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醫療是醫療體系的基本,是將預防、醫療、康復、保健及健康教育等各面向融為一體的綜合服務。目前處於高齡社會,正邁向超高齡社會的台灣(註一),為了落實社區照護與醫院的雙向合作,推動長照2.0,強調普及充實社區照顧資源,並鼓勵各縣市廣建小規模多機能服務,提供有長照需求者回歸社區,以維持原有自在安心的生活型態,達到在地安老的目標。

嘉義市社區醫療發展協會總幹事、台灣在宅醫療學會副秘書長劉懿德表示,在生命最終時期,醫療是大多數人會面對的問題,而最需要的是免除憂慮的生活感。要讓每個人得到最適切的社區照顧、相互支持,營造一種自然而然且草根性強的社區共照生活,「專業照料」與「共同看顧」會是兩個最重要的元素。民眾的互動與串連,若是能透過社區診所作為媒介,發揮「在宅醫療」的功能,再加上照顧據點、居服員及與貼近民眾生活的單位合作營造,將使社區照顧力量更強大,更能充實整體照顧的質量。

劉懿德(左2)認為社區醫療是打造順其自然的生活感(照片來源:劉懿德)

在宅醫療 以病患的家為中心

「在宅醫療」是日本結合醫療與長照的居家照護,發展已超過20年,與台灣的「居家醫療」不同。「居家醫療」是健保署於2003年起推動的「全民健康保險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計畫」,優先篩選出門診就醫次數高、多重慢性病年長病患、慢性病患者等提供服務,包括基層醫療診所24小時諮詢專線、就醫指導、緊急狀況轉介、個案研討及醫療資訊分享等。部分診所醫師會提供Line或主動Call out、電子郵件等,以加強個案健康管理,提升慢性病人照護品質。

日本的「在宅醫療」,則是以病患的「家」為中心的照護體系,以團隊照護方式,協調醫療和長照多專業人員,24小時提供緊急往診和定期居家訪視服務,支持病患在家療養,減少不必要的出入院與醫療,直到臨終,因此也以社區安寧療護為終極目標。劉懿德也指出,在宅醫療不同於台灣的居家醫療,單指執行居家業務的醫療任務;在宅醫療還含括了居家護理、居家服務、居家輔具指導、居家空間及服務設計、居家活動建議,以及居家通訊科技技術等,著重跨專業團隊的聯繫配合,支援在家生活及最後健康照護,透過分級醫療及長照體系的合作,滿足民眾在地安老的期望。

劉懿德之前在嘉義基督教醫院工作時,與同院的家庭醫學科醫師余尚儒合作,勾勒出台灣在宅醫療的雛型。他們從在地出發,透過對於環境的理解與發現,進行人、土地及醫療的對話,並在計畫中導入社會觀察與人文敘事,期盼讓醫療更有溫度、更貼近生活。後來一起進入社區醫療單位服務後,便邀請許多志同道合的友人成立「嘉義市社區醫療發展協會」,由余尚儒擔任理事長、劉懿德擔任總幹事,以推動社區在宅醫療為主軸。他們從文獻資料中發現日本發展已久的「在宅醫療」值得參考,便實地到日本考查,並於2015年建構出在宅照護工作者支援合作的研討平台,當初名為「在宅醫療研究會」,也就是2017年成立的「台灣在宅醫療學會」前身。

目前,以「在宅醫療」理念為核心的居家照護服務在台灣逐漸推廣開來。余尚儒舉家遷移至台東都蘭,推動以在宅診療所為主的共生社區;劉懿德也以社區居家服務為核心在嘉義積極推動社區照護服務;同為台灣在宅醫療學會一員的張凱平則在台北成立都蘭診所,「日本把台灣現階段的在宅醫療稱之為『黎明期』」張凱評說。

余尚儒(右)與劉懿德(左)一同前往日本在宅醫療考察(照片來源:劉懿德)

網路社群平台 連結資源共享共學

台北都蘭診所是「HSCA台灣在宅支援診所聯盟」的成員之一。HSCA是一個秉持開放、共享、共學精神的網路社群平台(註二),目前已超過百家健保計畫單位主動登錄。不同專業的醫療診所,可以在線上共同學習、觀摩、聯繫、支援人力及物資等。

張凱評舉例,最近宜蘭有一位醫師,透過醫院協助讓病患在家裡輸血,其他診所便透過HSCA平台開啟視訊討論會,讓聯盟成員可以一起交流學習,也有成員分享醫師與護理師長期陪伴與照顧病患直到臨終的過程。透過此平台,能找到在地不同科別診所、居家護理所、醫院等資源替代方案,讓診所之間互相支援合作。

他進一步指出,台灣全面辦理及提供社區居家醫療服務至今已4年,但是多數的基層醫療院所尚未建立起整合性的服務模式。因此,連結網絡,深化跨單位、跨專業的合作,讓醫院、診所、長照單位、社區志工等,一起編織成緊密的聯繫網絡,是未來可期的目標。

推動共生社區 培力社區保健員

劉懿德表示,社區的運作要建立在成熟而緊密的社區關係上,沒有這層關係,所說的社區範疇都太過籠統;有這層關係,社區醫療及健康營造才不會獨立而分離。「不然就是辦辦活動而已,沒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在宅醫療若沒有社區共生,專業者與受照護者、社區及其資源就無法串連。惟有深化社區共生,才能使社區活化,達到集體增能的效益。共生社區寄望能增進民眾維持自我健康生活達到能「自助」;與鄰居與友人之間的「互助」;透過全民健保、長照2.0等制度獲得「共助」;在必要時尋求社會公義力量的「公助」。

盤點社區可運用的資源、賦予家人照顧知能、為其培力成為社區共照力量,就能減輕專業醫療人員實踐社區醫療下的壓力。因此為了充實照顧人力與能量,余尚儒在推動「在宅醫療」與「共生社區」的脈絡下,也開始培力「社區保健員」。劉懿德認為這是正確的方向,在宅醫療在進行個案服務時,可一邊尋求社區保健員人選,由到宅的醫護人員階段性的傳授照顧知能與技能,期待政府能投注資源,積極培力目前許多的家庭照護者,並提供社區保健員相關認證,相信能為社區共照帶來不少幫助。

當有一天,照顧家人的歷程結束,就算難回職場,他們都已成了社區長期照顧的重要能量,這些社區保健員更具同理心及傷痛撫慰能力,把自己的傷痛歷程轉化成養分,繼續幫助其他需要的人,除了能解決照顧人力不足的問題外,也可以透過專業取得經濟收入,達到自助與互助的目的,不但強化了社區與醫療的連結,更促成了社區的共存共生。

余尚儒盼能推動培養照顧家屬成為專業的社區保健員(照片來源:陳佳楓)

註一:據國家發展委員會資料,台灣已於1993年成為高齡化社會,2018年轉為高齡社會,推估將於2026年邁入超高齡社會。

註二:HSCA台灣在宅支援診所聯盟(https://i.hsca.me/)提供在宅醫療資源地圖,透過地圖縮放功能可以查詢參與聯盟成員的團隊名稱、所在位置、聯絡方式及醫療服務項目,一般民眾自由檢索互動,輕易找到可信任的醫師、診所、衛生所或醫院。

採訪撰文:陳佳楓、盧明正
責任編輯:胡善慧、吳素華


▸▸捐款支持▸▸

☛|「芥助網」社區工作服務計畫|☛

☛|50+就業培力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