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台灣失智症協會進行的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指出,台灣65歲以上年長者罹患失智症比例高達7.86%,亦即每12位65歲以上長者,就有1人失智,年紀愈大盛行率愈高,且有每5歲盛行率倍增的趨勢。據國發會估算,在2056年,失智人數將超過72萬人,每100個人約有4人失智。失智海嘯衝擊全球,即將邁向超高齡社會的台灣,也可能成為失智重災區。

失智症除了常見的記憶減退、影響認知功能外,也會出現個性改變、情緒起伏大、妄想、幻覺等症狀,不但影響失智症者的人際關係與工作能力,家中一旦有失智長者,對家庭將造成很大的負擔。據2018年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指出,台灣有93.8%的失智症患者住在家中,因此,建構失智友善社區照護網絡,不讓家屬孤獨面對照顧負擔,確保失智者及照顧者的生活品質,是台灣社會未來努力的目標。

台灣失智症協會資料資出,失智症僅有10%的病因與病況可被治癒,35%是由腦中風所引起的「血管性失智症」,可經治療而防止惡化或改善病情;其餘約55%為常見的「退化性失智症」,是一種慢性、持續退化性的腦部疾病,會造成記憶力及其它神經功能逐漸退化,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方式,多半是採改善症狀、症狀治療,或使用藥物延緩退化程度。

生活照顧為主 醫療照護為輔的生活模式

在台南從事建材經營的陳進富分享照顧失智症母親邁入第四年的心路歷程,他說:「目前母親狀況維持良好,但也曾有過照顧到情緒將近失控的時候,只好出去透透氣,再回來面對。這些年的陪伴經驗,我覺得失智症照顧沒有標準答案,別人的經驗也不見得適用於自己」。

陳進富回憶四年前,母親開始有猜疑、瞻妄(註1)等狀況出現,有很多超乎現實的想像,懷疑身邊親近的人,且容易動怒。初期到醫院評估,尋求神經內科的幫助,經過斷層掃描及相關檢查後確診。

他開始觀察周遭的失智症長者,發現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同,因此照顧者的感受程度也不同。面對這沒有標準答案的長期照顧旅程,他開始想辦法幫助自己與母親。「我開始留意報章雜誌報導、聽演講、閱讀相關書籍,建立正確觀念,再依母親的個性、生活習慣及症狀,摸索出照顧的方式。」

他分享,有次在失智症講座上聽伊佳奇教授分享照顧失智症母親經驗,因而買下伊教授兩本失智照顧經驗的書,書中提及,大部分的慢性病是「生活習慣病」,失智症也是其中之一,我們要學習與它共處,也要改變生活習慣。失智症照護是一大挑戰,可以藉由了解、面對,建立以生活照顧為主、醫療照護為輔的生活模式。

照顧失智症母親 4年,陳進富(左)認為應讓長輩自立支援以減緩老化(照片來源:陳進富)

擺脫消極照顧思維 失智者生活自立支援

陳進富提到,母親常年因傳統信仰,喜歡燒香拜佛;生活較不積極、不愛出門、常久坐、少看電視;閱讀時不愛文字、偏愛圖像。宗教信仰讓母親生活及思考中有很多神話的想像,尚未失智症時,個性拘謹的她不敢表達,然而患失智症後,這些神話想像都變成她的談話內容,將從前不敢表達及抱怨的部分,毫無保留的說出口。

「長者常因尿道退化而尿褲子,當意識到要上洗手間,已經來不及了,我經常提醒她起來走走,有時走著走著她就走到廁所去了,減少尿褲子的機率;父親常會幫母親將很多事都料理好,我則是改變父親的想法,也想辦法讓母親多協助家務。藥物對於失智症是種安慰劑,我努力讓母親多活動、改變生活習慣,以延緩失能及退化。」

他發現,很多失智長輩到最後慢慢失去咀嚼能力、大小便失禁,有的嚴重到必須插管,帶給家屬更大照顧壓力。因此,應避免消極的照顧思維,即使失智長輩處在需要人照顧的狀態,也要在許可的範圍內讓他們保持活動。

失智症權威的母親也失智 成立病友會互助

台灣失智症權威,因打造鄉間「社政、衛政一條龍式」失智友善網絡聞名的嘉義大林慈濟醫院失智中心主任曹汶龍,照顧91歲的失智母親多年,他說:「我母親沒有常見的慢性病問題,但因失智症,腦部功能逐漸退化,但『喜悅』從來沒有退去,功能上的退化,只是讓母親愈活愈小而已,她很可愛,但絕不是一歲孩子那種可愛,我母親仍保持91歲長者的智慧,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因為她忘得快,因此情緒轉化也很快,碰到情緒問題,很快就可以轉化。」

曹汶龍回憶,2009年到嘉義縣大林鎮的慈濟醫院擔任神經內科主任,發現這個地區的長者特別多,失智症又是長者們的大問題,「高血壓、中風可以吃藥、復健,但醫生和藥物解決不了失智症,照顧是大問題,問題不在病人身上,而是在家庭。」於是他決定成立病友會,並親自主持,每個月找一個週六,讓失智症者在一個空間活動,家屬則在另一邊的空間分享,他發現家屬互相熟悉後,會開始分享照顧經驗及解決問題的技巧,曹汶龍也從中學習到很多照顧實務與方法,運用在母親身上並分享給其他的失智症家屬。

曹汶龍照顧91歲失智母親多年,與民眾分享自身照護經驗(照片來源:曹汶龍)

醫療做後盾 讓社區照顧更專業

即使是失智症權威,有理論和實務經驗,家中也有照顧案例,曹汶龍卻感嘆:「其實失智症社區很難做。什麼是社區?生活在一起就是社區嗎?很多人工作在嘉義市,但卻互相不來往,沒有互動就不叫社區。」

曹汶龍認為:「社區要有情感和關係的連結,例如:教會就是個社區。當碰到有人生病,大家會互助關懷及照顧,若把失智症者放進去這樣的社區單位,再和醫療團隊保持互動,就會有效益。」這些年醫院失智中心和社區合作開設相關課程,提供給輕度失智症狀的民眾。台南市佳里區漳洲社區也積極開設記憶保養班,里長蘇順政表示:「以前社區照顧弱勢兒童、陪伴長者,但就是不敢碰失智議題,很感謝曹汶龍醫師帶著團隊進到社區,有醫療做後盾,我們的照顧就會變成專業。現在據點發現疑似失智者,因為有醫院協助,我們都可以馬上接住他們。」

曹汶龍說:「一個有效的社區單位,通常很懂得什麼是照顧,如果有專業醫療團隊做後盾,他們就敢去觸碰失智的議題。透過醫療的協助,社區中有些人還沒到達失智,但我們可以提早知道,持續關注他們。再加上培育的志工都參與過失智症衛教課程,回到社區時,常可以幫忙找出潛在的病人,再交由失智團隊家訪評估。」

曹汶龍醫師在社區參與中發現許多失智家庭的困難(照片來源:嘉義大林慈濟醫院)

為失智者打造VIP服務 不再放棄治療

因為深入社區,曹汶龍發現許多在診間無法察覺的問題。曾遇到一個聘請移工看護的家庭,因看護臨時離職,使得長輩出現三個月的照顧缺口,通常需要專業評估,才能馬上聘請看護,造成家屬很大的壓力。此外,失智症必須經過多次門診,耗時數個月才能確診,許多人就此放棄。但因醫生進到社區和村里中心的協助,很多良好的醫病關係就產生了。

這些年來,曹汶龍在社區發現失智家庭的困難,因此建立「一條龍」的方式,「對醫院而言,就是找一個專人安排,讓流程順利而已,也就是讓失智者以VIP方式看診,透過個案管理師的專案管理及安排,讓失智症者在門診時進行檢查後,即刻回到門診看報告,再由醫師排除其他慢性病用藥問題,就能馬上開藥。」

曹汶龍也曾與村長合作,進到社區中為可能患有失智症的民眾篩檢,曾有一個社區三百多人,有一百多民眾前來篩檢,發現有17人有失智症前兆,於是他協同團隊及鄰里長一同家訪,必要時再幫助他們接受醫療,有了這樣良好的醫療及社區合作關係,曹汶龍發現推動社區失智症防護網並沒想像困難,社區也可以用自己的力量來照顧長輩。

打造失智社區防護網 迎接失智海嘯衝擊

預防及延緩失智症,讓失智症者及照顧者有良好生活品質,並有尊嚴、即時的獲得所需照護與支持,可以減少對社區及國家的衝擊。2014年曹汶龍開始將失智症團隊導入社區,一連串的行動及成果影響了其他醫院及公部門。2017年長照2.0實施,將50歲以上失智者納入照顧範圍,並持續強化失智者不同階段的照顧需求與服務,建立個案服務管理機制,希望可以減少相當的社會成本支出,以迎接失智海嘯衝擊。

嘉義縣「共樂居家護理所」護理師郭芳雅表示,她服務的沿海地區失智個案很多,衛福部近來提供居家護理所失智照護量能的計劃,讓她有機會參與失智據點的服務,「失智症是不可逆的,因此居家護理所的介入,可幫助失智症者延緩退化,也協助家屬知道接下來可能會面臨的問題,並提供正確的照護方法。」居家護理師因熟悉個案家庭生活背景,若能發揮專業個案管理的角色,作好評估及護理指導,將能發揮很大的功能。

除此之外,2014年至2016年執行「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暨行動方案」,依據民意及檢討後,參酌世界衛生組織之計畫期程,衛福部在2017年底提出「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暨行動方案2.0」,於2018年至2025年衛福部推動失智友善社區計畫,盼能在台灣各地廣設失智友善社區,並逐步擴展到每一鄉鎮市區,打造失智社區防護網路,讓失智者可以就近獲得服務,在社區快樂生活及老化。

曹汶龍醫師(右3)多年來運用早上時間看診,下午進行社區參與(照片來源:曹汶龍)

 

註一:譫妄症 (delirium) 是種急性專注力及認知功能的病態改變,常發生於 65 歲以上的老年族群。「譫妄」並非疾病,而是種症候群,為急性且可逆的精神狀態改變,常伴隨注意力不集中、無組織思考,或意識狀態改變。因意識混亂、注意力變差,會對人、時、地產生混淆及答非所問,甚至出現幻覺等症狀。

採訪撰文:陳佳楓
編輯:胡善慧、吳素華


▸▸捐款支持▸▸

☛|「芥助網」社區工作服務計畫|☛

☛|50+就業培力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