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台灣在環保與食安意識抬頭下,標榜無毒、有機、自然農法的產品大受歡迎,同時投入在環境友善耕作的民眾也開始增加,以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在2020年10月的統計,全台有機與友善耕作的面積已超過1萬5千公頃,大幅超越2008年的2,300公頃,占總農地的1.6%(註一)。

遍布全台的社區大學也投入推廣環境保育與食農議題,許多因喜愛健康飲食與親近自然的學員,紛紛在自己家鄉的社大組成有機農業相關社團,親自在農園中耕種,享用自己勞動後的收成。位於基隆市的舊暖暖苗圃,基隆社區大學有機休閒農藝社便在此「世外桃源」進行有機耕種。為了鼓勵更多社區民眾走入農園,有機休閒農藝社也在今年11月底與財團法人基督教芥菜種會合作,於第二屆芥助網鄰舍節中推出「暖暖田邊同樂會」的農園體驗活動,一同響應睦鄰精神。

有機農園周邊為森林及水源保護地,是進行食農與環境教育的良好場域(照片來源:基隆社區大學有機休閒農藝社)

共享與資源再生  凝聚向心力

基隆社大有機休閒農藝社成立於2013年,創社之初,社團與基隆市七堵區的瑪陵國小合作,將學校的閒置校地開發為生態農園,直到兩年前因國小的政策改變,轉而將耕作據點改為基隆市政府舊有的暖暖苗圃。雖然據點轉變,但有機休閒農藝社的運作模式並未受到影響。社長郭定崇說:「我們社團的成員大多是60歲以上的退休人士,甚至像我都已經年過70,但因為大家都喜歡有機栽培而聚集在一起。」也因此社團名義上的上課時間雖是每週六的上午,但社員在週一到週五都會自願輪流值班,共同照顧農園。

對社員來說,共享、資源再生、健康飲食與愛護環境是彼此對於有機栽培的理念。其中在共享方面,並不是像有些農園將土地分割成數塊,由每個人負責自己的區塊,而是大家共同耕種,收成也由全體共享,並僅拿取自己所需要的部份。參與社團創立的退休國中校長池麗菁表示,這樣的優點是大家截長補短。今天你因為需要多拿一點,下次可能就少拿一點,如此不僅是學習為他人著想,也是互相尊重的表現。因為共享所帶出的情感,讓有機休閒農藝社一直有著高度的凝聚力。

在資源再生上,社團則多使用現有資源,例如:郭定崇就自行與社區的咖啡店與蔬果市場連結,每週固定多次去店家回收咖啡渣、剩菜與果皮作為農場的堆肥。郭定崇談到,基隆本身是雨都,長期下雨往往會使得土壤黏性太強,造成作物爛根,而咖啡渣、枯葉、水果皮這些東西就可以拿來拌土,改善土壤的情況。此外農園中的設施也多是使用場地現有的材料,如園內的棚架就是使用周圍竹林的竹子搭建而成。

有機休閒農藝社以共享為理念,社員僅拿取自己所需要的部分(照片來源:基隆社區大學有機休閒農藝社)

讓社區居民走入農園

對有機休閒農藝社來說,這些關於有機栽培的理念也希望不僅在社團內共享,更是可以推廣到社區之中。因此早年將瑪陵國小的閒置校地開發為生態農園時,便時常提供學校生活教材及學童的體驗課程,同時也協助學校整理校園環境。池麗菁說:「以體驗課程為例,當時瑪陵國小會辦遊學課程讓外校來體驗,而這些課程都是我們社團在協助,大家一起帶著學童們用土窯烤地瓜,或深度的農園導覽,讓學童從小就能接觸到食農教育與環境教育。」

現今的舊暖暖苗圃,由於基隆市政府同意撥用土地的條件之一,就是要持續在社區內從事公益活動。因此自今年1月起,有機休閒農藝社也連結在地社福團體,固定每兩個月將收成的有機蔬果送到安養中心;另外也會參與愛心義賣活動,將收成的蔬果與社員自製的農產加工品投入在義賣之中。

基隆社區大學有機休閒農藝社自今年1月起,固定將部分收成的有機蔬果送至在地的安養中心(照片來源:基隆社區大學有機休閒農藝社)

此外,有機休閒農藝社的農園雖位於人口眾多的基隆市暖暖區,但由於附近是森林及保護區,且過去不對外開放,因此許多暖暖人並不知道有這樣一塊農地可以參觀或加入,於是社團從今年開始自行製作許多短片與招牌,抓住健行至附近的民眾或社區居民的目光。在與里長連結方面,郭定崇長年擔任暖暖區暖西里的送餐志工,在里長協助宣傳下,也讓位於暖西里的農園逐漸被在地居民知曉。

這些讓社區走入農園的行動也逐漸產生成效,池麗菁開心地說:「在最新的這一學期中,新報名的成員幾乎都是暖暖跟七堵的居民,我們希望讓在地的居民知道這塊農園是公共的,讓更多人進來參與。」

社團成員們正在犁田翻土準備秋耕(照片來源:基隆社區大學有機休閒農藝社)

暖暖田邊同樂會  邀請社區親子同樂

在今年11月底,有機休閒農藝社更在第二屆芥助網鄰舍節,於在地體驗活動中推出「暖暖田邊同樂會」。郭定崇表示,這項活動除了開放民眾參與也邀請社區的國小學生與親子前來農園,讓參加者透過專業的農園導覽認識生態環境,並體驗有機永續的農作,以及DIY簡易的植物童玩。

在基隆社區大學的成果展上,有機休閒農藝社所種植的蔬果是最受歡迎的展品(照片來源:基隆社區大學有機休閒農藝社)

池麗菁也說:「現在的小孩多半比較偏食,但透過田邊同樂會的食農體驗,讓孩子不只是親近自然,也親自體驗農作,當孩子知道這些蔬果是自己所種,他或許就會比較願意吃。」除了食農教育外,由於農園周邊就是水源保護地與森林,因此農作期間都有許多鳥類在附近棲息,也讓農園有潛力成為良好環境教育的基地。

對基隆社大有機休閒農藝社來說,「共享」的理念不應只侷限於社員與社員之間,更應該擴大到社區之中,持續擾動在地居民來參與。未來社團也希望能舉辦更多向社區開放的活動,讓農園持續走入在地居民的生活之中。

 

註一:參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網頁—國內有機及友善耕作種植面積概況

 

責任編輯:胡善慧、吳素華

採訪撰文:張以牧


▸▸捐款支持▸▸

☛|「芥助網」社區工作服務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