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盧明正

10年了,台北市政府自2008年主辦街區影像計畫(註1),培力數百位素人民眾拍出120部關於這座城市的紀錄片。台北市都市更新處(以下簡稱都更處)於2019年3月9、10日舉辦「臺北look臺北」都市再生街區經營影像記錄10周年,特別企劃2天的社區影像工作坊,第1天「影像跨界沙龍」以回望過去10年的影像記錄,邀請名人及專家學者進行影像閱讀,論述民眾記錄社區發展與都市更新的重要性;第2天「影像願景工作坊」邀集30位曾經製作影像經驗之實踐工作者,透過「城市的事,我們的事」分組議題與討論,勾勒出未來10年城市影像的願景目標。

台北市都更處更新經營科科長胡如君參與第1天的「影像跨界沙龍」,她表示,都市開發是一種議題,透過影像可以是紀錄、對話、轉譯及傳播,這些都是我們所要探討的內容。至於有人問到拍片的目的是什麼?她回答說,政府想要開發社子島,然而拍出來的影片子卻呈現社子島目前有多好、多棒,乍看之下好像與政府政策背道而馳。其實,都更處推動素人拍片計畫,主要想法是要把對立拉開來,讓大家有更多的空間與視野來看我們所處的城市,這才是推動城市影像記錄的真正目的。

「影像跨界沙龍」邀請學者與紀錄片導演座談會(照片來源;盧明正)

 

回顧影像實踐者成果

2007年起與台北市都更處配合推動社區營造,並承辦此次工作坊的不完美原創工作室創辦人吳俊毅表示,工作室剛開始時就是倡議社區議題,盼望集合力量創造一些改變,並利用網路達到擴散效果,將社區的美好呈現出來。從過去10年所拍的影片中,正好可以審視這些議題,並回顧過去參與影像實踐者的努力成果,才能繼續創造更美好的城市。

「過去10年累積120餘部,記錄了城市發展的歷程與依據。」吳俊毅建議,由都市發展歷程中發現,有些東西過幾年就會消失,還好透過紀錄片記錄下來,未來若能建立影音平台,就能讓需要的人容易取得相關素材。舉辦這次工作坊的意義,就是為了讓過去執行拍攝紀錄片者了解這個意涵,並透過專家、學者及紀錄片導演共同討論,凝聚與實踐未來城市的願景。

紀錄片所呈現的,與事實會有落差嗎?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教授兼系主任蘇淑娟表示,影片拍攝者「Who am I?」(我是誰?)的角色非常重要,特別是拍攝者代表那些群眾的觀點,或者是拍攝者運用特殊敘述方法,導引觀眾認同特定的內容,這些部份是我們社會甚少評論的。然而,當我們探求拍攝者與被拍攝者的關係時,卻又賦予紀錄片太多沉重的責任。我們期待影片拍攝者必須具備歷史縱深及客觀論述的特質,這樣才不會失去紀錄片精神,並且引起社會大眾共鳴。

「社區影像不只是客觀紀錄既存的社區,更是主觀積極參與想像地方的過程,在此過程中社區方能顯影。」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助理教授黃舒楣表示,大部分人都同意用影像來為社區服務與記錄,甚至讓原來不可見的社群網絡顯影現身,修正固有的刻板印象。社區影像存在於網路載體,透過可重播、可回視的性質,不僅使我們有機會重訪那些錯過的時刻,亦可突破時地限制及延伸社群對話機會,產生促進療癒對話的無限空間。

 

突破時地限制 延伸社群對話

思樂樂劇團教學總監、悅翠坊劇團負責人高伃貞,她擔任第2天「影像願景工作坊」的引導師,並帶領30位影片製作者一起腦力激盪,在會場偌大的「事件牆」上,每一個人都寫上自己的歷史記憶。中午時段,大家透過分小組討論,在另一面「趨勢牆」上,每組代表填上未來10年用影像實踐的可行方法。最後,高伃貞歸納「都市防災與再生」、「都市生活城鄉差距」、「地方產業復振與轉型」、「創新連結社區人文」、「文化資產守護」、「環境保護綠色生活」、「世代關懷友善平權」及「網路傳媒」等8項議題,由成員自行挑選議題參與小組討論,透過集思廣益提出社區影像實踐工作方針。

「影像願景工作坊」議題分組報告(照片來源:盧明正)

 

註1:台北市政府為推動社區營造制度,自2003年起辦理「發現台北。願景台北:社區地圖(故事)」,鼓勵民眾動手繪製社區地圖、撰寫社區故事,進而瞭解自己所處社區的文化、環境與故事。由於影像普及化,2008年轉以輔導社區居民透過動態影像記錄及發掘社區議題,並將精彩故事記錄下來,同時進行社區影像培訓計畫,邀請專業紀錄片導演陪伴學員進行社區拍攝,為國內首創以影像與都市再生行動、社區營造結合的創新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