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佳楓

「脈絡就是我們的限制,脈絡底下的慣性不容易被發現,當覺得這樣的慣性不妥當時,若願意去對抗它,改變就會出現。而教育的目的是要讓孩子快樂學習,但當舊有體制不能提供時,你怎麼能不勇敢對抗?如果不夠勇敢,你會失去什麼?」來自體制教育圈內的鄭同僚,明白當今教育體制的龐大限制,因此一腳跨到體制外當起教育改革者,因而有了「教育頑童」這個稱號。他說,自己不喜歡妥協,但也不是很兇悍的那一種。

他的確很理性又溫和的在談著對台灣舊有教育體制的看法,但在這理性的背後,有著強大的力量,讓他積極的推動各種實驗教育,對抗舊有教育體制上的陳規陋習。曾任華視與公視董事長,現任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的鄭同僚,同時是種籽實小、台北市同心華德福、影音實驗教育機構的創辦人。

鄭同僚長年關心偏鄉教育和教育改革,並實際參與實驗教育。某次回到故鄉澎湖,看到小學校被裁併的情況嚴重,擔心偏鄉孩子的受教權受到損害,便於2015年起擔任實驗教育推動中心計畫主持人,推動混齡教育、協助小校轉型,並舉辦偏鄉實驗教育學校師資培訓課程、論壇和審議委員共識營等。

 

經濟與正義之戰

因偏鄉人口外移,近年有很多小型學校有老師多過學生的情況,政府便為了經濟效益裁併小校。當時有人問鄭同僚:「偏鄉小校該為了經濟效益裁併?還是為了教育正義留下?」

他認為,裁併校不是根本之道,這牽涉到國家安全、社會公平與經濟問題,甚至影響到一個部落、一個社區的存歿。這1,000多所位於偏遠地區的小校,若沒有人在意,就會變成被遺忘的角落。當地的孩子會因為沒有學校可讀而增加外移機率,但若將學校留下,外出的年輕人就有機會回來家鄉,而在當地工作的年輕人,也可以安心住下,不必把孩子送到外地。

因此,鄭同僚認為小校的命運不是二選一,而是有更符合教育價值的「第三條路」,而這降低教育成本、提高效能的方法就是「混齡教學」。混齡教學有很多好處,除了小孩子可跟大孩子學習,大孩子可重新複習經驗、還可培養責任感。在師資方面,可以在同樣的資源下縮減老師數量,但卻提升師資品質。混齡教育是一種翻轉,也是一種新的嘗試,既然是新的嘗試,在大學校會牽涉到很多複雜問題,因此偏鄉地區的小學校反而比較容易進行。

有感於澎湖家鄉的學校被裁併校,鄭同僚推動混齡教育,降低成本、提升效能(圖片來源:鄭同僚)

 

不安 是進步的原動力

鄭同僚提到,在台灣百人以下的小學校超過國中小總校數的三分之一,即使願意花錢讓小學校擁有資源,也未必有好的效能,且因學生數少,也會影響學習興趣,因此需以特別方式處理。

在推動偏鄉新教育計劃這4年多,教育現場也針對混齡教學出現了反對的聲音,理由包括覺得不安、進度教不完、工作壓力提高、需面對很多不確定性等。「其實這樣的不安,反而是進步的原動力。」鄭同僚說。雖是這麼說,但實際狀況是,就算孩子的學習效能、考試成績都提高了,學校及老師仍選擇回到舊的體制內。原因在於既有師資並沒有相關的培訓,且每年面對不同組合的學生已是不小壓力,自編教材跟使用原有的課程課綱比較起來,更是費力許多,讓老師們備感辛苦,也使得一些學校及老師抗拒並且退出。於是鄭同僚便安排在寒暑假進行二至四星期的教師培訓課程,幫助老師調整教法及培養自編教材的能力。

雖然出現反對聲音,但也讓很多偏鄉小校的老師看見不一樣的可能性。以目前4個實驗學校來說,一直到第二年才嘗試分科教學,直到第四年,才全面的混齡。這4所國內實驗教育的領頭羊,分別是嘉義的豐山國小、台中東汴國小、台中中坑國小,以及苗栗南河國小。

豐山國小地處阿里山北邊,在山路的最底端,風災導致人口外移、產業蕭條。實施混齡教學後,學生逐漸穩定,目前更創辦了國中部。鄭同僚認為,如果孩子能在自己的家鄉留到18歲再到外地就學,便能與社區文化、人文、環境有深刻的連結,會成為一個有自信的在地人,有一天才有機會再回到自己的家鄉服務。

而台中的東汴、中坑國小及苗栗南河國小,原本也是人口外移嚴重,自從實施混齡教育,不但學生回流,跨區就讀的學生也變多,多到不得不停止招收。這4所學校將會在年底呈現這些年來的實驗成果,期待能讓其他學校看見較為成熟的經驗進而參考學習,以節省成本、提高效能。讓小校不再只有裁併校的命運,也不再因正義留下卻沒受到好的照顧,而是能走出實驗教育的新形態。

澎湖縣花嶼國小曾有將近兩百個學生,現全校只剩九個學生,卻有十個老師。(圖片來源:鄭同僚)

 

拿掉框架 還給孩子自主權

鄭同僚認為混齡原本就是人們的日常。以工作制度來說,同事也都來自不同的年齡層,並可以為了同一個目標學習、成長、工作。分齡是人類為了便於管理所發展出來的體制,但分齡後,老師被技術化,以同樣的方式教導所有學生,這是在社會工業化後,單一工作需要大量人力才衍生出來的模式,但在如今這個多元的社會,其實需要的是個別化的方式。

「當你蹲下來看每一個孩子,他們都跟天使一樣;但用世俗的標準去看孩子,他們就會有很多不合標準的地方。如果我們願意把框架拿掉,讓自主權回到孩子身上,讓孩子懂得跟別人合作、跟自己競爭,這才是人類正常的演化,也才是讓孩子快樂學習的方式。」鄭同僚認為教育工作者若不改變自己的舊觀點,孩子若沒辦法被看到、被尊重;唯有勇敢創新,才能找回教育的本質。教育的未來並非遙不可及,每一次抬起腳往前走,距離就會更近一步。說到底,混齡教學所要對抗的,是原本有人則留校、沒人就裁併校的思考邏輯,但如今想要翻轉成有校才有人的思維。改變是不容易的,但如鄭同僚所說的「當慣性不妥當」時,勇敢對抗就成為不可不為的行動了。

 

延伸閱讀:看我們能在偏鄉教育這塊荒漠上,灌溉出什麼樣的綠洲》

 

社區力傳播網編採團隊

記者/攝影|盧明正、張以牧、陳佳楓、胡善慧

編輯|胡善慧

 


▸▸捐款支持▸▸

☛|「芥助網」社區工作服務計畫|☛

☛|偏鄉兒童多元學習計劃|☛

☛|青少年社區關懷行動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