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佳楓、張以牧
那時,他們遇到了一個想學英文的小女孩,便邀約她一起來學習。過了一段時間,好不容易有起色了,但小女孩再也沒有出現過。他們一起去小女孩的家,發現是治喪期間,小女孩與他們相擁而泣。之後,小女孩必須分擔家事,再也無法一同學習。於是他們體會到,偏鄉的孩子常因生活重擔,而把學習擺在最後,便決定要陪伴這些孩子學習,並協助解決他們生活上遇到的問題。IPOWER Alliance培力學社(以下簡稱IPOWER)因而成立,希望引導者與孩子們,可以給彼此力量,共同體驗生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並知道如何成為一個被社區需要的人。
孩子參與課程設計 讓學習扣合需要
2010年獲得《紐約時報》「年度非英文母語教師獎」及「紐約最佳師鐸獎」的楊筱薇,曾旅居英美20多年,協助許多美國新移民學習英語,使其能夠獨立生活。2014年回到台灣,楊筱薇規劃「環台五圈」教學計畫,透過「英語外賣」、「以物易物」的方式,讓有心想學英語的人,可以透過一道菜、一次的導覽,或是提供任何想交換的東西來向她學習英語。當時新北市「陪讀推廣計畫」,正好增加金山、萬里、石門、三芝等4個據點,楊筱薇加入陪伴孩子課後學習,並號召自己的學生一起參與,沒想到開啟了一段陪伴兒少成長及偏鄉社區翻轉的奇幻之旅。
當時楊筱薇發現,青少年的年紀不大不小,經常是被忽略的一群,他們的自主性很強,因此必須要有足夠的誘因,才能讓他們自動自發,這對教育工作者及家長都是挑戰。在台灣,課業和常規是被大多數家長在意的問題,但孩子需要學習的,往往不只是制式教育體制的層面。而偏鄉社區之所以為「偏鄉」,有許多地方發展脈絡上的元素互相影響,因此問題無法透過教育資源或觀點解決。需要思考的是,整個社區裡,包括公家單位到在地組織、地方官員到社區成員,是否有把兒少教育納入社區發展藍圖中。因此,讓孩子在她創造的學習空間裡,找到他們想生活的樣貌,便是她想要培力的目標。
楊筱薇感嘆,傳統的教育方式常阻礙孩子的發展,因為大人看到的未來,與孩子們的實際未來有很大出入。「我們要讓孩子親自參與課程設計,決定自己要學什麼,而陪伴者只要擔任引導者,幫助孩子在想要達到的目標裡,設計出能夠幫助他們的課程,並透過親身體驗,讓需要變學習,學習變需要,他們就會『想要』」
因此,IPOWER雖然是個以教育為主軸的單位,但同時又擁有社福的功能,期望為每一位兒少客製學習內容,並希望孩子學到的東西,都能在未來使用。於是社區的文史、藝術、烹飪、手作、建築,更甚是災後重建的事物,都是媒合學習的在地元素。
跳脫框架學習 答案不只有一個
楊筱薇回憶,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觀察一個社區的脈動,往往要在一個地方蹲點許久,才能發現問題,並發展出適合的教材,但因在英國的蹲點經驗,讓她節省了一些時間。一開始,她在早餐店及超商蹲點,觀察社區中不同時間點的人事物,再配合文獻及統計數據,發現石門區的孩子,常因為家中開店或家庭所需,很早就開始工讀,所以這地方的孩子很有創業家精神,她便從中找出一些元素,放在IPOWER學習場域。
蹲點了兩年,第三年起IPOWER擁有第一間老梅教室,接著又有現在的富基教室,目前第三間教室正在策畫中。一開始,楊筱薇主動到一些公開場合邀請在街上逗留的孩子,讓他們到教室來學習,並取得家長同意。
雖然IPOWER自有一套引導模式,但在台灣社會,課輔也是必要的。楊筱薇笑說:「但你知道嗎?一開始,IPOWER的孩子有90%跟不上學校課程進度,因為我只要他們功課及格就好。」她讓孩子花更多時間,在自己有興趣的事物上,因為「全面」的學習,是孩子不想學習的原因之一。楊筱薇回顧多年的教育歷程,深感學習若沒有其他選擇,對孩子而言是一件很無助的事。
即使如此,IPOWER仍會嘗試把課程上的基礎知識,轉換成另一種學習樣貌,例如把數學課或化學課融入烹飪元素,讓孩子不覺得自己是在上數學課,而是把學習的內容放到生活體驗裡,讓孩子透過從事有興趣的事情,達到學習的目的。
楊筱薇也強調,要讓孩子在安全的範圍去體驗,並且跳脫框架的學習。如課本上的題目:「嘉義有名的是什麼?」一般人的回答不外乎是雞肉飯。但在IPOWER,會要孩子找出新答案,並讓他們知道,答案不一定只有一個。因此,在富基教室這個共學空間裡,可以看到浮在半空中的椅子及腳踏車,這種不按常理空間布置,就是楊筱薇引導孩子創新思考的方法。當椅子不只是可以拿來坐,孩子便可以思考,椅子還可以做什麼?
學習解決問題 讓孩子被社區需要
IPOWER的學習空間,都是使用社區廢棄空間改造的,他們邀請社區裡的水泥、油漆、水電、木工等專業師傅來引導孩子,讓孩子親手改造老屋,並賦予募集而來的二手物品新生命,在改造過程中,社區裡的大大小小都成了監工的人;此外,社區長者會來教導傳統技藝或擅長技術,並提供自家農作物,讓孩子把食材變化成有趣的餐點,再回饋給社區;有些長者則會來請孩子教導如何使用手機等高科技產品。
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陳怡伃認為,有一些鄉村型社區中的服務團體,在做社區照顧的過程中,有一個積極的意義,就是小孩不只被照顧,他也有機會照顧長者;同樣的長者也不只是受助者的角色。在這個跨世代或跨族群的合作中,是更積極的去實現社區照顧,所以不應該是分眾分流的。當把人跟人的關係連結在一起,讓大家可以互相照顧時,社區工作就可以往外擴展與延伸。IPOWER的學習空間創造出很多新的可能與互動,孩子藉此學習當一個有影響力的人,不再只是「被幫助」,而是一個可以幫助他人的人。
孩子花了三年時間學習社區裡不同的技藝,例如經由耆老和引導老師的帶領,探索了石門區老梅里及富基里的地景文化故事,進而發展北海岸的小旅行。過程中孩子學習到讓旅客感到有趣的導覽解說方式、路程規劃、時程安排等。她笑說,孩子們如今已是專業的在地導覽員,經常有企業或民間團體前來參與北海岸小旅行,孩子不僅負責導覽、行程規畫、準備在地美食,更會從海邊石岩中挖出可吃的食材,這是在當地成長的孩子,才能做到的深度導覽。
邀請青年運用專長 為偏遠社區服務
有一位在IPOWER服務多年的老師吳宇倫,因在大學三年級時修了楊筱薇的課程,而到北海岸實習進而留在當地。他回憶當年,楊筱薇告訴他:「我在北海岸有一群孩子,什麼都想學,你要不要來陪伴他們?」他就此一腳踏進了這個社區。他發現這地的孩子,雖不以課業成績取勝,卻是空間整理高手或是農事高手,他們所擅長的事,是可以與學科連結的,只要找出有趣的學習方法,讓孩子有興趣,他們便會重新找回信心。
吳宇倫來自台中市大安區偏鄉社區,回顧自己的家庭和成長經歷,發現與他從事社區兒少服務的議題緊緊相扣,因此他逐漸有勇氣消化自己的生命歷程,也能理性看待自己的成長環境。「我給孩子及孩子給我的,是對等的份量。」他回憶這些年來,在IPOWER得到的不只是累積了社區營造經驗,也接觸實驗教育、設計思考、引導力及在地創生議題。近三年來,也有很多像吳宇倫一樣的青年來到北海岸。IPOWER提供打工換宿的機會,讓這些青年運用自己的專長回饋山海,並能實地的走入田野,挖掘在地的人文內涵,為北海岸注入新的動能,也體會在地生活的美好與哀愁。
IPOWER就像社區裡的柑仔店,孩子可以進到這裡找到自己所需。這些年來,IPOWER陪伴許多小學三年級至大學一年級的孩子,把社區的每一個人、每一段故事、每一寸土、每一朵花都變成教材,賦權並培力青少兒;同時支持台灣及國際青年,一同來到偏遠社區服務及創生社區,透過教育翻轉社區,成為社區連結角色及創生偏遠社區的推手。
延伸閱讀:《打造秀姑巒溪旁的河邊教室 馬躍.比吼帶孩子用族語開啟回家的門》
▸▸捐款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