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蔓延全球,截至2月19目止全台共24例確診,針對社區防疫問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表示,台灣從很多層網絡包括邊境管理、醫療院所及社區鄰里等都已經啟動社區防疫。至於先前民眾搶購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資品,指揮中心也都在解決,希望大家一起團結合作,將生活影響層面減到最低。

「武漢肺炎多半為輕症,散播傳染力非常強,必須從境管時就把感染者抓下來,避免讓隔離個案在社區裡趴趴走!」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說,掌握病人的旅遊史非常重要,如同房屋「抓漏」一樣,確實做到滴水不漏的地步,以期不讓社區防疫產生破洞。針對16日公布台灣死亡首例引發社區感染疑慮,衛福部也緊急提出符合社區傳播4大徵兆的說明,包括「確定病例無法找到感染來源」、「本地感染個案已『遠超過』境外移入感染個案數」、「已經出現連續性的傳播鏈」、「有廣泛發生的群聚事件」。目前「確定病例無法找到感染來源」仍在清查,而本地現在的感染,是遠低於境外移入個案的。

具有外科醫師身分的健保署署長李伯璋呼籲民眾勿須恐慌,健保署已按部就班「操兵演練」任何可能發生的情況,並要求所有第一線的防疫人員,做好「居家檢疫」與「居家隔離」的管理,勿讓傳染疾病在社區裡蔓延。此外,他也要求第一線防疫人員在居家訪視時確實做好自我防護,因為「社區感染」都不是大家所願意遇到的事,希望所有民眾都要來配合。

「因應防疫需要,指揮中心加速建置資訊網站,透過各部會通力合作,讓整個防疫資訊網做得更健全。」陳時中說明,當疫情爆發一開始,指揮中心的資訊系統就面臨相當大的處理量能,然而各單位的資料串連需要一段時間,因此,從機場入境至社區居家檢疫、隔離之間有了時間差(空窗期),指揮中心要求資訊人員快速建構雲端系統,將時間差縮短至最少,使整個防疫工作能夠做得更綿密而無疏漏。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部長陳時中(左)及內政部政務次長陳宗彥(右)在記者會上做疫情報告。(照片來源:盧明正)

建構「尋人」資訊系統 落實居家檢疫管理

將防疫政策落實到社區需要全民一起配合,內政部政務次長陳宗彥表示,自1月23日起,內政部宣達各地的民政單位、村里長及里幹事成為社區防疫的第一線人員,必須配合中央的防疫作為。由於移民署對於陸、港、澳入境者嚴格管制,導致居家檢疫人數大增,這些旅客入境時都必須填寫「健康聲明書」,移民署將這些入境資料交由疾管署,透過各部會協力,將每一位旅客的旅遊史找出來,最後交由地方去執行社區檢疫工作。

為了確實掌握入境者在社區裡的行蹤,防疫中心也緊急研發出一套「尋人」資訊系統,將衛政、民政、警政系統串聯一起,並已於2月13日正式上線。陳宗彥指出,各地里長、里幹事可以透過此系統查詢該里「居家檢疫」、「隔離者」的居住訊息及旅遊史,倘若遭檢疫及隔離者擅離自己的居所,系統就會在24小時內啟動警政體系,在最短時間內尋回隔離者。

國內各大學因防疫而延後開學,但終將面對陸、港、澳學生陸續來台就學的棘手問題。由於這些入境學生可能在學校附近社區租屋居住,目前衛福部已將這些名單納入防疫資訊系統,並要求各學校協助學生做好居家檢疫與健康自主管理。

陳其邁於14日前往健保署,慰問不眠不休在第一線擔任防疫的工作人員,期勉健保署做到「有問題馬上解決」的行政效能。同時,他也嘉勉建置防疫資訊系統的相關人員,將移民署的旅客出入境資料連結到健保署的資料庫。健保署啟動「批次下載」功能,讓醫療院所可針對預約看診的民眾,提前向健保署下載旅遊史等資料,以利醫院檢疫工作,如此可以降低醫療院所的院內感染風險,也能提高基層醫療院所的問診準確率。

健保署建置的資訊系統,不僅可以看到病人的出入境資料及疾病診斷史,甚至還有傳染病的大數據、肺炎的盛行率、住院情況、口罩數量等。具有醫學及公共衛生專長背景的陳其邁說,這些即時訊息提供最新的疫情參考,讓政府做出最適當的決策。

連日來許多民眾買不到口罩,陳其邁也表示,經濟部已責成工廠加班製作口罩,等口罩生產達到一定數量,政府就會宣布讓口罩成為各醫療院所的處方。目前防疫工作首要解決的問題是各醫療院所的口罩需求,特別是慢性病者、洗腎者、糖尿病、血友病、癌症病患、肺炎症狀者等,如果把這些病患的口罩需求設定在健保卡,各基層醫療院所就可以優先發放口罩給這些抵抗力較弱的慢性病患,將防疫工作做在最需要的人身上。「有人提出『我OK,你先領』口號,讓人感到非常溫馨!」陳其邁也呼籲,健康民眾在開放空間不需要戴口罩,讓口罩供應給真正需要的人。

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前排右三)慰勞健保署長李伯璋(前排右四)等防疫相關人員。(照片來源:盧明正)

採訪撰文:盧明正
編輯:胡善慧

 


▸▸捐款支持▸▸

☛|抗疫物資包經費|☛

☛|弱勢家庭抗疫急難救助金|☛

☛|疫情期間兒童待用餐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