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佳楓
好家宅共生文化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陳建明,日前受邀至台南社區大學台江分校的文化沙龍講座,與社區民眾分享「如何從在宅醫療展開地方共生與創生」,期許推廣共生社會及具同理心的社區。
讓照顧責任擴及社區每一份子
一開場面臨有關長期照顧的提問,陳建明鼓勵居民勇敢討論「我要怎麼死」的議題。透過討論與分享,可以減少面對生命終了的擔心受怕。陳建明表示,他曾參與余尚儒醫師在台東都蘭推動的「在宅醫療」工作,不僅提供在宅醫療服務,還必須陪伴個案面臨生命的最終時刻。當時有位伯伯選擇在與家人一起唱卡拉OK的過程中渡過生命的最後一刻,讓他開始對於死亡方式有很多的想像。
儘管在華人社會中,大多數人都希望在地老化,留最後一口氣回家,但根據2018年內政部戶政司統計,在家死亡者僅占38.6%,因此在家善終的理想仍待努力;此外,選擇在宅醫療終老,估計一人每年約可省下30至40萬的醫療費用。
即使在宅醫療能達成多數人在地終老的想望,且能降低醫療費用、節省醫療資源,但在社會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推動並不易,因此除了要有醫護人員願意投入之外,亦需社區居民的合作,共同推動以「在宅醫療」為目標的社區營造及資源連結,讓在宅療養者、照顧者的生命豐美又圓滿;也盼能凝聚在地居民將所面臨的社會問題視為自己的事情,一同解決問題,建立一個互助、共生的社區。
如今這樣的共生社區,已在余尚儒醫師和其所成立的在地在宅醫療診所「都蘭診所」的努力下,於台東都蘭展開,希望未來能推廣到台灣每一個角落。都蘭診所向社區主動出擊,回應居民醫療需求,展開在地巡迴醫療,並串連專業團隊多元照護,讓照顧的知識及責任擴及社區中的每一個人,連孩子也都參與照顧,包括為當地的長輩量血壓,以及進行一些基礎的護理等。
2018年底,都蘭診所成立一週年,舉辦「都蘭診所祭」,並宣布推動共生社區。余尚儒醫師當時表示,社區營造不能只是以文化、藝術為出發點,更希望將日本所倡導的「回歸社區、打造共生社區」理念推廣至台灣各地,讓以照護為中心的社區營造成為居民福利,也希望居民成為彼此的幫補,有意識地互相幫助,成為一個可以共同面對並解決問題的社區。
地方創生 從共生開始
在共生社區裡,除了主流醫療、在宅醫療、居家照護外,還結合園藝、音樂及動物治療,並引進日本的臨床美術士,透過藝術方式為被照顧者創造生活樂趣,使他們能表達自己的心情。醫生教導病人如何飲食、管理健康、促進食物安全;而社區的醫食農研究中心則連結食農教育、在地好食、永續農業,提供居民安全的食材與觀念,並依當地的產業需求,推動永續農業,如社區農工技術輔導、農產加工、農藝市集、在生產地消費及休閒農場等;也以生態系概念,提供具有療癒和教學功能的農作場地;亦因應在地生產的食材,推動在地好食、社區廚房,推出新移民、私房料理、巷弄美食及風味餐廳。因此,在宅醫療與社區營造的合作,首先就是以在宅醫療為主軸的診所,和社區一起學習、過生活、相互幫助,並支援社區民眾,在熟悉的社區終老。
醫療與社區營造看似是兩條平行線,然而早在1987年,新港文教基金會的創辦人陳錦煌醫師就已開了成功的先例,他在診所的醫療工作上,看見社區的需要,進而投入服務,如今新港經驗已是全台社造的典範。而近年來在宅醫療對於社區的幫助,可說是社區營造的重要一環。因此,在宅醫療及社區營造的跨界合作,不但一同解決了社區照顧問題,更攜手編織一個保護網、打造共生社會。正如余尚儒醫師曾說:「地方創生,就從建構共生社區開始」,一個讓我們互相照顧的社區,除了解決人口及經濟問題外,讓資源可以在地循環,有效利用,並使得不論貧富貴賤、身心障礙、失能失智者都可以共同生活、相互支持的社區,才是推動「地方創生」需要注入的新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