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聞之色變的新冠病毒不需護照,就已旅行超過一百個國家,這場瘟疫像是一面放大鏡,放大了人們在面對災難時的種種樣貌──是焦慮的開始囤積物資?還是向身邊的人伸出援手?在社區中有一群人,他們因為生理缺陷,乍看之下似乎相對弱勢,然而他們卻更能看見別人的需求。來自香港的視障者陳柏亨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今年二月初,香港的黃埔區已有數個「COVID-19」確診案例,導致人心惶惶,住在附近的陳柏亨發現很多老人家都沒有戴口罩,或是戴得不正確;大家搶購口罩和食物時,他得知長者們都有無法排隊或是取得物資的問題;而且以往社區的長者服務中心能提供的服務,也因為疫情調整營業時間和工作方式而縮減,長者不再像以往可以自由參加中心活動。
除了長者之外,也有一群跟自己一樣的視障者,因為需要用手觸摸東西,像是電梯按鈕或扶手等,所以也暴露在高危險之中;再加上視障者若有貧窮問題,在物資不易獲得且漲價的情況下,生存風險相對提高。於是陳柏亨發起募捐行動,再從海外網站訂購口罩;在各群組尋求個人或企業能捐贈物資;並在社群媒體徵求志工,將包含口罩、乾洗手液、日常用品和食物的「防疫緊急包」送給長者和視障族群。這些想法從起心動念到具體實踐,只花了短短三天,陳柏亨成為社區這些弱勢者在防疫期間的一盞亮光。
如何在短短72小時內,完成物資義送行動?「其實香港人在某些時刻是很團結的,只要有人打造平台,就會有很多人願意捐贈物資,或是擔任志工貢獻一己之力來幫助不同的社群。」不同於自然災害時期的志工行動,疫情期間,過多的人際接觸都存在風險,因此物資派送前期的準備工作顯得特別重要。陳柏亨表示,社區的長者服務中心先以電話了解長者的身體狀況、旅遊史和需求,並給志工做行前訓練,若是長者曾從中國入境或有身體不適的狀況,便不會再讓志工到家中送物資。
面對防疫 視障人士與一般民眾無異
除了派發物資外,也會請志工協助為長者或視障人士測量體溫,並請民眾填寫問卷,以了解受助民眾的旅遊史或是身體狀況。這些紀錄確保當受助者或志工被感染時,能根據紀錄追蹤他們曾去過的地方,以防社區感染情勢惡化。「任何的行動都需要考慮周全,我們不想讓一樁好事成了壞事。」陳柏亨說。
疫情期間,也許社會大眾會猜想視障者比一般人面對更多的障礙。但陳柏亨顛覆想像,將阻礙化成大愛,為社區保駕護航。台灣愛盲基金會視障服務處處長阮文瑞也提及,疫情對於明眼人和視障者而言,影響程度是相近的,不用特別去強化兩者的差異,如勤洗手和使用酒精等防範的方式即與一般人無異,只是需特別叮嚀視障者,若不得已需要觸碰按鈕和把手時,最好固定一隻手,並記得那隻觸碰過把手或按鈕的手,不要再去觸碰口鼻和眼睛。
疫情爆發至今,台灣的防疫物資相較各國仍算容易取得,阮文瑞表示,有視障朋友分享自己排隊買口罩時,民眾看到他的白手杖,會先讓他購買。唯疫情爆發初期,衛福部用LINE發送疫情相關資訊時使用的是圖片,對視障朋友而言沒有幫助,之後衛福部就改用文字和圖片兩種說明,讓視障者容易了解。此外也尋找最便於視障者操作的口罩地圖應用介面,教導視障朋友操作步驟,讓他們方便使用。
遵守社交距離規範之虞 請不吝給予協助
日前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公布社交距離規範,原則上室外要保持1公尺、室內要保持1.5公尺,但阮文瑞也呼籲民眾,不要因為疫情拒絕協助視障朋友,因為視障者需要旁人引導時,勢必需要身體接觸或近距離交談,所以若是雙方都有做好防疫措施,請不要吝於給予協助。
陳柏亨表示,疫情期間除了物質上的缺乏,他也發現自己身邊有些視障朋友,從農曆過年後就因為心理壓力過大而不願出門,針對保持社交距離的規範,他善用自己所學,希望透過科技讓長者或視障朋友,如何在保持社交距離的前提下,仍能感受到社群的支持,不至感到孤立。
被視為防疫做得很好的台灣,在這一波疫情的衝擊下,如何不讓社區的弱勢者被忽視,進而讓他們願意參與社區,發揮力量,成為最即時的社區援助,是大家可以集思廣益的。或許現在就起身,從身為社區一份子的自己開始,不再對身邊的弱勢族群貼標籤,主動向身邊有需要的人伸出援手,在社區形成一股互助的能量,形塑共好社區,才是對抗疫情的最佳戰略。
採訪撰文:吳欣芳
編輯:胡善慧、吳素華
▸▸捐款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