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佳楓
大學生參與社區工作、實踐社會責任,為地方注入許多創意與熱情,也打破了許多既有的框架,為社區工作帶來更多的可能性。然而也有許多社區工作者感嘆,這樣的合作模式,常常因著計畫的結束而告終,讓一些好的構想無法永續發展。
五年前,成功大學的學生團隊,來到台南最北端的東山區,計畫結束後,當中一位來自高雄的學生,決定留下來協助社區解決問題。為了推動工作,他與團隊在當地創業,並成立青年駐村的交流平台。在這裡,他常常覺得自己像地下里長,只要居民來求助,不論農產品行銷、策展、文史工作、長期照護、民俗活動協助、生活用品維修等樣樣都得幫忙,但也因為這種「被需要」的感覺,讓他至今仍未曾想過離開這個小鎮……
200年柴燒桂圓歷史 台南東山產物豐饒
台南市是地方創生的一級戰區,共有13個優先推動地區,其中位於最北端的東山區,是典型的農山漁村型地區,在1971年時,約有3萬3千多人口,至今約剩2萬人。
聽到東山,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國民美食「東山鴨頭」,少有人知,這個不到2萬人的小鄉鎮,卻有著強大無比的農作生產能量。東山區產業豐富,種植了柳丁、洋香瓜、火龍果、橘子、荔枝、龍眼等多種水果,無論品質和產量,都在台灣的農作物生產記錄中名列前茅。另外,台南市咖啡產量約有九成五來自東山地區;而且東山區的民俗信仰,在文化部無形文化資產指定的22項國定重要民俗資產中,就列名了兩項,是個人文薈萃且擁有豐饒自然生態的小鎮。
2008年,台灣著名麵包師傅吳寶春,以東山龍眼乾製作酒釀桂圓麵包,因而獲得世界麵包亞軍,東山嚴選的龍眼乾是由當地生產的龍眼所烘培出來的,發展已有200年的歷史,品質自不在話下。龍眼烘焙多年來逐漸形成當地地域型產業,因此東山也成為柴燒桂圓重鎮,近年地方政府更積極爭取將東山龍眼土窯登錄為文化資產的保存景觀。這兩年,因著農村再生計畫,當地的嶺南社區開始活化社區閒置空間和龍眼窯,將其改造為「龍眼烘焙窯博物館」,豐富了窯鄉小旅行的內容,也讓旅客透過博物館的實物與平面展出,更了解在地產業的歷史與發展,讓在中國傳統飲食文化中占有特殊地位的桂圓故事,喚起人們的味覺記憶。
14名學生 二星期完售1650台斤柳丁
2013年成功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讓一群大學生來到距離學校約70公里外的東山區。當時團隊面臨東山人口凋零與流失問題,計畫以「共好經濟」的概念為主,透過社會動員力,組織願意一起實踐共好經濟的公民社群,推動產業發展議題,預計實踐以「生態農業」和「食農教育」結合「產銷連結」、「社群協力農業」,並建構吸引青年駐村與創業的跨社區社造協力平台及「里山共同體經濟」。參與在團隊的環工系學生佘岡祐於東山區駐點實作,和團隊成員進到社區,希望協助社區解決問題。
佘岡祐回憶當年他們先從田野調查開始,在拜訪農民、建立關係及了解需求後,很快就面臨農民最棘手的問題。他笑說:「當時我們共有14個學生,必須協助銷售1650台斤的柳丁,看到這麼龐大的農作物,真是不知所措。」於是大家決定運用自己的學業專長來執行這項任務,有人負責設計包裝、有人協助文案,口才好的人則擔任公關及銷售,也因著醫學系老師的協助,讓被稱作「療疾佳果」的柳丁,直接銷售到成大醫學院及醫院裡,大約二星期就以比市售更高的價錢,將數量龐大的柳丁銷售完畢,不但讓農民獲得更高的利潤,還有盈餘可供社區辦理暑期夏令營,儼然是一個小型的社會企業。
好成績為他們帶來信心,學生團隊開始覺得有趣。第二年他們開始舉辦果樹認養,讓民眾認養果樹成為股東,以分擔農夫的風險,並透過小旅行讓果樹股東們認識自己種的樹及投資的農作物所處環境。團隊成員們也進到社區蒐集在地食譜,並運用在地農作物及食材研發美食,返校「辦桌」讓社區被看見。深深著迷於獨特地方底蘊的他們,同時看到氣候變遷、產業變化對窯鄉的衝擊,也開始著手推展環境教育及生態旅遊,盼透過更多元的收益讓在地居民或返鄉、留鄉青年更有保障,期望保存窯鄉自然生態景觀與里山文化,實踐永續發展的理想。
「原山生活節」成為每年當地盛會
畢業後,佘岡祐決定留在東山區,他和幾個同學決定持續行動,希望以設計串聯人群,連結社區進行以在地經濟為本的地方創生,他相信 「人」是社區的核心,因此努力協助居民經濟無虞和提升在地幸福感,是他的核心。
團隊先是透過公部門計畫和競賽獲得獎金,繼續協助社區,像是進行樹屋及廢棄農眼窯,活化廢棄空間成為藝術基地,也與在地青農及老農民合作,協助行銷,並辦理社區工作坊、體驗及兒童營。在2016年與大專生洄游團隊及東原社區合辦「原山生活節」,因獲得良好迴響,更在2017年延續辦理,並深入社區採集老街店家、住家的文史資料豐富策展內容,推動在地生活者透過老街文化增加居民認同感。後來因社區發展協會發現「原山生活節」很有趣,於是把傳統的社區聯歡晚會也融入其中,讓「原山生活節」持續舉辦至今,且人數逐年增加。
青年留鄉 連結200名青年助社區
當年的預想,是個有點龐大的夢想,實際狀況和夢想有所差異,尤其在推行地方創生後,原本從事社區營造的模式,也需要跟著調整。因社區營造是非營利性質,與地方創生發展自給自足的在地產業目標有所衝突。為了讓工作團隊不受依賴計畫案的限制,他們建立了自有品牌,並分為非營利的「東山窯鄉文史工作室」,以及營利的「山海原設計有限公司」。
佘岡祐表示,這樣的工作室模式,完全是因應地方創生推動下與社區營造的非營利衝突而生。工作室的非營利部門,仍持續進行原有的社區營造工作、協助社區文史調查、生態復育、湖境教育等工作;而發展共好經濟的社區型合作社,則透過營利部門進行企劃、策展、物業管理、生態旅遊、空間規畫,也包括地方旅行及體驗行程,如:窯鄉灶腳、社區共餐及社造組織多元培力課程,希望透過藝術和設計轉譯在地元素,促成窯鄉跨社群、跨世代與跨地域的合作;此外,也幫助農民共同行銷,以降低成本。
近幾年佘岡祐和團隊,在東原老街的工作站上,連結將近200位學生進到社區協助工作,此外,日治時期因油礦產業而創校的水雲國小,在廢校多年後,也在去年成為工作室的交流平台,提供想駐村及留村青年,可以暫時在這裡觀察社區,等慢慢熟悉在地後,再設定工作方向。
佘岡祐笑說,我們像在進行一場窯鄉的永續發展實驗,這場實驗因為看不到終點,也還未能為每個階段定義,因此稱之為「實驗」。這裡來來去去的人很多,曾經有許多人來到這裡一起努力,總會因為一些理由必須離開。然而五年過去了,他依舊在。在2019年結束前,他和團隊發出「借一雙手」的邀約,邀請民眾在2020年第一天相聚,透過自己的手,協助社區除草、掃地、整理環境,並一起共食、一起玩、一起找尋樹上的鳥洞、一起聽聽廢校重生的水雲國小的故事,期盼透過在地文化歷史的回顧,一起啟動東山的地方創生方程式。
▸▸捐款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