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佳楓

60年代有楊麗花,有釣青蛙!台南藝術大學教授曾旭正回憶:「兒時我住在台南縣下營鄉的聚落邊緣,周圍都是農地,兒時記趣就是釣青蛙。小時候要幫忙長輩剝黃麻皮製作麻繩,也要協助日曬蕃薯簽。常被長輩命令幫忙曬稻子、照顧稻穀,記得當時每一段時間就要翻一次穀子,對小孩們而言,覺得很苦悶。」一番話憶苦思甜,卻也感慨現在因為農藥及化學肥料,生態受到極大影響,青蛙不見了。

談起曾旭正,或許印象是停留在2016年小年夜的前一天,重創台南的0206震災中,那位負責媒體應對及協調受難者家屬的副市長;也可能是帶領研究生深入社區打造廣為人知的「台南土溝農村美術館」,那個理論實務兼具、社區人熟知的重量級人物;抑或是擔任國發會副主委時期,推動地方創生政策,常在相關場合露出的主講者,不管是哪一個頭銜或工作場域,他總是低調卻難掩不凡氣度。

曾旭正

曾旭正在擔任國發會副主委時,會見東川町台灣觀光案內所代表(照片來源:曾旭正)

基進學生到智謀教授 自嘲個性「雞婆」

曾旭正與音樂家妻子廖智慧,2004年底在家鄉下營區成立一個右武衛兒童合唱團,由社區孩子組成,廖智慧義務教學,家長志工共同經營,目前成員將近70人。合唱團取名右武衛,就是當地古鎮之名。這裡地勢低窪、常淹水,在日治時期被強制遷村,逐漸回歸農田。他說:「後來家父來這邊開墾,挖魚塭填高周邊,就在這裡養雞,我媽媽是理髮師。父母忙於事業,我是祖父母隔代養育長大的。」在這樣典型的平地農村聚落成長,曾旭正從成功大學建築系後,輾轉取得東海大學建築碩士和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

他那與人為善、路見不平的個性,讓他沒能平平靜靜的當個學者,問他如何保持這樣的服務熱忱?他笑說:「就是雞婆的個性」,自嘲「雞婆」多管閒事,喜歡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俠義精神、總希望能利益他人,這也正是許多社區工作者身上的特質。

1989年,正在就讀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班的曾旭正,因無殼蝸牛運動(註一)站上街頭,其深刻觀察使他成為政策發言人。兩年後與來自各校建築、都市計畫科系師生成立OURs(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多年後亦曾擔任OURs理事長一職,催生公民社會的工作不間斷。

曾旭正與音樂家妻子廖智慧,2004年底在下營區的家鄉成立右武衛兒童合唱團(照片來源:曾旭正)

爾後,配合文建會推出社區營造政策,主張深入耕耘社區,推廣社區參與、協助弱勢社區爭取權利。從一個基進分子、改革派學者、政官到信仰傳承者,曾旭正持續著台灣能成為一個適宜每個人久居安住的夢想。以過來人身分他想提醒年輕人:「改變社會不僅僅透過衝撞就能成功,只因為對政策不滿而去衝撞政府、發洩情緒,在媒體報導後就會不了了之,很多改變都需要清楚的目標,並有時間軸和策略的考量,才能真正改變人和制度。」

土溝農村美術館經驗 催化教育部推動大學社會責任

2003年,曾旭正從台南縣政府回到校園(台南藝術大學),隔年安排學生進駐台南市後壁區土溝里,和社區幹部推動農村的社區營造。累積多年成果之後,在2012年提出「村是美術館,美術館是村」的概念,開啓廣為人知的「土溝農村美術館」藝術行動。有些學生後來就在土溝定居、成家、立業,10幾年過去,留村的青年也成為社區的一部分。

台大社會學系教授陳東升在科技部推動人文創新社會實踐計畫,鼓勵大學履行社會責任,創造大學制度變革的可能性,就曾參考土溝農村社區營造的經驗,鼓勵大學老師帶學生進入社區,後來進一步催生教育部的「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簡稱USR計畫)。

USR計畫推動至今,不少師生在社區不只留下足跡,也伴隨感人的故事產出,但也有不少團隊面臨問題,像是無法取得合作單位認同,或部分老師個性不適合進入社區或不喜歡與人互動,卻又迫於學校體制和計畫的前提,需為學校爭取經費或產學成效而勉強提案,在不熟悉社區的狀況下,僅能透過網路搜集已有營造成效的社區作為對象,但師生並未能給予社區實質的幫助,可能就會造成社區工作者的怨言,也發揮不了學習的效果。

曾旭正以他在南藝大任教的經驗為例指出,相較於大學部,碩士生較能有效投入社區實踐,這不全然因為研究生比較成熟的關係。藝術大學有師徒制的傳統,老師安排課程有很大的彈性,可直接到現場上課,一起動手做。因此進到土溝社區,研究生在社區協助,也以不同議題發展出自己的碩士論文,理論與實踐可以結合。學術上有收獲,學生的實作也對社區産生實際助益;相對的,大學部要修很多課程,很難在上課空檔進到社區,就無法有持續性效果,在時間緊迫下,還要去社區服務,變得很有壓力。

他建議老師帶學生進入社區應慎重操作,不但要清楚社區的能量及操作方式,更要思考資源如何連結,且心態不應是「為學校的任務去做社區服務」,而應把核心目標定位在學生的學習上,選擇適當的場域和安排學習過程,讓學生進到社區可以發揮學習所得,才不會讓學生受挫又造成社區抗拒,導致兩敗俱傷,因此老師的角色很重要。

曾旭正

曾旭正引導過的學生遍布全台,畢業後多是出色的社區工作人(照片來源:曾旭正)

救災工作也在學習 臨危不亂中有更多的理解

談起0206震災,曾旭正也談及他的學習。維冠大樓倒塌造成重大傷亡,他回憶:「當時我的父親就被困在下營住家的電梯裡,但我急著要到救災中心,只能聯絡維修廠商,確定他們可以前往維修後,就匆忙前往現場。後來一直留在災難指揮中心,連續幾天只能想著如何救人、搜救路徑、如何分配救災資源和團體,讓大家都可發揮功用,將傷害減到最低。」

當時的應對經驗有一部分來自擔任台南副縣長時期,2002年鹽水爆竹廠爆炸事件,恰逢縣長出國,他扛起責任,布署救災中心,指示拉起警界線,安排媒體休息區等。在0206的震災中,他受市長指派應對家屬求助及媒體需求,當時固定一小時發布最新消息,讓記者不會為了挖新聞而在現場走動影響救災,也可傳播正確消息,讓媒體報導更精準不造成民眾恐慌。

曾旭正扮演發言人及溝通角色,不但要面對媒體,還要面對激動的家屬。他回憶:「當時我學習很多,尤其是同理心面對家屬。幾年後我在一家店吃麵,聽到隔桌傳來很熟悉的聲音,我永遠記得那聲音,他是當時災區情緒激動的災民,當時他指責市府,提出要求甚至跑過來向我下跪。事隔多年,他跟我致歉。救災黃金72小時內家屬是一種心情,過了那72小時,家屬慢慢接受事實,衝突的氣氛才會漸漸散去,但當時的緊張狀態可想而知。」

曾旭正

曾旭正一心想建構出一個理想的生活社區及生活方式(照片來源:曾旭正)

創生和共生 不忘滿足社區長輩的紙本浪漫

去年卸任國發會副主委的曾旭正,返回台南藝術大學任教,分享對地方創生邁入第三年看法,他認為台灣高齡化比日本晚,沒有像日本那麼強的危機感,因此反應在政策強度、執行能量及資源都不是那麼充裕。沒有設立專責單位,沒有編列特別預算、沒有新訂法令,國發會只能扮演一個連結資源的角色。振興地方所需的不只是返鄉青年,更需要符合時代潮流與貼近在地需求的政策制度,因此地方創生政策能走多遠還值得觀察。

2021年國發會宣布加速地方創生,他認為危機感還是很重要,若社區沒有問題意識,地方創生推動就會缺乏力道。他期望地方創生計畫的推動,不要停留在提計畫、辦活動倡議的氛圍中,而是應訂出明確的成果指標(人與工作的創生),社區營造的能量才不會愈來愈薄弱,雖然不是一下子就能有很亮眼的地方創生成績,但能夠起步、持續交流、有相互支持的網絡很重要。

曾旭正

曾旭正重執教鞭後,近來擔任古坑國際心靈生態村召集人(照片來源:曾旭正)

近來他將心力投入於推動古坑國際心靈生態村(註二),落實社區營造並加廣加深,這會是未來10年專注耕耘的計畫。回顧人生這些經歷,是有機形成還是刻意計畫呢?他笑說:「整個生命歷程是延續下來的,但也不是30年前就準備來做這些事;不過,也可以說現在做的事,其實作了30年的準備。對我而言,建構出一個理想的生活社區及生活方式,應該就是一個學建築或城市規劃專業的人不變的夢想吧!」

 

註一:1987年台灣剛解嚴,即將邁入經濟發展高峰期,因財政部國有財產局標售中華航空總部附近土地,引發嚴重的房價飆漲期,引起民眾不安的情緒,因而「無住屋者團結組織」於1989年6月底發起「無殼蝸牛運動」,積極進行一連串針對住宅議題的街頭造勢、立法與監督階段等活動。

註二:古坑國際心靈生態村為福智文教基金會以古坑之有機農田及教育園區為基底,預計吸引具有相同理念的人融入當地形成聚落,打造有機農業、終身教育、綠色照護、心靈療癒、環保建築等面向,曾旭正為推動召集人。


▸▸捐款支持▸▸

☛|「芥助網」社區工作服務計畫|☛

☛|社區防災韌力培力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