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鄭維棕(《汐止文化網》創辦人)
多年來,我記錄在地社區與文化各種活動與記錄,往往能成為之後呈現真實歷史的重要鏡子,返照出很多讓人驚艷的在地故事。
這就是「文化知識庫」,是台灣很重要的基礎工作,也是文化工作中極關鍵的一環。雖然這個工作不會帶來顯赫的職位,也無法讓人賺大錢,但是透過一步一腳印,記下社區點滴與留下影像紀錄,終究可以讓關心土地的人,擁有一個比較清楚的圖像;同時,也能讓下一代更容易尋找自己故鄉各種過往的故事,進而更愛自己的土地及家鄉。
這個辛苦又看似沒有價值的工作,卻在日積月累之後,能為地方積攢龐大的在地故事資料庫,我稱它為在地的「虛擬的圖書館」,透過大量書寫在地社區、人物、土地、故事、影像紀錄等,藉由電子化的過程,儲存在雲端或各種網路應用軟體中,網友只要操作簡易的搜尋功能,便能找到家鄉或土地的故事,瞭解自己所生所長的土地,進而發展在地社區的文創和各種可能觀光的機會,讓社區營造、地方創生等,變得越來越容易。
近三十年前,我開始投入社區營造與地方文史工作,當時手頭的工具與資源相當貧乏。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實際帶人到各個社區或文化古蹟,以口頭方式介紹各種在地故事和文化史蹟,常常頂著大太陽,在一些小巷內穿梭;甚至有時要跑到比較偏遠的鄉間小路,去看過往留下的各種硬體紀錄。不論是人的移動或者在地故事的講述,都相當費力。
為了記錄在地的社區產業和文化史蹟,我們花很多時間進行口述歷史的工作,也實際踏查詢訪,還要到圖書館蒐集各種文字記錄,比對查核可能的錯誤,再將記錄梳理成可讀的文章,當中很多的辛苦,實在很難說盡,若沒有理想和使命,很難持續。早期的文建會(現改為文化部)會給社區一些補助,拿到補助的社區或文史工作者,還有一些動力推動,但若沒有補助,就非得有很強的使命感。畢竟這樣的工作,雖能為社區帶來好處,但對推動者本身並無實際效益。
我從一開始就認為在網路逐漸勃興之後,使用者會越來越多,網路的影響力也會越來越大。即使將近二十年前,紙本的力量還是難以敵擋,很多客觀的環境與條件並無法讓大家看出這樣的趨勢。然而,我以早期接觸網路的經驗,認為不論是作地方文史或者推廣在地營造,網路是在資源寡窳的情況下一個非常好的選項。當時雖然資源匱乏、技術拙劣,但仍在白天上班工作之餘,利用晚上或休假時建置了《汐止文化網》,將自己寫的文化記錄一點一滴地編排上傳,的確是一個苦勞的工作!
十幾年過去,網路逐漸發達,之前被認為沒用或是少數閱讀的工具,慢慢成為主流,甚至包括報紙、電視等大媒體,都在網路的浪潮下受到極大衝擊,甚至很多還易主關閉;接著行動裝置興起,人手一機,紙媒遭受到更嚴峻的挑戰,人們的閱讀習慣也被完全顛覆,大多數人的資料搜尋或閱讀,均以行動裝置作為主要工具;智慧型手機流行後,網路的各種應用更為發達和普遍,也創造更多可能,資訊流通及網友閱讀的速度加快,「自媒體」蔚為主流。
這個基礎就在於發達的網路。二十幾年前談到地方圖書館,就是實體的建物、書籍,以及各種管理圖書的人力資源和硬體,雖然花了許多建置的經費,但若不在當地根本用不到,於在地文化社區故事的推廣也沒有太大幫助。如今,個人所寫的文字及拍攝的影像,可以輕易的放到網路上,甚至透過社群如粉絲團的經營,可以很迅速地傳播出去。
因此,對文史工作者來說,網路越發達,機會也越多,只要願意更加努力地書寫在地故事,並上傳到網路,建置在地文史資料庫,以現有的公共網路資源與通信軟體,能讓社會大眾更容易看到地方的故事、社區的活動。
時代與科技的改變,讓上述所提到的在地「文化知識庫」或「虛擬圖書館」更加重要。當網友進到「文化知識庫」或「虛擬圖書館」當中,發現精彩的在地故事,便容易產生黏著度和互動的機會;而網友在感動之餘,透過台灣便利的交通網路,便也很容易到故事發生的所在地,親身體驗當地特色和歷史人文,相信必能讓地方創生的路更寬和更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