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佳楓

「一個念頭,一次出發,沒有人知道途中會發生什麼事,有時候連結果都不在預期中,因為在資源不確定的狀態下,很多事都是偶發。但是,是什麼促成偶發事件的發生?那個促成的元素很重要!」臺南藝術大學(以下簡稱「南藝大」)材質創作與設計系教授龔義昭,這麼形容他帶大學生進到白河大竹社區的行動。

這偶發事件的促成元素,需要透過觀察和「積極的」等待──等到適當的時間再出手推它一把,如同地震是一種能量的累積,只能預測它累積到某個程度可能會發生。

社區親子團參加大竹的逗點旅行,向社區媽媽學荷染。(照片來源:龔義昭)

 

帶學生進社區 該做些什麼?

在「大竹逗點計畫」中,龔義昭就經歷了一次他所謂的「地震」。他認為大學生的學習不該只在教室裡,應要走出校園和社區居民互動,所以便藉著參與一個計畫案的機會,將學生帶進大竹社區。而社區行動之所以取名為「大竹逗點計畫」,在於大竹社區就像逗點那麼小;而逗點也意味著他與學生的社區行動,只是階段性的社區陪伴而非永久。

位於臺南市白河區的大竹社區,是白河區最早形成的聚落,僅有1,600多人,19歲以下的人口只占社區的17%,社區裡只有大竹國小一間學校,居民以農作為主,生產荷花與蓮子等。在村內常見60幾歲的長輩照顧更年長者的景象,但這些長輩可是個個活力十足、不見老態。龔義昭想,該帶什麼給這個社區?尤其他與大學生們只能階段性停留,要如何做才能幫助社區永續發展?

 

高手在民間  臥虎藏龍的大竹社區

有次龔義昭與學生到社區教小學生做木工,忙碌之餘,有位大姊過來請他幫忙修理椅子,他也因此認識了這位大姊,她會荷染、裁縫及料理,是一位厲害的手作達人。漸漸地他也發現,村落雖小卻是臥虎藏龍,有很多跟大姊一樣多才多藝的民間高手,他們的潛能可以成為社區永續的能量,並讓社區原有的樣貌變成亮點。有了頭緒之後,他們開始協助居民運用才幹、發展潛能。

學生運用所長,與長輩一起動手,重新整理社區造景及桌椅,讓原本廢棄的課桌椅再生成為時尚設計,也陪伴長輩一起進行布包、荷染及木工等創作,進而發展出很多師生共學、社區共享、居民共創的活動。此外,學生把自己所學傳授給社區的孩子,讓他們動腦也動手,為自己及社區創作很多作品。

而為了促進社區產業發展,學生製作宣傳看板、招牌和行動推車,也與社區居民一同規畫社區散步行程、製作散步地圖;以大竹社區在地風情為基底,創作音樂發行CD;也將社區日常拍攝成記錄片,許多社區居民的聲音都被收錄其中。

一次社區行動進行下來,龔義昭發現原來臥虎藏龍的不僅是大村社區,自己的學生也是個個才華洋溢,如果只是在教室上課,就無法有這些新的發現、新的創作。學生們經過社區行動的洗禮,以及與社區人們的互相激盪,把潛能都激發出來了。

因著南藝大這群學生的藝術行動,大竹社區居民對生活環境的討論愈加頻繁,也開始重視生活品質。來到當地的旅客在社區的藝術氛圍中,漸漸走入社區的每個角落,並發現當地的熱情與創作能量,讓原本漸之沒落的大竹社區產生新的意義與價值。這次在大竹社區的「地震」,震出了居民沉寂的能量,也使社區得以發展環境美學、變身人文步道,向更多到訪的客旅傳遞生活之美。

南藝大學生到大竹社區帶國小學生進行木工課程(照片來源:龔義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