄、再接再厲。

為讓醫療群診所增加彼此的了解,即使平常診所事務都很繁忙,鮮少有機會交流,鄭維理仍堅持每個月至少邀大家碰面一次,並且就個別專長彼此分享,讓其他醫生了解什麼狀況可以轉介,他還在多年前就開設健康天地電子報網站交流,平行轉診也以掛號費優待作為誘因,讓患者就近取得醫療服務。

「望聞問切」的家醫師,對病人的關懷強化預防重於治療(照片來源:Dettyimages)

鄭維理與沈宗憲都認為與醫院建立垂直轉診機制,是社區醫療群發揮功能的關鍵。鄭維理表示,台大青年公園社區醫療群會選擇每月在合作醫院召開會議,一邊吃午餐一邊討論溝通,當基層有案例需要進一步檢查,會有「綠色通道」快速處理,當會員到醫院掛急診或住院,院方也會主動通知診所。

沈宗憲說,當社區發現失智症病人或心肌梗塞、腦中風等急性病人,與台中仁愛醫院建立快速轉診機制,當醫院的慢性病人出院,需要居家照顧,社區醫療群可以銜接,雙方建立溝通整合的默契機制,簡化行政流程,轉診更快速順暢,病人獲得妥善完整照顧。

家醫對老病人的責任──居家醫療

因應高齡化社會,許多社區醫療群為建立以民眾、家庭及社區為中心的持續性與完整性照護,進一步提供居家醫療的服務,強化醫療端、社區端和照護端的整合。

王宏育說,對於一位開業醫師來說,經年累月一定有病人年紀越來越大,最後需要居家醫療,最了解他的家庭醫師也最有責任執行居家醫療,「我想這是一種醫師的社會責任,也是醫師對於老病人的完全責任」。

鄭維理過去長年到安養機構、護理之家為臥床長者看病,但有感於住宿型機構及護理之家床位畢竟有限,因此在2016年就號召成立青年公園居家醫療照護團隊,也是國內較早推動居家醫療團隊之一,規模也從初期的20家,擴展到現在200家機構參與,服務範圍遍及整個雙北地區。

談及服務的第一個個案,鄭維理說,是一位原本都由外籍看護推著輪椅固定來診所拿藥的失智老伯伯,他發現老伯伯有1個多月都沒來,主動打電話關心才知道看護扭傷腰,因為住在幾層樓高的公寓,必須靠人揹扶上下樓的老伯伯無人能協助。「居家醫療解決病人跟照顧者的困難處,也是它的重要性及價值,即使是都會區,行動不便、長期臥床的老人家也很多,只是很多人看不見而已。」

走入家庭的醫療人員,關照的不只是病症,還有病人的整體生活和家庭。鄭維理到病人家裡,還會主動看看無障礙空間有無問題,例如:遇到攝護腺肥大常跑廁所的病人,會觀察地面是否平整、照明是否充足、馬桶坐墊有無需要增高,觀察越多幫助就會越多,對病人在宅的生活照顧也會更加健全。

疫情下醫療群發揮功能

5月中新冠肺炎疫情在台灣升溫,首當其衝的萬華地區所在大型醫院──和平醫院,門診甚至取消,鄭維理認為社區醫療群就在這時發揮功能,就算病人害怕不敢到診所就醫,或是住防疫旅館居家隔離,診所都透過視訊門診協助,其診所從5月20到7月20日,平均每天有2件視訊門診服務,讓民眾在疫情衝擊下,治療仍不會中斷,透過基層協助,避免民眾都擠到大醫院。

沈宗憲說,大里社區醫療群人力資源較充沛的診所,都在疫情期間支援人力做採檢及疫苗接種,也因為平時與醫院建立的通報機制,在疫情期間不只遇到可疑個案會迅速通報,也強化分流及後送。

社區醫療群人力資源較充沛的診所,都在疫情期間支援人力做採檢及疫苗接種(照片來源:吳素華)

大學時代曾參與公共衛生調查的王宏育,曾看到工廠女工吃的飯菜沾有煤灰,體認到推廣保健知識的重要性,因此岡山醫療群成立後,多家診所及醫師都跟著他一起製作衛教資料寄給病人,甚至主動到社區演講並安排免費健檢,甚至為了提高民眾參與意願及全程聆聽,還會準備小家電等摸彩禮物,待演講結束才贈送,希望提高民眾保健知識。

沈宗憲提及,大里地區在2019年曾發生「開心農場」登革熱事件,大里醫療群就更積極結合社區宣導,上有線電視做衛教,只要台中有大型活動人多的地方,雖然病人不在醫療群看病,基於社區關懷也會積極宣導。未來針對濫用安眠藥、肝炎防治及預防登革熱捲土重來,都是未來推動預防保健、疾病衛教的重點。

一個國家的國民健康水平關鍵,在於基層醫療的水準是否足夠,而不在於醫院醫療的強大。社區醫療群的成功案例顯示,關鍵在於基層診所與病人能否建立信賴,如朋友般彼此尊重相處的醫病關係,同時透過診所間合作強化橫向聯繫,並與醫院建立垂直轉診的合作機制得到完善照顧。診所醫師能進一步走入病人家庭,關心其整體生活,及強化預防重於治療的衛教,結合在地社會資源,發展在地醫療,讓民眾可以安心地在自己熟悉的社區生活,都能得到完善的健康照護。

指導顧問:劉懿德

責任編輯:胡善慧、吳素華

採訪撰文:洪敏隆

專題企畫:吳素華

 

延伸閱讀:

《社區防疫守門人 社區醫療群功能應被落實》

https://ms-community.azurewebsites.net/spotlight_20210601/

 

《家醫制上路18年民眾仍不解 醫療群根基不穩難發揮》

https://ms-community.azurewebsites.net/spotlight_20210629/


▸▸捐款支持▸▸

☛|社區記者培力計劃|☛

☛|「芥助網」社區工作服務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