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呂又慧(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博士)

當今的長照政策2.0其實是一種社區「在地老化」、「福利社區化」的延伸與擴大版。它比1.0時代增加了更多的服務項目,立意雖好,但目前在中央進行滾動式的修正、權責與各種給付方式、部會間溝通協調上均面臨許多困境,爭議不休。雖然如此,但我們還是可以看到很多在地的民間團體,早在政府政策腳步之前,就發揮了很多巧思,創造了多種可能。在大家的努力下,為各種在地需要,補上了公部門未能盡到的缺失。

在長照政策中,需要被照顧的長者,有時也是重要的照顧與服務人力。照顧這件事,除了家人之外,社區裡面,其實存在著多元協力的資源。照顧可以不只是個人或一個家庭的事,也是一個社區、一個部落、一個村子,共同的事。社區工作最可貴的,就是運用社區的資源,建立網絡,致力於社區營造或福利服務;當共同的網絡或資源,得以產生時,照顧這件事,就可能成為一種集體,而非個人的事。

原鄉部落是我之前工作的主要場域。在那裡我看見:所謂的社區協力,其實有很多種可能。

在原鄉,我看見因為民間團體,如教會和醫院的協力合作,成立了如一些巷弄長照站的設立,幫助了長者和障礙者,在交通極其不方便的地區,仍可以出家門和部落的一些朋友,產生人際互動。他們可以在據點上課、做些活動,擁有較多元且豐富的社交生活。有些據點除課程與餐點外,甚至提供復健師定期的訓練活動,以及失智症的初篩與家屬支持團體。離醫院較遠的村落,也可以因為福利服務的輸送和醫療團隊的進入,他們不再需要三不五時,翻山越嶺、大費周章地去醫院回診與拿藥,因為有在宅醫療醫師與護理師的到宅服務。不論是診斷、關懷進行藥物諮詢,或是協助換管路或是結合藥局,直接寄藥和送藥到家等醫療項目,有一些社區中的跨領域工作者形成團隊,就建立起這些支持與互助的網絡,建立了在地特有的長照服務。

 

我曾看見在巷弄長照站中,有中風原本無法出門的長者,因為家屬或服務單位的交通接送,參與了這樣的社區團體復健,以致於他能從坐輪椅開始,腳部漸漸恢復一些力氣,慢慢能夠以輔具起來行走;也看見中風後導致行動障礙的中年輪椅使用者,原本只能白天待在家裡看電視,但因為參與這個社區型的復健團體,他不僅得到較多的復健機會,同時也讓他能夠不須離家太遠,就得到這樣的服務和幫助。他沒有脫離部落的生活圈,因為在據點中,仍有很多他從年輕時候就熟識的親朋和鄰里。於是在這樣的服務設計裡,他重新擁有了一些支撐他的人際網絡,也為自己中風後的人生,創造了一個新的社會生活。

我也曾看見在原鄉社區中的家托(小型的日托、非機構式的服務,服務對象在4人以內),就是在工作者的家中照顧長者。被照顧的長者,除了休息時需要躺在床上,其他時候可以在輪椅上,或是座椅上,在如同自己家的家門口,晒晒太陽;或到戶外與隔壁鄰居說說話、聊聊天。如果還能手動,更可操作些簡單的活動,如揀揀菜、編織網袋等,進行日常的人際活動,並且可以彼此關懷與照顧。

在那裡,即使是部份失能的長者或障礙者,仍然可以彼此關心照料,所以他們不會只是需要被照顧的對象而已,他們也可以發揮一部份照顧的力量。社區中,鄰里的參與和噓寒問暖,自然而然形成的日常對話和行為,在在成為重要的幫補能量。那裡就像社區中一個「共同的家」!這種在社區中「像家」一樣的集體關係,大家的生活是融合的,不會因為疾病或障礙,就被排除於原有的社會脈絡之外。

在原鄉,我還看到照顧與社區營造,不只是工作者幾個人的事。有些據點,除了在地組織、醫院教會之外,部落中原有的商議機制、對話公共事務的聚會場所和其文化,部落中尊重長者的銀髮智慧與傳承角色,其實都是有利照顧服務推動的基礎。長者不見得是貧病者,反而更可能是工作者強而有力的伙伴。

在那裡,我親眼看見原鄉的據點外觀,不是鐵皮屋、不是剛硬冰冷的水泥,而是部落在地的植物與木材,以傳統工法建造而成的建築設計。那是工作者、長者們與社區居民的團隊,一同參與,各司其職,協力打造的活力站——充滿了綠意和溫暖的人性。在那裡,我也瞧見,即使是課程規劃,也多是長者發想參與設計和在地工作者團隊,一同討論建構形成的。

 

傳統的照顧思維,因為長者的身心老化,總是認為他們需要被服務與照顧。所以希望創造讓長者在身心層面,有更多的機會活躍老化。然而「活躍老化」不該只是著重在倡導身體與心理層面的健康與活力。許多身心健康的長者,他們的人生歷練與智慧,其實才是社群應該活用的財富與資源。以長者為主體的照顧思維,才能真的培力長者,讓長者不單單僅屬輔助性質的志工人力,他們其實可以參與工作決策,成為促使服務能更貼近長者需求的重要推手。

部落中,家族鄰里是共同照顧的力量。我看見在活力站關懷長者的據點中,不只是長者被照顧,參與投入服務的老人家,也會重新發現自我價值與找回自我尊嚴。許多婦女和一些中壯年人,也會在此成為工作者,成為主要的共餐、送餐、交通與醫療的福利服務輸送者。甚至有些孩童,也因為父母外出工作,就跟著爺爺奶奶一起進到據點。於是所有的人,一同協力、幫忙下一代的照顧工作,老幼共一室,甚至共學,使活力站能夠形成多元風貌,也為據點的社群帶出更多活力。

在原鄉的社區裡,對於照顧這件事,我有了很多的學習。

呂 又慧

呂 又慧

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博士,台北和平長老教會會友,曾任勵馨基金會中途之家社工員、「少女希望網絡」部門主任、「蒲公英中心」副主任,以及台灣神學院教會與社會系專任講師。以一顆溫熱的心關切弱勢,並將觀察的感動化做文字,發表多篇期刊文章,盼能讓社會重獲盼望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