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教育三法」實施滿6年,透過政策偏鄉鬆綁,也友善協助偏鄉少子化招生問題,因此,近年來許多公立小校紛紛展開生存保衛戰,轉型朝向「學校型實驗教育」發展,至今全台實驗教育學校已達250所,除了「非學校型態」159所外,尚有91所「學校型態」的實驗學校,近兩年逐漸邁入趨緩期,除了有不同的聲浪與資源限制外,實驗教育學校更需要的是天時、地利、人和。
在台南市左鎮區就有一所渾然天成的實驗小學,因著一段傳詠50多年的社區與學校共好的故事,孕育出全台唯一的化石小學,學校圍繞著35億年來生命的演化奇蹟,將豐富資產轉化在地能量、以自然資源做為社區發展基礎,盼能為扭轉左鎮面臨極限村落的命運。
出生兒僅兩名 2/3學生來自外地
來自離島偏鄉小琉球的蔡坤良,是光榮實驗小學(以下簡稱光榮實小)的第13任校長,也是歷任服務最久的校長。2012年到光榮國小服務兩任、8年期滿後,以偏鄉條例續任,因而能持續實踐轉型實驗小學的計畫,他提到:「左鎮不是少子化而已,是無子化,10個里只有11個孩子,有一半的里沒有新生兒,能擁有兩個新生兒是幸運,3個新生兒就是奇蹟了。」
台灣推動地方創生政策3年來,最常被提到的「左鎮區」,共有10個里,據台南市玉井戶政事務所統計資料顯示,2012年人口總成長率為負12.13%,當年新生兒28人;2020年資料顯示總成長率為負22.88%,新生兒11人,而光榮實小所在地榮和里,今年僅有2位新生兒。
光榮實小目前學校僅有44名學生,卻有2/3的學生來自外地,110學年實際報到學生7位中,就有高達6位是「外來新增人數」。學生跨了週遭6個區,亦有隨學校教職員前來就讀的,有學生每天遠從25公里外前來就讀。
人口外流、學校招生不易,吸引外地學生就讀,成了許多偏遠學校的目標,但能像光榮實小擁有得天獨厚的體質,卻不容易。化石園區是教室,化石是教具,上課到戶外撿化石,學生圍繞著園區學習,每天與4千6百多件化石為伍,時而變身化古生物學家、化石解說專家,課程扎根化石研究者、管理博物館、古生物解說員的能力,孩子也學習拍微電影,並透過長期的語文訓練學習表達、介紹自己的家鄉及博物館。
蔡坤良期望的是一所集合自然、科學、人文、觀光及教育功能的山林學校,並從實驗教育精神反思學科本質,透過討論、學習、主題教學、戶外教育、行動學習、多元評量進行課程,並以多元藝術扎根,小提琴、獨輪車、全英語課程為孩子奠定基礎。
獨一無二的孩子與化石小學
蔡坤良口中的左鎮是深具自然人文底蘊的,他表示,左鎮是台灣化石重鎮,出土的化石計有3萬多件,這裡是台灣平埔族聚落最集中的地方,有3所超過百年的教會。全台最低海拔可看到曙光的二寮,更是旅遊聖地,「擁有這麼深具自然人文底蘊的場域,我們努力將學校轉型為實驗小學。」
擔任教職30年,近10年來與自己就讀國小3年級的女兒互動,蔡坤良體悟出許多對教育的看法,同樣出身於偏鄉的他,教育理念很簡單,他認為以人為本很重要,他說:「怎麼對待自己的孩子,就怎麼對待別人的孩子,一直在教孩子怎麼同理、看見他人需要,當然身為校長或老師也得做到。」
有些孩子受到文化、遺傳、環境的影響,有先天上的條件差異,應該同理、幫助孩子了解自己,讓他按照自己的節奏走,且要耐心等待孩子,不要放棄他,相信他可以走出自己獨一無二的路。一座實驗小學的成長,也與蔡坤良陪伴的孩子們一樣,有先天上的差異,需要等待,但要相信它能走出自己獨一無二的路。2014年起,他便開始到多間實驗學校見習,希望能以「未來學校、跨域、探索與創造」為發展主軸,打造「博物館即學校,學校即博物館」的實驗小學。
園區即教室 小學要與社區協作
左鎮國小在1962年設立光榮分校,7年後獨立為光榮國小;在1931年時,臺北帝國大學教授早坂一郎發現化石,請託擔任公職的當地居民陳春木協助採集化石,陳春木就是化石館展覽內容裡的主角「化石爺爺」,因協助許多考古研究者,自己便成了業餘化石收藏家,常偕同光榮國小的師生一起撿化石,學校與社區的夥伴關係油然而生,當時校長也運用教室的一部分,成立鄉土文物陳列室。
1981年學校旁成立台南縣菜寮化石館,以利民眾前往參觀,並委由光榮國小歷屆校長兼任館長。近年來台南市政府將化石博物館及自然史教育館合併打造為化石園區,2019年開幕時,湧進3萬多位旅客,盛況空前;2020年9月,籌備多年的學校轉型為實驗小學,直至2021年春假,化石園區平均每日仍計有2,000多人次造訪。
化石園區開幕當天,在左鎮國小服務8年的前任校長李智賢(現任台南市新市國小校長)也到場,李智賢是光榮國小的校友,1981年菜寮化石館開幕,當時就讀小學的他,在開幕儀式上表演節奏樂,經過38年,他以校長的身分回鄉參加開幕,在當天展場裡看見當年小學老師們的照片,小學時戴黃皮帽撿化石的往事歷歷在目。獲社會教育貢獻獎的李智賢提到,2018年北上領獎時遇到天下雜誌副總編輯邱劍英,也是光榮國小時期的學弟,邱家兄弟都是光榮國小縣長獎第一名畢業。左鎮雖然是偏鄉,但在學校與社區夥伴關係的催化下,培養出不少人才。
無解的偏鄉師資 仰賴有心人
蔡坤良憶及,當年剛接任校長時,面臨沒有學生的困境,希望增加學校亮點,試想一種可縮短城鄉差距、不管單獨或團體合作都能演出的樂器,正好也有資源,就連結進學校。然而,偏鄉實驗小學的共同困境是缺乏師資,為了讓好師資能進到校園,蔡坤良有3年的時間,每星期六都接送只有週末時段有空教課的小提琴老師到學校,下課後再趕搭下午3點多的船,返回小琉球探望父母與小孩。在偏鄉政策資源無法協助的部分,往往必須仰賴有心人。
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教授秦夢群,在2020年底的第四屆實驗教育國際研討會上曾提及,實驗教育師資問題,也是很多偏遠學校的困難,且因所處地區社經地位較弱勢,偏鄉學校老師的負擔更重。他表示,全台有3成的學校面臨少子化衝擊,很多偏遠地區學校校長面對招生壓力,最後就是面對滅校或發展實驗教育兩條路,雖現行制度政府給予偏鄉學校的獎勵與補助可降低辦理難度,但仍需多方面促成才可能成功。
偏鄉發展實驗教育 檢視學校與社區夥伴關係
秦夢群曾實地訪視多位校長,歸納出偏鄉小校發展實驗教育的優勢,包括因人事少,溝通工作比大校省時、省力;學生少,可全面看顧;教師較年輕,有危機感及改變的意願較高;此外,偏鄉社區結構單純、產業特色、居民從事產業同質性高,課程融入方向更明確;再者偏遠地區校地大,能克服校宿及學習空間問題;而實驗教育中常見的環保、食農議題,偏鄉學校更具現場資源,這些都是轉型動能,因此他特別強調社區與學校的夥伴關係。
2017年偏鄉教育條例通過放寬校長任期,蔡坤良有機會再留任4年,以實驗教育創生在地的理念,實踐化石園區與小學共生的計畫。光榮實小因著50年來的學校與社區夥伴關係,孕育了一座帶來大量人潮的化石園區,促成得天獨厚的實驗學校發展條件。校館是知名建築師打造的清水模建築,內有百萬圖書館,小提琴家、作家、研究學者、大學院校師生駐校陪伴孩子學習。還有返鄉電影導演連結校長拍攝屬於左鎮的電影,近來更有知名音樂家移居當地,無償為光榮實小寫校歌。
儘管擁有偏鄉小校發展實驗教育的種種優勢,但實驗教育多元課程中,每一門課和社團都需要專業老師,蔡坤良仍擔心未來最難解的師資問題,以及當地的人口問題。他表示:「學校就像媽媽,化石博物館是女兒,女兒愈來愈漂亮、愈富有,但是媽媽年紀愈來愈大了……」,社區和學校都老了,館校合一的化石實驗小學誕生,是否能如老枝發新芽般帶來希望?在充滿生命演化奇蹟的左鎮區,又是否能成功扭轉極限村落未來、創造小鎮奇蹟?或許無論是消滅或重生,這段賣力創生的過程,有朝一日也將成為化石館展覽內容的一部分,由另一位返鄉或留鄉校友述說著家鄉存在或消滅的故事吧?!
責任編輯:胡善慧、吳素華
採訪撰文:陳佳楓
專題企畫:陳佳楓
▸▸捐款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