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底,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一名印尼籍看護確診,因是非法移工,引起一陣恐慌。是否應在疫情嚴峻時期讓非法移工就地合法,使他們不致成為防疫破口,也成為熱門話題。許多合法移工也因工作性質與語言隔閡,成為防疫資源難以抵達的幽暗角落。根據國發會的最新統計,目前全台共有71.8萬的合法移工,其中多數來自越南、印尼及菲律賓;據移民署統計,非法移工目前約有4.7萬人,佔合法移工的6-7%。

外籍移工填補了許多勞力缺口,包含以看護工為主的社福移工,以及從事營建業、製造業與漁業的產業移工。以看護工為例,有需求的家庭聘請外籍看護來照護家中的長輩,成為社區整體照顧系統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系統一旦出現破口,受影響的不只是外籍移工,更包含許多台灣民眾。為此,社區應思考如何與外籍移工聯手抗疫,並以他們的語言、文化脈絡來防疫,共同打造緊密的社區安全網絡。

台灣外籍工作者發展協會將政府的防疫資訊翻成越南文,傳遞給在台灣的移工。(照片來源:GWO)

關懷夥伴  線上送暖

隨著疫情的變化,長期關懷印尼移工、學生與新住民的「社團法人高雄市印尼之友協會」,逐步調整其服務模式。社區關懷與發展經理夏俊明表示,協會過去不管是舉辦節慶活動、社區的關懷聚集,或醫院的訪視,都是採取面對面的方式進行,但現在配合社區防疫,活動已經全面暫停。 實體活動雖然停辦,但關懷並未終止,主要藉由LINE與臉書來進行,例如透過LINE關懷高雄的印尼籍移工;並個別發送印尼語的防疫資訊,也放在臉書上。

這樣的工程看似簡單,實際上卻是長期深耕的成果。夏俊明表示,協會從早年就連結一批印尼籍教師作為「關懷夥伴」,除了面對面關心社區的移工,也留下他們聯絡的資訊,以因應線上關懷的需要。他說:「過去這種線上關懷並非必要,但在必須減少碰面接觸的現今,反倒符合社區防疫的需要。」關懷夥伴不僅能避免因語言隔閡而產生認知上的落差,也能因建立信任而有更好的溝通。

高雄市印尼之友協會在看護工的課程上宣導戴口罩,並為所有參與的移工與關懷夥伴噴酒精消毒。(照片來源:KFI)

藉由培力 讓移工自己發聲

在台北車站旁的「台灣外籍工作者發展協會」(簡稱GWO),也有一套協助外籍移工建構社區防疫網絡的作法。GWO長期提供外籍移工在教育、工作、生活上的資訊與培力,並翻譯與製作多國語媒體內容,這些日常的工作在疫情爆發期間也產生果效。初期政府在宣導居家檢疫時,許多移工並不知道,GWO便製作居家檢疫須知,並協助政府翻譯多國語的防疫影片,廣發到臉書與移工的社群。「你必須要用他們的語言,進入到他們的圈子裡,才會知道他們在做什麼,也才能建立關係。」GWO常務理事徐瑞希表示。

長年的培力也在這次的社區防疫中產生果效。以影像培訓為例,透過移工影音工作坊、移工影音獎等方式,讓他們不再只是被攝者,而是能自己掌鏡,用母語說出自己的故事和他眼中的台灣。徐瑞希說:「我們把媒體轉化成輔具,讓弱勢者為自己發聲。」移工在過程中長出自己的公民意識,並在疫情嚴峻之際,持續用他們的語言與影像,連結更多移工,共築社區的防疫網絡。

台灣外籍工作者發展協會透過移工影音工作坊、移工影音獎等方式,培訓移工公民記者。(照片來源:GWO)

牽著他們的手  走出暗處

目前政府為了與70多萬的外籍移工共同防疫,也不斷訂定相關的規範與服務,然而,有些作法仍值得更深入的討論。夏俊明將焦點放在資訊平權,他表示,政府大部分的防疫資訊都有翻譯版本,但譯本往往是用中文的邏輯思考,對於教育程度不高的移工來說有其難度。徐瑞希認為,看護工必須照顧社區中身體衰弱的長者,並時常進出醫院,所冒的風險比一般社會大眾還高,「所以要帶給他們的不應只是一般的防疫概念,而是要接近醫護等級的專業訓練。」

至於非法移工,跟合法移工一樣是付了高額的仲介費而來到台灣,之所以成為非法的原因不一而足,包括受不了雇主的對待逃跑;工作期限年滿想多賺錢;或是轉換工作時付不起高額仲介費等,將近5萬人的非法移工散布於各社區,暗中受聘於許多家庭、醫院與勞力產業。他們由於無法見光,生病不敢就醫,更無法購買實名制的口罩,儼然成為社區防疫的破口。政府則採取「不收容、不管制、低罰緩」的措施,鼓勵他們主動投案。徐瑞希表示,目前台灣幾乎可說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地方,對非法移工來說若主動投案,不但得離開安全的台灣,回國後還可能面臨找不到工作的問題,因此她呼籲在此關鍵時刻,政府應該考慮就地合法,使他們能從暗處走到亮處。她以馬來西亞為例:「2017年馬來西亞就通過一項重新雇用的法案,讓非法無證的移工可以透過一定的程序,與雇主媒合,使他們能合法工作。」 讓非法移工就地合法,能讓嚴重缺工的台灣稍獲緩解,也避免持續引進外籍移工徒增防疫風險,更重要的是將他們帶至亮處,共同納入社區防疫的網絡之中。

面對與我們一起生活在這塊土地的外籍移工,若能以他們的語言、文化脈絡、社群網絡來連結,牽著他們的手走出邊緣與黑暗,便不會出現防疫破口,甚至能讓他們成為社區在防疫時的重要力量。

當我們牽著移工們的手,進入他們的語言、文化脈絡與社群網絡之中,所謂的「防疫破口」便不會出現。(照片來源:GWO)

社團法人高雄市印尼之友協會長期透過關懷夥伴,連結高雄的移工與新住民,圖為疫情尚未爆發前所舉辦的商圈社區日慶典。(照片來源:KFI)

採訪撰文:張以牧
編輯:胡善慧、吳素華

 


▸▸捐款支持▸▸

☛|抗疫物資包經費|☛

☛|弱勢家庭抗疫急難救助金|☛

☛|疫情期間兒童待用餐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