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素華
在台灣,失能長者的照護普遍採用移工代勞,所以社區公園逐漸形成一種畫面──前面一排是坐著輪椅的阿公阿嬤,後面一排則是移工看護,他們有時低頭滑著手機,有時聚在一起聊天。這一幕景象看在不同人的眼裡會賦予不同的意義,而關注移工問題的社團法人高雄市印尼之友協會(以下簡稱KFI),則以一種「我們是一家人」的思維,對這群移工投入跨文化的服務,展開對家門口朋友的關懷之路。
根據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2018年10月的最新統數字顯示,台灣產業及社福外籍勞工人數高達703,162人,也就是說每33.5個台灣人中就有一位外籍勞工,移工成為台灣不可忽視的勞動力。而這群移工中又以印尼人為大宗,他們普遍地融入我們的街頭鄰巷之間,成為不可忽略的存在。
KFI以配對關懷的模式 走入社區為移工服務
KFI理事長蔡維信今年11月在「基督教芥菜種會社區力網絡夥伴教會年會」上語重心長地指出,在台灣家門口的印尼朋友將近26萬,等於印尼人口的千分之一在台灣,這群人將來會影響他的國家對很多事的看法,不管是對人性、對華人的看法,現在我們如何對待他們,都會被帶回他的國家,影響著印尼未來如何看待台灣。選擇這個印尼移工的關懷服務,除了關懷服務的初衷外,間接也成了一場重要的國民外交。
走入社區把台灣夥伴和印尼夥伴串聯起來,採用配對關懷的模式交叉運作,是KFI每天在做的事。失能長輩需要印尼看護的照顧和陪伴,KFI便扮演印尼之友的角色,把當地資源一起找進來關心陪伴這些印尼看護。因此公園的畫面改變了,阿公阿嬤坐在輪椅上陪伴這群印尼看護一起學習,臉上洋溢著難得一見的笑容,在這些互動過程中,就是學習如何互相關心。
人跟人拉近距離都是從一句問好開始。印尼話的早安是「pagi」,KFI志工走入社區和印尼移工接觸就是從這一句話開始,然後慢慢熱絡,互相就教起對方語言來了。蔡維信表示,每個人都可以這樣開始和自己社區的移工建立友善關係,漸漸就會成為好朋友。「印尼看護看到台灣人都叫『老闆』,所以社區中如果有一群人(老闆)給予愛心關懷,最能打動他們。」蔡維信談起服務成果時微笑地說。
為朋友設想他們的需要 就是最好的服務
KFI會設身處地為這群印尼朋友著想,知道他們思鄉情怯,遇到一些印尼的特殊節日,例如:母親節、國慶日等,就會特別在社區舉辦慶祝活動,邀請這群印尼朋友歡聚一堂,互相慰藉思鄉情愁。為了讓社區民眾更瞭解這群家門口的朋友,KFI也會進駐社區舉辦「社區印尼文化節」,這是社區民眾和這群常看到卻陌生的鄰居進一步認識的好機會。
雖然KFI成立只有短短四年,但是他們的第一線服務已經遍佈整個高雄地區,如果假日有空走訪高雄大大小小的公園或活動中心,都可能遇見他們和印尼朋友們開心的聚會。一開始KFI鎖定的服務對象是印尼移工,如今也漸漸看見這些外籍朋友進入台灣家庭成為新住民,他們普遍有關係上的障礙,這會影響他們的下一代,所以新住民的關係輔導、技能培力、第二代培育也成為逐漸開展的服務內容。
用生命影響生命,而生命沒有分本地人、外來者,如果住在社區的民眾能有這樣的認知,那麼建立模式、資源共享,用具體的方式來營造幸福社區是必然之路。KFI在社區服務的形式上,透過很多具體行動關懷移工,但背後深遠的影響則是族群的融合,讓不同族群彼此接納和欣賞是愛的真諦。家門口跨文化的關懷要訴說的其實就是「我們是一家人」,這個道理很簡單,卻不容易,而在社區中已經有人在努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