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盧明正

12月5日是聯合國訂定的世界土壤日,呼籲人們不要施加在土壤太多的壓力,避免造成土壤退化現象。新北市政府響應降低對土壤傷害的概念,迄今已經在轄內413處社區推廣可食地景,同時教導民眾採用無農藥及製作堆肥的方式,期待創造永續生存及無毒友善的生活環境。

新北市土城區「土城榮家綠家園」可食地景的簡易堆肥法。攝影/盧明正

綠美化是各地政府改造社區的首要工作,新北市政府七年來已輔導逾七百處社區鄰里施作綠美化,其中以規劃「可食地景」讓綠美化更為加值。新北市政府農業局綠美化環境景觀處處長謝宏偉表示,在各社區推廣採用無農藥種植,並且配套使用堆肥的方式,能夠降低對土壤的傷害,而製作堆肥並不困難,且利用自己製作堆肥種菜,不但吃得安心,也讓土壤永續利用,為愛護地球盡一份心力。

永和潭安里民眾利用簡易堆肥法來製作有機土壤。照片來源/新北市農業局提供

謝宏偉舉永和區潭安里的可食地景為例,社區民眾使用自己製造的簡易堆肥逐步改善種植土壤,作法是利用鐵絲網圍成一個3尺直徑的圓筒,重疊部分約1公尺,再將塑膠編織袋舖在鐵絲網圓柱內側,編織袋要重疊以防堆肥洩漏,接著就將樹葉、咖啡渣等不易腐爛的有機物投入,讓溫度自然升高,在堆積到一半高度時,可以再投入廚餘等等容易腐爛的有機物掩埋,當土色變深且溫度不再升高就可以使用。

在另外一處新板地區的可食地景,社區民眾利用「厚土種植法」來製作堆肥,首先規劃適合人們方便操作的小分區土地,依序鋪上「有機質層(落葉、枯枝、廚餘、咖啡渣等)、防光層(厚紙箱、紙板)、覆蓋層(完熟的堆肥及枯葉等)」於現地的土壤上,以產生富含養份的「厚土」後再種蔬果,這樣的做法既可避免土地的過多擾動,也可以解決日常生活中不知如何處理有機質廢棄物的困擾。

新板可食地景利用「厚土種植法」來製作堆肥,產生富含養份的厚土後再種植蔬果。照片來源/新北市農業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