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幼梅(基督教芥菜種會安置服務處處長)

 

基督教芥菜種會(以下簡稱芥菜種會)從1952年創辦以來即投入社區工作,近10年來以社區自助互助、共享共好為願景,集結群力,建構社區互助網絡「芥助網」。透過組織號召、服務設計、專業培力與地方資源募集,串連在地需要與資源,號召全台近7000間有共同理念的愛心店家與合作教會,成立「社區共好點」,提供社區弱勢家庭兒童認養、青少年就業培力、食物銀行等服務,為社區弱勢家庭、兒童、婦女、長者拉起即時、就近的福利網。

 

全台有近7000間有共同理念的合作教會和愛心店家與芥菜種會攜手拉起即時、就近的福利網(照片來源:芥菜種會)

 

 

終極目標──由社區居民提供福利服務

想了解什麼是社區工作,首先要了解什麼是社區。社區是人、空間及活動互動的基本單位,是居住於某一地理的區域,具有共同的關係、社會互動及服務體系的一群人。而社區工作簡單地說,就是一群人一起居住在同一個地區,把社區想要做的事做出來。不僅是在社區內(in the community),也是為了社區民眾的需要(for the community),陪著社區一起做(with the community) 最終則是由社區居民自己來提供福利服務(by the community)。

 

社區工作是以社區為對象介入的一種方法。從帶動社區活動,到透過居民集體參與、合力解決社區內問題,以改善社區的生活環境品質。而在社區居民參與過程中,培養居民的認同感及自助、互助、自決的精神,也加強居民對參與社區決策時的能力意識

 

社區工作「可上可下」 彈性調整介入程度

社區工作常常強調要「由下而上」,這是一個「基本但非絕對」的理念,之所以基本,是因為它是社區永續發展的命脈;之所以非絕對,則是不可因此放任社區自生自滅,秉持的是一種「可上可下」的社區工作思維,在居民的參與下藉由這種彈性方式調整介入程度,始能培植社區居民真正的能力,而且需要關注的不僅是其結果,也要能夠重視過程中的能力培植。

 

芥菜種會進行社區工作的方法可由上而下,亦可由下而上,目前有二種方式,一是輕推(Nudge),這是一種「由上而下」溫和的引導,它是一種在短期內透過簡單的步驟與實驗,而不斷修正的模式。例如當我們在銀行自動提款機(ATM)領錢時,在順序設計上一定是先退出卡片,再來才是吐鈔,以免提款人拿到鈔票後卻忘記取卡。目前芥菜種會所推動的貧童認養、食物銀行等,就是由上而下的模式。

 

第二種是社區資產設計。「資產」為社區發展的重要關鍵,也就是擺脫以往認為社區是弱勢的、民眾是需要外部救援的觀點,轉而先看見社區所有優勢及成就的「社區資產」,以此為改變的起點,透過捲動社區資產間的連結,形成非正式關係的互助網絡。社區資產設計是把每個人視為一種資產,每個人都是有能力的、可以主動給予,並且能夠討論、思辨,是一種「由下而上」的改變。而社區資產設計以社區的目的為目標,產生的效益是為了社區。像目前芥菜種會所推動的合作社、就業培力、安置機構內的青年對話,以及合作教會的社區工作就是由下而上的推動模式。

 

芥菜種會成立新住民清潔服務勞動合作社,是一種「由下而上」社區工作推動模式,將服務的新住民視為「社區資產」,不是弱勢族群(照片來源:芥菜種會)

 

 

社區工作的推動無論是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都需經過設計、籌畫來推動;而如何結合社區領袖,則是社區工作成功的關鍵之一。一個社區領袖的出現,就證明社區工作推展已成功了一半。由社區領袖的培養、成就領袖的帶領,再加上人力物力的資源,進行實際操作及滾動式的修正,方能順利完成社區工作。

 

永續發展──未來社區工作發展願景

傳統的社區規劃,大多納入建築量體設計規劃報告中,或是透過社區總體營造以促進單項活動發展社區,並未系統地著墨在社區的永續經營;換言之,僅為「元素」性或「單一」性的規劃或改善,並無整體系統的觀念。然而要提升社區具有新的視野,需要建立新的學習,例如對社區的盤點與問題意識的釐清,需要有自我突破的勇氣與認知問題的能力,對解決問題的策略必須有資本轉換的思維與能力,以及最重要的是有社區主體意識的認知,把自己置身於更大的社會體系中,不再是以爭取資源的角色,而是付出、貢獻的新態度。

 

社區工作需要永續觀點,不論是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與企業社會責任(ESG)都應該被考慮進來(照片來源:芥菜種會)

 

 

學習將永續發展觀點納入社區工作,例如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與企業社會責任(ESG,E-Environment環境保護、S-Social社會責任、G-Governance公司治理)考慮進來。綜合來說,SDGs適用於國家、政府、企業、組織、公民等所有利害關係人,ESG則主要適用於企業。

 

「全球著眼、地方著手」是永續發展的重要實踐理念,為社會與生活的新典範,社區永續發展除了說明人類生活環境的改善之外,更強調人與自然環境共生理念,透過資源合理規劃的使用,進而促使整體性的穩健發展。為讓社區組織能夠永續發展,社區能力的建構也應受重視,社區若能培力成功,最終才能讓社區組織在面對社會變遷過程中真正能夠解決「在地問題」,以利成為合乎自然法則的永續發展。

 

▸▸捐款支持▸▸

|認養台灣兒童計畫|

 


周幼梅

慈濟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現任基督教芥菜種會安置處處長,長期關注家外安置,司法安置,兒少保護、兒少權法、社區安置,社區發展等議題。長達30年實務界服務經驗。擅長連結執行創新方案及實驗方案。主張安置兒少為兒少保護最後一道防線,培力社區,才能真正解決在地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