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佳楓

回想小時候的氣候,與現在相比有何變化?根據中央氣象局表示,2003至2012年的全球平均溫度比19世紀下半高了攝氏0.78度。如今有些地區在該下雨時鬧乾旱、夏天還會飄雪等混亂情形;也有原住民指出,有四分之一的部落消失,以前河流旁的毛蟹亦不復見等,均可能為氣候變遷所造成的影響。

氣候變遷可能造成極端的氣候,也會影響環境,導致風災、淹水、缺水、乾旱等,甚至直接威脅到人類的生命及財產,對其他生物也產生重大的影響。

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台大政治系教授林子倫曾在「從社區為本的氣候調適策略談起」講座中提及,氣候變遷是個複合性的議題,且災難會以多面向呈現,例如水資源是因為極端氣候造成海平面上升,而全球各地的糧食議題危機及貧窮問題也是相關的。不管是在全球或台灣,受害者大都是比較弱勢、貧窮或山區原住民的居民。

天災的發生,往往都是邊緣地區或部落受害最深(照片來源: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實用的社區救災觀念

防災社區的觀念在美國及日本已經推動多年,在台灣,隸屬於行政院災害防救科技幕僚的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921大地震後,開始發展本土的「防災社區」推動模式與技術。2009年莫拉克風災後,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更擴大民間組織參與推動防災社區的構想,首先以高雄多納部落為防災社區示範操作,並提出社區防災的5大重點,包括事前準備工作、社區環境健檢、災害風險評估、社區防救災組織、防災成果宣傳等。

在「事前準備工作」方面,在正式推動防災時,若事前工作能完成,推動起來就會事半功倍。推動前必須成立工作團隊,引導社區促成對策討論,並引進資源、採取行動。若社區原本就有組織運作,如婦女、青年會、社區巡守隊,或有社區營造經驗,推動時接受度便較高,

下一步是「社區環境健檢」,面對災害威脅時,專家們應提前訂出防災的體檢項目,且透過與社區領袖或耆老談話,快速掌握社區曾發生的災害類型、地點、災情,訪談結果可以成為實地環境的調查重點。特別是社區中的老弱婦孺、慢性病患或身心障礙者,需確認這些人在災害時能得到幫助。

莫拉克風災過後,多納部落成為政府推動防災社區之範例,居民一起學習發電機的使用,災害來臨時才能有備無患(照片來源: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接著進行「災害風險評估」,團隊針對可能發生問題的地區拍攝照片、整理資料,並貼在大地圖上,藉疊圖的方式修正補充更多的防救災資訊。專家可以討論災害潛勢,同時告訴民眾採取整備應對的措施。

在「社區防救災組織」部分,理想中的社區防救災組織要因地制宜,最好與社區內的既有組織結合,而非一個新的組織。如婦女會有烹飪活動,就可以轉變成救災時負責供應避難收容所的伙食組別,因平日就有運作,災時便能發揮最大效用。

最後進行「防災成果宣傳」,在推動過程中,會發現積極參加活動的社區幹部只占少數,惟有社區人都能參與,才能擴大能量。建議可結合社區重大活動,同時推出成果展示,效果加倍。

林子倫認為防災議題基於在地條件,應以社區的概念由下而上思考。又因各個社區間存在許多差異,所以近年來國際上開始出現「以社區為本」的氣候調適策略。以馬拉威的社區為例,有工作團隊進入社區與農民互動,並記錄農民每天發生的事,長達18個月的災害觀察後,透過工作坊進一步進行社區調適。其中有個有趣的防災概念,以前農民都養雞,後來紛紛改為養鴨,瞭解後得知,因為鴨子會游泳,遇到水災不會淹死,便可減少災害。此外農民也改變了儲存方式,從大倉儲改為小包裝的儲存方式,當災害來臨,便可拿了就走,這些動作看起來很基本,但卻非常實用。面對天災頻仍的現今,社區開始有意識、有策略地防災,才是維護居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因應之道。

經常受到天災的馬拉威,近年來也發展出一套社區防災模式(照片來源:法新社)


▸▸捐款支持▸▸

☛|社區記者培力計劃|☛

☛|「芥助網」社區工作服務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