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佳楓

台北市動物園有400多位常態導覽及活動志工,民眾每次參加導覽不一定會遇到哪一位,但有一位導覽志工總是令人印象深刻,他的解說會從動物出發,連結人類與社會關係,帶入環境永續議題。說話不急不徐,總能讓人聚精會神的聆聽。這位和台灣前行政院長郝伯伯同名的導覽志工,可是社區健康營造的重要推手──前國民健康局衛生教育中心主任游伯村。

1959年次的他,25年前就進入地方推動社區健康營造計畫,2011年從國民健康局退休,隔年開始擔任台北市立動物園志工,同時也以公民記者的身分,在公民新聞平台上,自稱阿不拉,作生態、眷村、部落、環境生態及動物保護……等社區議題的相關報導。他當導覽員解說時字正腔圓,其實他也能操一口很草根並且流俐的台語,當年也就是用這口流利的台語進到社區工作,和不同特性的鄰里長及社區長輩們交流。

在台北市立動物園導覽,游伯村透過動物園導覽解說過程,將對動物的認識及環境的關懷,在遇見的人們心中播下種子(照片來源:陳佳楓)

50 Plus 退休後感官全開

紮著馬尾、皮膚白淨、溫文儒雅的他自稱是怪咖,有人問:「為什麼您在社群平台上的每張照片都是背影?」他笑著回答:「我不是要大家看我長得如何,而是希望大家可以從照片中朝向的角度,看見我眼前所目睹的世界。」他表示,在未退休前,總是天未亮就出門,只看到公文、往來的人和文字,回家天已黑,日復一日,從沒發現自家巷口樹木的變化,忽略了四季更迭,退休後才發現,生活週遭還有很多美好的事物。

「退休後,我才真正看到這個世界,原來巷口的樹上有那麼多生物!我慢慢開始了解牠們喜歡什麼、牠們之間的關係及牠們與人類的關係,原來萬物變化這麼奧妙!」他原本就喜歡生物,退休後感官全開,並透過動物園導覽解說過程,將對動物的認識及環境的關懷,在遇見的人們心中播下種子,他說:「會不會發芽不一定,但也說不定會到另一個地方長成大樹。」

封街活動與預防醫學 他20多年前就做過

游伯村從醫事技術專科及藥學系畢業後,開始從事醫事檢驗師及衛生教育指導工作,皆從基層員工一路做到主任。在擔任衛生局科長時,也在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研究所取得學位,論文研究內容即是與社區健康促進相關。

他回顧,在和平醫院擔任臨床病理科及衛生教育指導室主任時,負責將醫生和醫院服務透過民間單位、衛生所及安養院、地方電視台行銷至社區,當時進入社區的經驗,更體認到「透過健康傳播教育民眾,進而達到預防勝於治療」的重要。因此研究所時他探討社區公共衛生,希望將醫學研究成果轉化為大眾的健康知識傳播給社區居民,並透過態度和行為的改變,降低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有效提高社區及國家生活質量和健康水準,而當時所做的那些事,也就是近年來大家一直在倡導的「預防醫學」。

從前推動社區健康營造時,若遇到積極的合作社區,就好好把握機會去做,因效果好,游伯村說:「許多里民會開始期待我們到來,口耳相傳下,其他社區也會相繼邀請。」除了設攤、遊戲推廣和健康促進宣導外,現今盛行的封街活動,在20多年前游伯村就已做過。他提到當年曾到愛國西路「婚紗街」封街,與婚紗業者合作,將優生保健、性健康、婚姻健康等資訊傳遞給有需要的人。

游伯村退休後接近大自然,感受四季更迭的奧妙(照片來源:游伯村)

致力健康傳播 潛移默化影響民眾

游伯村轉任衛生署保健處後,曾負責兒童優生保健及早療、罕見疾病及藥物法的法案草稿。在2000年時,曾於台北市衛生局推動社區健康營造的他,開先例在台北市成立13個健康營造中心,因應不同社區提供不同的健康營造議題來協助民眾的需要,也推動曾蔚為風潮的「健康減重100噸運動」,讓全民動起來。

他在2002年之後,轉任國民健康局衛生教育中心,接任國會聯絡人並承接菸害防制法工作直至推動立法。在未有法規之時,他號召店家發揮社會責任共同響應,當時讓基隆信一路裡的小巷,成為全台首見里民自主營造的「無菸餐廳一條街」。多年來許多地方仍延續著「無菸街」的精神,這些努力成功營造社區與國家的友善氛圍,使整個社會對抽菸這件事產生認知的改變,人們也開始視不在公共場合抽菸為禮貌行為,民眾在潛移默化中被改變,也讓他深刻感受到公民自主力量的進場。

談到在社區推動健康營造工作之時,游伯村感慨,由上而下的引導,往往希望在中、短期間達到成果,不只有台灣,許多國家的社區工作都面臨一樣的難題,每當外來的助力和資源離開,被推動的事就會停擺或萎縮,除非可以找到民間資源的協助或有熱情的人願意傳承,否則難以永續。有許多政府策略以往都曾想過或做過,尚且有難度;如今強調目標導向的做法,更會讓原本就有難度的工作難上加難。游伯村表示,提供正確的教育及觀念,培養社區有獨立處理議題及自立更生能力很重要,否則就算給魚竿了,人們懶得去釣魚也沒辦法。

他自嘲在公職生涯裡,都在處理浪頭上的事,在菸害防制推動後,給自己設定的職涯目標已達成,又未找到想繼續努力的新目標,於是決定退休。或許是在職場上過於勞累,退休後他曾每天睡超過12小時,有天突然在社群網站看見動物園招募志工的資訊,於是他開始受訓,並在2013年正式成為志工至今。除了導覽工作外,也協助動物園撰寫文稿、整理植物、處理簡報、教案及相關文書工作。

從前在公部門一直抗拒接任公關事務、面對媒體的游伯村,在退休後卻開始走入人群服務大眾(照片來源:游伯村)

因擔任志工接觸周遭的動物及植物,使他更認識生命的價值;動物園的紮實訓練,也幫助他更能用不同的角度觀察生命的特徵、覺察生命變化、發展歷程。

在學生時期就喜歡攝影,退休後帶著傻瓜相機記錄生活或動物園生物,從不刻意等待,往往都是偶遇、瞬間捕捉而來的畫面,他說:「您可能不清楚我的明白,其實每張寫真都有不同的故事。」現在他的公民記者身分,也讓他不忘拿起相機記錄社區大小事,持續關注社區議題。透過記錄動物與生態,將在動物身上學會的事,內化成養分,並透過公民的社會力量,提醒民眾人與動物之間的共生關係,而偏鄉、部落、眷村、老街、土地關懷、環境保護、生態藝廊,以及社區裡的某一場教育活動,都成為他關注報導的議題。

回憶那些每天「打怪」,面對很多沒有前例的業務,及需要解決許多困難的公務員職涯,游伯村感嘆,複雜的從來不是人與事而是情緒。他表示,面對事情時千萬不能生氣及躁動,不然將會掉入另一個困難裡。這是他走踏社區及職場的自我提醒,也是50歲以前修練的忍道。50歲以後的他,持續關心在地,從社區故事中發現議題,而那些偶爾向他飛奔、討摸的動物們,以及令他感官全開的植物,都是他生活裡每天的「小確幸」。

退休後的志願服務對游伯村而言,是在發展馬斯洛理論中的自我實現需求(照片來源:游伯村)


▸▸捐款支持▸▸

☛|「芥助網」社區工作服務計畫|☛

☛|50+就業培力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