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週五是臺北市智立勞動合作社(以下簡稱智立社)的休息日,踏出社會工作的思覺失調者準社員,若恰巧輪休會回來聚會,共煮、共食、做呼吸操,他們有的曾被家人指責「無路用」,還有一位準社員因兔唇遭人辱罵「怪獸」,儘管如此,但他們在智立社培養出韌性的適應力而重返社會工作。

臺北市智立勞動合作社,從「惜物」走到「惜人」,從生產各種友善環境產品,到關懷協助精障病友重返社會(照片來源:翁美川)

勞動合作社不以營利為唯一目標,匯聚信念相同的夥伴自治營運大於營利,智立社就以推動社會及環境改革為目標,從「惜物」走到「惜人」。起初為處理農友過剩、或耗損的農產品問題,開始生產各種友善環境產品,然後扶持社區婦女經濟與精障弱勢,藉由勞動自主事業落實於生活中。理事主席翁美川堅信「某些價值是金錢買不到的」。許多勞動合作社就如智立社所做的,不僅是社員團結的組織,還具積極的社會影響力,是一種從社內的「自利」,延伸至社外與社區「共利、共好」的模式。

「在一個人絕望的時刻,只要有那麼一條無形的線,讓他找得到上岸的路,他就不致溺斃。」智立社為台灣第一個落實精障庇護的合作社運動,翁美川深信「勞動」是精神障礙者回歸社會的復健力量,「工作」是他們走入正常世界的入場券,以「合作」精神共同勞作、共同生活,凝結生命共同體的集體性,如此,讓原本無法安身立命的個體不再孤獨!她認為扶持、陪伴精障者重返社會大門,也是實踐合作社不分階級、互利互惠的人權理念,希望智立社能成為病友重返社會的「暖身練習場」,她說:「當病友在智立工作,學會遇到事情有能力自己解決,這就是回到社會啊!」

智立:為弱勢者編織一張不漏接的安全網

2015年底翁美川在理事會提案修改章程,將思覺失調病友納入合作社的「準社員」,無選舉、被選舉權、罷免權及表決權,但享有其餘相同的權利、福利和義務,使他們有團體歸屬感並參與工作,此案經社員大會全體無異議通。

臺北市智立勞動合作社匯聚信念相同的夥伴自治營運(照片來源:翁美川)

起初,社員們不知道怎麼跟準社員互動,都很緊張、不敢跟他們講話,翁美川還問:「妳們不是要我帶他們來,怎麼態度是這樣?」社員回說:「不曉得怎麼跟他們講話,怕他們發作怎麼辦?」她讓社員們將病友當作一般人,時間久了,彼此相處熱絡,「我看到的不只是病友進步,媽媽社員們也在進步,現在就像一家人。」

智立社社員後來提議,社區中還是有其他需要被幫助的弱勢者,合作社可以擴大社區關懷,於是2020年開始,接納中輟學生加入智立社的行列。翁美川說,目前接納的兩個孩子,分別是19歲女生和16歲男生,他們因為家庭因素,就學路上不順利,高中時就窩在家裡不出門,接納這兩位孩子來社內訓練,「我們社員年紀大、社會歷練也有,智立社就像個小社會,投入關懷接納中輟孩子們,讓他們重新接觸社會。」她期許智立社持續將愛的種子散播擴大,為更多弱勢者編織一張支撐他們的安全網,在他們掉落時接住他們。

智立社集結消費者力量與生產者共同關懷環境,社員媽媽們都來自社區,與準社員思覺失調夥伴共同勞動、協助生產,創造支持弱勢社群的社區經濟模式,很多參與勞動的社區媽媽,藉此得到二度就業的機會。此外,也跟主婦聯盟合作社,透過社間合作,落實關懷社區,像中輟生就被安排到主婦聯盟消費合作社的三重倉庫工作,讓孩子重新學習如何與不同人接觸,與社會接軌。

芥菜種會:建立「願意分享也不計較」的文化

同樣投入社區關懷的還有高雄芥菜種會新住民清潔服務勞動合作社(以下簡稱新住民清潔社),新住民姊妹透過合作社穩定接案,增加經濟收入後,也投入社區關懷做公益,理事主席黃清玄去年就跟社員阮氏秋恒和阮娸,一起到高雄市新興區獨居弱勢戶洪先生家中,無償協助居家打掃。

黃清玄說,洪阿伯因為長期罹患慢性病,隨手就往床下丟衛生紙、吃過的餐盒,經年累月垃圾越多越多,她跟姊妹到其住處發現,不只整個房間堆滿垃圾連行走都很困難,打開床墊下還有一窩螞蟻、蟑螂到處亂竄,她們花了一整天時間清理,離去時阿伯感動地一直點頭道謝說:「我以為只是大概打掃,沒想到弄那麼乾淨。」

高雄芥菜種會新住民清潔服務勞動合作社,以打掃投入社區關懷(照片來源:基督教芥菜種會)

為洪阿伯打掃住家是2020年11月的事,今年4月社工員訪視阿伯家環境,仍然保持著清潔,阿伯告訴社工原本髒亂環境,他不知道要怎麼處理,就快要自我放棄,甚至有輕生念頭,現在環境能夠煥然一新,「受到別人的幫助,我當然要珍惜,生活更要重新振作」,這讓黃清玄和社員姊妹開心不已,因為她們整理的不只是一個人的環境,更重要的是阿伯的心。

芥菜種會社區發展處主任游婷婷說,當社員聽到這個案例分享,都主動說未來有需要服務時也要加入,合作社計畫持續與高雄市政府社會局之「新興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合作,安排更多個案服務,擴大關懷層面。游婷婷強調,合作社投入社區關懷不只可以幫助他人,更讓社員體會到清掃也能助人,絕非只是微不足道的工作,更會幫社員重視自己的專業,從受助者的回饋中建立自信,體認到這項工作的專業不只可以溫飽,也能對他人的生命產生改變,從中建立價值感,就更能凝聚社員間的共識,對推動社務發展有正向助益。

基督教芥菜種會輔導另一個花蓮縣社區照顧服務勞動合作社成立,並籌畫未來的發展,執行長吳小萍都希望能夠奉行基督徒的十一奉獻精神,例如:政府給予的長照服務工作時數達到每個月100小時,能願意多做10個小時的免費服務,但由自己決定服務對象,希望收入較多的社員能甘心樂意付出更多。

吳小萍希望合作社能建立「願意分享也不計較」的文化,讓它變成真正共有、共享、共好的環境,「如果只是想要賺錢,如何能建立這種價值?」她強調合作社運作不該只有社員好,而是服務家庭、個案都能好,成立合作社目的就是為社會共好。當受助者得到幫助,就會感受到社會善心、善意,未來有能力也會回饋他人,形成正向循環。

第一社:讓在地人照顧在地人

創辦屏東縣第一照顧服務勞動合作社(以下簡稱第一社)的屏東縣政府前社會處長倪榮春表示,協助一個社區能互助工作才能永續,社區產業發展起來,大家才有錢賺,在地的老弱婦孺也能得到好的照顧,第一社的模式實踐了「讓在地人照顧在地人」,因此當莫拉克風災後,重建團隊離開了,社區仍能持續向上提升,永續發展。

倪榮春說,底層勞工相對白領階級較為弱勢,若能以籌組勞動合作社增加酬勞,也是幫助社區解決社會問題,「貧賤夫妻百事哀」很多問題是導因於經濟壓力,造成家庭間成員容易起衝突,透過合作社互助模式,沒有中間剝削,社員收入增加且穩定後,很多問題也會迎刃而解,社區中兒虐、家暴、棄老等事件也會改善。

倪榮春強調,幫助一個人脫貧,最快速是就業,其次就是教育,因此第一社訂定章程,每年從結餘款中提撥5%公益金做為關懷弱勢用途,作法上就是每年認養一位清寒學生,從高中起,每學期贊助1萬元助學金至大學畢業,至2021年共認養5位。

屏東縣第一照顧服務勞動合作社照服員照顧案主(照片來源:倪榮春)

倪榮春說,合作社在投入社區居民的技能、知識及能力發展同時,也能激勵社員持續提升自己的水平,很多社員在工作穩定後,雖然年紀均已50多歲,當中仍有20多位持續向學,順利考上大學就讀,甚至已有2位大學畢業要去創業,讓自己未來的道路更寬敞,他相信這群社員若有更多能力,必定會奉獻自己的力量回饋社區。

水幫魚、魚幫水的合作社與社區共生關係

「任何類別合作社發展都離不開『社區』,離開『社區』就像斷了根」具合作社專業經理執照的現任宜蘭縣議長特助陳金麟說,關懷社區發展一直是合作社成立的主要目的之一。合作社的經營與社區發展環環相扣、相輔相成;合作社經營的結餘回饋社區發展,社區能優化,合作社才能更加大展鴻圖,它和社區的關係是「水幫魚、魚幫水」,創造社業長青、社區永續的雙贏局面。

過去陳金麟擔任宜蘭魚貨搬運勞動合作社經理20多年間,每年結餘都會提撥約10%作為公益金,投入社區的活動及事物,諸如廟會、環保、公益及社區營造等,「不只是出錢,還要出力」,讓社員積極參與社區活動。資本主義最大流弊是造成貧富懸殊,合作社可改善此問題,並為社區創造就業機會,增加社區所得,謀求社區共同利益。倪榮春與重心長地說:「當政府思考如何從源頭解決社會問題時,發展合作社絕對是很好的解方。」

不同的合作社都有各自想解決的問題,但相同的是,遵守國際合作社聯盟(ICA)的合作社七大原則,其中第七原則「關懷地區社會」(Concern for Community),就是期待所有合作社都能實踐支持社區發展的積極角色。期待制度環境給予平等的基礎,在地的勞動社與社區營造組織、社區產業、各類合作社等,融合發展團結互助的社會經濟(solidarity economy),實踐地方自助互助,活絡產業與經濟發展,共享共好的體現。

 

 

指導顧問:梁玲菁

責任編輯:胡善慧、吳素華

採訪撰文:洪敏隆

專題企畫:吳欣芳


▸▸捐款支持▸▸

☛|社區記者培力計劃|☛

☛|「芥助網」社區工作服務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