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一個返鄉青農,和一個積極連結社區的小學校長,因著「地方創生」的議題而有了交集;一對移居花蓮的青年夫妻,透過棒球隊開啟偏鄉孩子的第二天賦,為社區帶來改變,也以不同的切入點開始地方創生首部曲。在日本也有許多家長為了孩子就讀學區問題搬離家鄉,因此近年來地方創生的提案內容都跟教育與托育有關。日本神奈川縣前小田原城北工業高中校長永田俊彥即在「下一代學校和地區創生計畫」中提出,教育、文化、體育、科學和技術都是活躍地方的重要關鍵,地方學校和社區應創造彼此的相互關係,以學校為核心、振興當地。
教育與地方消滅的相互關係
台灣近年來由教育部推動「社區有教室」、「綠色學校」等學校參與社區行動方案,紛紛回歸教育本質來思考學校與社區的教育夥伴關係。面對即將到來的2025年超高齡社會之挑戰,所提出地方創生戰略政策,宣示2019年為台灣地方創生元年,各界紛紛呼籲,進行地方創生、壯大人口,應該從基礎教育做起。
在地方創生議題中深具代表性、翻轉南投廢墟小鎮命運的何培鈞,於第17屆華人領袖遠見高峰會的「地方創生的永續發展」論壇中提到,許多孩子還不認識自己家鄉,就因就學離家到外地,從此不再回來,他認為地方要創生、永續發展,第一步就應把孩子找回來,讓他們扎根。
行政院政委唐鳳接受《社區力點線面》地方創生專訪時,亦曾提到地方消滅與傳承的論點,他認為在國中小時期,提供學生學習解決地方問題的機會,便可自然傳承。若學校教育無法與社區連結,確實有可能地方文化因此消滅,因為小孩不再認同當地的文化。他說:「不是等孩子畢業了再來關心社會,而是在拿到學位的同時,就有能力協助地方解決問題,地方就不會消滅。」
台南市後壁區無米樂社區崑濱伯曾提到,當年學校鼎盛時期最多有2,000多位學生,現在只剩40多個,在地人因為教育資源和師資少,紛紛外移求學,村子一度成為老人村。以程式翻轉偏鄉的成功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蘇文鈺在臉書寫下:「先把學校辦好再來談地方創生,把學校辦好,人就來了。」他分享彰化縣1309縣道旁的兩所面臨廢校的小校為例,原本在本地卻到外地唸書的學生,家長願意載孩子過來就學,現在兩所學校的學生人數回到正常狀態。
定義外的偏鄉 非山非市地區人口嚴重外移
近年來台灣政府在政策結構上努力,希望可幫助偏遠貧窮學區,也將交通、文化、生活機能、數位環境及社會經濟等客觀條件因素納入計算指標,將偏鄉學校分成偏遠、特殊偏遠和極度偏遠等類別,因為有偏鄉學校的分類,政府會特別給予資源,但不在市區也不在山區的「偏遠學校」卻成為政策缺口,往往因為少了一哩路而克難經營。
來自勞工家庭的偏鄉教師王政忠表示,自己因教育影響從貧窮翻身且投身教育,在1997年分發到南投縣中寮鄉服務,921震災後原本想離開,卻因為孩子問他會不會回來,偏鄉孩子的心聲,讓他留在當地至今,為偏鄉及弱勢的孩子構築希望。他提到中寮鄉也是非山非市的地區,它不在山上,也不在市區,在一個偏遠的地帶,這類地區的困境就是青、壯、少的人口外移特別嚴重。
從偏鄉教師、移居青年到以教育創生在地,王政忠讓爽文國中就學率回升至95%以上,他繼而發起「我有一個夢」教師自主研習,讓全台灣1/6的老師加入翻轉偏鄉行動,地方創生不只是創生一個地方,也可以是一個理念或政策。
食農教育變課程 學校辦好把人留下
台中市新社高中校長歐靜瑜提到,新社高中是離市區較偏遠的學校,卻因評估條件不足,無法被定義為偏鄉學校,這樣「非山非市」的學校,難逃被忽略的命運,也曾因社區和家長信心不足、交通困難,導致學校跌進谷底。近年來透過課程結合在地環境的優點、當地產業搭配實作,推出多門多元選修課程,以新社地區特有的在地文化及產業為主,結合校內老師專長,幫助孩子認識並體驗社區。
近年來許多學校面臨減班的困境,新社高中的國中部學生報到率卻逐年增加,從5成直逼9成5,高中部招生狀態也穩定,甚至吸引非學區學生就讀。她表示,關鍵在於學校管理經營者必須體認到學校與社區是生命共同體,學校是社區中最主要的關鍵,並要提供家長及社區居民參與的機會。
位於地方創生優先推動地區的台南市東山國小,也是個離市區偏遠,但未能被列為偏鄉小學,而是屬「偏遠及非山非市類型學校」。從台東偏鄉到台南東山偏鄉服務的青年校長曹欽瑋,意識到當地人口外流、食農安全、家庭問題,結合返鄉青農林俊儀共同打造食農教育基地「生態夢想田」,不但促進當地生態友好關係,也幫助孩子與社區連結、扎根在地。
體育也能創生在地 首要之見是偏鄉問題
青年返鄉不限於青農,經常受邀地方創生演講「不會打球的總教練,帶隊敲出地方創生全壘打」的胡文偉,在花蓮創辦練習曲書店後,透過棒球隊開啟偏鄉孩子的第二天賦,不賣書的書店卻是孩子的另一個家,也成為當地人的藝文聚會所,為社區帶來改變。日本和台灣的地方創生都曾提出球賽及體育旅遊也能創生在地,然而台灣體育產業若要成為創生的基石,要先看見偏鄉的隔代、貧窮、單親、教育、政策結構等問題。
南台灣也有青年教練返回偏鄉引導孩子人生攻守,更串連村民一起照顧孩子。位於台南市東原區的東原國中體育班,不只培育學生的運動技能,也負擔起照顧選手生活、課業及社區服務表現,教練陪學生閱讀、在風災後協助當地,也在水果豐收的季節運用假日幫農民收成。同樣是看見偏鄉孩子的問題,在台灣最貧窮的雲林縣口湖鄉,籃球教練陳璽翔也以籃球教育留住小校、介入青少年,讓偏鄉力量凝聚、持續保有活力,帶領孩子走出家庭的困境、持續改變在地。
廢校不廢 實驗學校吸引人口移入
台灣是亞洲第一個有實驗教育法、第二個擁有食農教育法的國家。面臨廢校的小校,近年來因實驗教育法獲得轉型契機。偏鄉小校運用特色解除廢校危機,以課程帶動社區產業,並將學校變身最夯的教育實驗場。例如:台南左鎮面臨地方消滅的高度危機,當地的光榮國小,曾面臨廢校,如今因當地化石特殊地景,變成台灣第一所化石實驗學校,聯手當地復甦產業。
翻轉廢校始祖,校長陳清圳以華南實驗小學經驗,轉而接手樟湖實驗小學,以生態及戶外教育翻轉小校。曾被建議廢校將空間轉為經營長照機構的台南松林國小,雖位處偏僻卻運用當地特色變身森林小學,促使學生人數翻倍、讓許多外地人移居就讀。小校存廢攸關當地社區發展,不僅扮演著社區重要的精神堡壘,擔負當地教育使命,更是社區永續發展的重要關鍵。
教會孩子生活 就地尋找教育意義和價值
美國名教育、心理學家杜威曾提出膾炙人口的教育理念「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並推動「社區學校」(註一),他認為教育與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因有教育,生活顯得更有意義;因有生活,教育顯得更有價值。偏鄉教育的問題環環相扣,學校與社區間的互動關係影響教育品質,而社區發展更與教育習習相關。因此,如何讓偏鄉學校成為社區發展核心,在當地文化與特殊環境教材裡,重新尋找教育的意義和價值非常重要。
地方創生有許多切入點,教育是最能解決社會問題的關鍵,教育成就一個人,一個人可能成就地方產業,地方創生要幫助社區走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路,而教育是點燃回家之路的亮光。放眼台灣已有不少偏鄉學校展現獨特的教育能量,食農、體育、實驗學校轉化為偏鄉的核心力量。教育創生地方,不再將孩子送往他鄉,特色融入學校本位課程,破解地方消滅論的案例紛紛成為創生的新力量。
註一:「社區學校」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大辭書》中解釋「社區學校」,亦可稱為「社區中心學校」或「社會中心學校」,此類學校強調學校與社區之關係。社區中心學校是教育上的一項革新運動,自1930年代開始在美國興起,台灣地區受到美國的影響,從1953年起指定30多間學校進行實驗,盼以學校教育的力量改善社區生活,使學校成為社區教育與活動的中心。
責任編輯:胡善慧、吳素華
採訪撰文:陳佳楓
專題企畫:陳佳楓
▸▸捐款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