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佳楓
在高雄市茄萣區,有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說故事里長」葉宏信。二十多年前女兒小學入學時,擔任家長代表的他,開始到學校為孩子說故事,至今仍未間斷。即使近十年來里政業務繁忙,他仍持續到國小、幼兒園及聖公會說故事,以流俐的台語透過故事扎根品格及道德教育,教導孩子們正確的觀念,幫助他們成為社會的正面力量,也讓市政宣導事項及社區福利,潛移默化到下一代的教育中,很多父母也間接被影響。
不需故事道具就能有說有演的他,總是和孩子們應答如流,孩子們也聚精會神的聽他講故事。有時候明明是中國神話故事,卻能在忠孝節義的架構下融入聖經道理,沒有結局的故事,也總是讓孩子期待下一次他的到來。說故事是他服務人群的開始,在擔任里長之後,更發現社區裡有說不完的故事,每個找他服務的民眾背後都有一個精彩的故事,而他自己也成為故事裡的一部分。
投入校園服務 成為社區基層守護者
葉宏信的父親是茄萣基督長老教會的第五任牧師葉媽識,從小因父親牧職的關係,居住過許多地方,成立家庭後,不再隨著父親搬遷,便決定在茄萣區落地生根。擔任女兒學校的家長代表,及擔任家長會長的過程中,體認到為教育及服務民眾的重要,於是動念想成為社區基層守護者,肩負最貼近基層民意的里長職務。
選民總說他是「出外人」,沒有組織和資源支持的他,當時以行腳的方式一一拜訪居民,他的宗教信仰背景,竟也成為他選舉的阻礙。第一次村長參選雖然落敗,但相較於其他長久深耕在地的候選人,他的戰績也算不錯。等待了數年,幾經波折的里長參選之路,有人開玩笑說:「等了這麼多年,你還在想?你金牛座的嗎?」
葉宏信笑答:「對啊,我金牛座!」不是刻意回答,但他的一舉一動卻總是幽默讓人會心一笑。他回想當年參選時,在社區行腳拜票,常遇到兒少大喊葉爸爸或葉會長,他說:「叫葉爸爸的通常是在聖公會聽過我講故事的孩子,叫會長的是在學校聽我講故事的孩子,這些孩子的長輩因此成為我的支持者,有些小時候聽我說故事的孩子,也已長大握有選票。」伺機而選且努力又堅持的葉宏信,終於在高雄市合併直轄市後參加補選當選,後來又在2014、2018年連任里長。
問題是跑出來的 家庭困難就是社區問題
服務里民原來不容易,他說:「問題是跑出來的,我每天都往外面跑,只有勤跑,才能發現社區裡的疑難雜症。」不是每個里長都需要處理這麼多瑣碎的事,但從小在牧師父親的耳濡目染下,他認為服務里民不但能實踐傳福音的使命,更是讓教會走入社區的方式。
車禍、財產糾紛、詐騙、卡債清償、鄰居吵架、處理自殺案件和動物遺體、協助里民家人生病或去世時家屬付不出喪葬費、印章掉到水溝裡去幫忙撿、幫忙開同居證明、提供法律諮詢、參與招魂、到醫院協助安慰里民家人……所有人們想得到、想不到的事情,都在擔任里長後發生。
曾遇到里民只差兩萬元,事情就能迎刃而解、全家得救,要幫還是不幫?年邁的奶奶有四個兒女幾乎都有身心障礙,還需照顧精神障礙的小叔,請求幫忙到醫院安慰因生病而鬧情緒的丈夫,要幫嗎?長輩過幾天得去法院,對於未知的地方及程序感到害怕,失眠很多天,要不要幫他?因吸毒服刑剛出獄的年輕人求助協助父母安葬,這要幫嗎?協助安葬3個月後,年輕人因為沒有錢就醫,也來找他幫忙……
從小在基督教家庭長大,聖經教導要擔待別人的軟弱,葉宏信當然不加思索的全都幫忙。他借錢給伯伯協助度過難關;也擔任司機接送長輩到法院,讓長輩那幾天可以安眠;在答應老奶奶去醫院探訪她的丈夫後,還承諾出院接送他們,更幫助其精神障礙的家人安頓,葉宏信感嘆說:「精障患者住院數年就得回家10多天,那10多天會造成家庭很大的困難,這困難就是社區的問題。」
社區中有個他熟識的葬儀社,樂於協助弱勢幫了大忙,在協助出獄的年輕人安葬父母的同時,葉宏信也因至學校協助教會發放獎學金時,在校長協助下快速取得社區宮廟的資源,籌得不足的費用,順利讓這件事情告一段落。但3個月後,這個出獄的年輕人又來找里長幫忙就醫費用,後來發現這年輕人有愛滋病和肺結核,沒多久後去世了,當時他不但揹負被感染的風險,又幫忙埋葬這名年輕人。
不是里民也幫忙 積極協助使民眾自立
葉宏信苦笑,剛擔任里長時,身上的錢常被借光,現在知道錢要分兩個口袋放,一個口袋是為自己留的零用錢,一個口袋是可以救急的錢。他表示,社區底層有很多需要幫助的人,但「救急不救窮」這句話不無道理,有句話說「好人難當」,的確,有些人你幫他一次,他一輩子都想賴給你,這種里民也不少。
其實很多人會鑽法律漏洞,例如:有人為了要領取補助金辦假離婚,把戶口分成兩個,就是想多領一點錢;但有一些真的需要被幫助者,卻不知道怎麼找資源,或躲在角落等待救援。當里長的責任就是要深入社區,把這些看不見的問題挖掘出來。葉宏信也發現,有一些需要幫助的人,其實是因為自己不夠積極,應教育他們能夠自立,而不是消極的幫忙,養成民眾們的惰性。
牧師父親在世時曾提醒他,處理糾紛時要仔細聽雙方說的話,因為不管任何人都希望理事的人能站在自己這邊,所以應將處理時間拉長,且事情不能是「聽別人說的」。牧師父親去世前曾感嘆的對葉宏信說:「當里長有時真是比當牧師還難啊!」葉宏信表示,自己以里長的職務服務里民,用教會的精神進行探訪、探病、協助喪事,服務的也有很多不是他的里民。
不論參加婚喪喜慶,他都穿襯衫打領帶,這是自己對於場合的尊重;民眾邀請他吃飯,他都會大方的入桌,因他們在社區把彼此當家人,所以喜宴、喪宴來者不拒,他說:「我不是貪吃,而是看重這件事,就算趕時間或不餓,也會撥空去坐下來吃幾口,而且一起吃飯可以連結情感。」
只要面對 事情就能迎刃而解
葉宏信擅把一件很哀傷、很憤怒的事情描述得很逗趣,但也曾有過連自己也無法釋懷的關卡,這時他總是安慰自己:「有時候要當一個憨人,很多事做過了就是自己的,答應別人要幫忙的事不要發牢騷。有些人因為吃虧後,會開始懂得衡量,但若過度算計,會變得做什麼都不快樂。」
每次處理事棘手的事情碰到瓶頸時,他總是相信只要面對、交託給上帝,就會出現可以幫助解決事情的人或關鍵,葉宏信說:「很奇妙,至今沒有一件事情是無法解決的。」每個需要幫助的人和每一次事件,背後都有一個說不完的故事,對葉宏信而言,服務人群,從說故事開始;要改變社會,就從擔任里長開始,里長不但是市府與地方基層溝通的最佳橋梁,也是協助推動區政的最佳夥伴。對他而言,這些服務及幫助,也是無形的地方建設,所以願意持續當憨人,用一次服務交換一個感動人心的故事。
▸▸捐款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