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玉雯
照片提供:羅玉雯、苔苔姐姐工作室

搭上從台北火車站出發的區間列車,經由瑞芳站轉平溪支線,加上等待時間,約莫要2小時才能到達平溪;若是自行驅車前往,只要40~50分鐘。然而,相較於開車,我更偏好搭乘火車或是公車前往,一路的窗外景色變化,如同東晉田園詩人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描述駕著小舟的漁人般,忘了路途的遠近,一不小心就進入了結合現實與理想的境地,一處與世隔絕、靜謐、祥和、富足的世界,一處「世外桃源」。

在一個半月內,改造團隊與在地住民、團體,合作完成的公園街小聚場和苔蘚觀察區。

身為在新竹鄉間長大的孩子,於台北就學期間因著對平溪小火車和天燈的好奇,才初次進入平溪。之後每每來到平溪,也都是為了接觸它的自然景色和天燈文化。異鄉工作者、鄉下的孩子,其實比都會區的孩子更嚮往被自然包圍,尋找一處與家鄉接近的地方,療癒自己。而這次進入平溪,是因為今年度新北市城鄉局社區環境改造工程「平溪。站壁人生。小聚場」這個社區環境改造行動(註一)吸引著我,行動提案者于慧正(苔苔姐姐),也是一位在屏東鄉間長大的孩子,現在已將戶籍遷至平溪並定居下來。

在空間改造地點的對向,每小時即可看見平溪支線小火車緩緩地駛過。

一位苔蘚專業者對於地方創生的思考,在於建立孩子與土地的連結,讓孩子即使長大了對家鄉也不感到陌生。
今年初由國家發展委員會提出的地方創生政策,即是為了提高地方的居住人口數,以維持當地產業與生活機能的平衡發展,在全台134個鄉鎮優先推動區中,新北市有3處,平溪區就是其中一處,而且是全新北市人口數最少的一區,只有4,636位(註二)。

平溪地區的社區營造起步得很早,今年已屆20又多1年,「鐵道」、「煤鄉」、「天燈」也已成為平溪這處山間小城,重要的觀光和發展資源。苔苔姐姐本身雖非空間改造、社區營造、地方創生的專業者,但她在思考地方人口減少的問題時表示,如果讓孩子從小參與社區活動,他們就會有情感的投入、與在地的連結,即使未來外出就學或工作,仍有很大的機會回到家鄉。地方創生,不是只在大人世界才發生的事,而是如何透過教育和陪伴地方孩子,促使孩子對自己成長的土地多一點認識和自信,以家鄉為傲,那更為重要。

在公園街上的社區小聚場,體恤住民只能站著聊天,特地擺上地方學生繪製的美麗座椅,好來歇歇腳。
本案的社區環境改造地點,位於與平溪老街垂直相交的公園街上。公園街是一條觀光人潮較少的街道,一側錯落著民家與店家,另一側則是3米多高的駁坎,上面繪著平溪地方生活圖樣,再上頭則是平溪線火車軌道。苔苔姐姐在公園街上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居民時常會倚靠著駁坎(註三)聊天,人的後背整個平躺在牆面上,或是翹一隻腳斜靠站著。她笑說,這樣聊天也太辛苦了吧,怎麼不拿椅子來坐呢?其實,在平溪老街與公園街上,因為街道寬幅狹小,且店家與住家緊鄰而靠的關係,缺少可以停留休息的中介場域;許多旅客也就匆匆地走過,雙眼飄過,未能細細地感受地方。「那我們就打造一處讓他們可以坐著聊天、休息的小聚場吧!」苔苔姐姐眼神發亮且興奮期待著說道。

夜晚的公園街,地方居民時常站壁聊天

該團隊改造點有3處:小聚場空間、苔蘚觀察區、苔蘚復育區,3處空間全由民家無償提供。小聚場空間的加值創造,在創作過程中連結了地方木作師傅與平溪國小師生一同施作,提供給公園街住民或是行經街道上的旅客,一處歇腳停留的場所。此空間在設計上,跳脫原有的淺褐色木質吧台桌面其素樸的顏色與質感,期望創造出具視覺吸引力的座椅,讓人情不自禁地靠近並坐下來。除了小聚場的座椅擺置,團隊在策劃時更去詢問公園街上的住民們,是否願意在自家門口放置這樣的座椅,供大家休憩停留,只是最終僅一戶阿嬤願意擺放。當阿嬤看見座椅成品時,高興地稱讚很漂亮,卻因擔心放在外面被偷,而有考慮放入家中,讓團隊有著既開心卻又複雜的心情。

平溪國小的學生,正為小聚場的座椅繪上美麗的圖樣。

未來可能會有這麼一句話:「平溪的天空上有祝福天燈,土地上有幸福苔蘚!」
從小聚場空間的延伸,回歸到苔苔姐姐本職的苔蘚教育與推廣上,本案的另兩處空間改造,期望以平溪地區的苔蘚為主角,將苔蘚帶進平溪居民的生活之中。更貼切地說,應是讓早己生長在平溪的苔蘚,能被地方居民認識並認同,進而成為平溪生活和觀光的另一特色。

全世界的苔蘚種類約2萬3千多種,在台灣小島上就有近1,500種。平溪多雨濕潤的氣候,非常適合苔蘚生長,即使目前尚未調查出平溪擁有的苔蘚種類樣數,但平溪的環境條件,確實十分適合進行苔蘚的教育和推廣。

為什麼是「苔蘚」?苔苔姐姐提到,大眾對苔蘚的認知其實非常不足。在平地和山區其實不難發現苔蘚的蹤跡,它是監測環境污染的生物指標,因它從環境中汲取水分和養分,透過其中的數據資料分析,便能反應生態系統的變化。它與讓人在濕雨天滑倒的「青苔」不同,青苔是藍綠菌分泌的特殊物質,而不是苔蘚。此種誤解讓多數人不喜歡苔蘚,甚至出動環保隊、清潔志工清除,這讓苔苔姐姐感到痛心。「從小我就喜歡趴在地上看苔蘚,看得入迷,覺得怎麼可以這麼漂亮!」如此喜愛苔蘚的苔苔姐姐,在兩年前進入平溪後,即開始以個人之力轉變大眾對苔蘚的看法,也串連起平溪地方里長、平溪導覽協會、平溪國小師生等個人和組織團體,以彎腰之姿的角度與視野,看見平溪微小卻美好的特色。

日本有位被譽為「路上觀察之神」的林丈二先生,曾是一位圖像設計家,今年已72歲。約30年前他開始進行「路上觀察」行動,主要觀察街道上和生活中那些不顯著的小東西,並從中發現樂趣。他曾說,那些觀察對象雖非是大眾鎂光燈下的標的,但在他眼中卻都是「閃爍著微弱光芒的小宇宙」,對他而言都是遇見宇宙般的奧妙存在。我想,「苔蘚」在苔苔姐姐心中的地位,也是這般特殊吧!

在公園街上的紅磚牆,即可發現小小苔蘚的蹤跡。

平溪的苔蘚,將以此空間改造為始,逐漸成為地方人們生活的良伴、生命的導師。
針對苔蘚的推廣環境空間改善,一是將民家門面空間進行整理,成為苔蘚的觀賞區,讓行經公園街的大眾,可以近距離觀看和認識平溪的多種類苔蘚;另一則是將使用率低的空間,重新規劃成苔蘚復育區,以進行苔蘚教育與推廣活動之用。空間的搭建和內容的促成,主要由平溪導覽協會團員、平溪國小師生和苔苔姐姐團隊隊員,一同合作完成。

除了在本案中透過工作坊形式,讓地方團體和國小師生重新認識苔蘚,親自透過雙手來栽植苔蘚外,苔苔姐姐也進入校園兼課,帶領學生採集苔蘚,再透過專業鑑定,期望逐步將平溪的苔蘚生態文化描繪出來。上過苔苔姐姐課的學生或是平溪導覽協會的老師們,走在路上,都會開始不經意地將視線放在那些小小綠綠的苔蘚植物上,即使還不太認識它們,至少也更接近了它們,更重新接近了土地。平溪國小的鄭校長,更將清代袁枚詩人創作名為《苔》的詩歌:「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親手雕刻在木條上,掛在學校的苔蘚復育區內,傳遞著苔蘚雖然是在陽光背後生長的不起眼微小植物,但它也有自己生命的本能和生活意象,即使花小也能綻放出自己的驕傲之姿,自信地成長。期許平溪的孩子與每一位地方人們,皆能如此自信煥發地活著。

平溪國小學生,正為苔蘚復育盤親自栽植苔蘚

社區空間營造不再以社區為主體,而是以「人」為主體,在人的交往流動中探索需求、創造價值、塑造空間。
從社區營造前往地方創生的路上,公共空間的實體塑造仍然重要。因為公共空間能將地方生活的樣態體現出來,拉引人們從個體連結成群體,個體間可於空間中產生交織互動,再鏈結出更多的個體或群體,彼此展開對於地方發展、空間運用的想像。在現今的實體空間改造或建設之前,規劃者的視野已非只見空間隅陋、頹敗或閒置問題;更重要的是考量空間所要傳遞的價值,以促成地方議題發酵,解決社區問題。

社區公共空間,不外乎就是期望創造一處,人與人彼此有更多接觸和連結機會的場域。在這次的空間改造規畫案中,想串連的「人」並非只有當地人,這個「人」也是正在閱讀此篇文章的您、正在撰寫文章的我、在公園街開店做生意卻沒住在當地的店家老闆、不小心在平溪迷路而走在公園街上的旅客、因為喜歡平溪所以專程前往的愛好者等。社區空間以地方使用者為主體進行設計,但也為地方未來之姿而設計。所以,當有人在爭論地區營造是否一定得由地方人士主導,或是該由外來(專業)團隊設計,是否有那麼重要呢?無論是在地人或外來者,若能同時站在本地與專業的角度思考,便能超越自我界線,以遼闊的視野看待地方的未來,受益對象將不分社區、不分你我,而是共同生活在同片土地上的我們。

(註一)此社區環境改造行動,為「不完美原創工作室」策劃執行107年度新北市政府城鄉發展局主辦之新北市社區規劃師計畫。計畫中安排「社區教練」輔導機制,由社區教練協助改造團隊完成實作並從旁觀察記錄。本文作者即為「平溪。站壁人生。小聚場」改造行動的社區教練。

(註二)根據新北市民政局108年4月的統計人數。

(註三)駁坎,為穩定土石邊坡或保護河岸而修築的石砌築物,具有擋土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