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劇《龍眼樹下》的海報 (圖片來源:麥高芬劇團提供)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的麥高芬劇團,在六月份的夏季公演舞台劇《龍眼樹下》。劇情從一個退休的民意代表回到鄉下,與里民們聚集在社區的龍眼樹下泡茶聊天開始:退休回鄉健康開始走下坡的銀髮族、失智阿嬤與印尼看護、留在漁村打拼的魚塭老闆阿榮、賣魚乾的阿霞嫂、在都市打拼偶爾回鄉的第三代、被作文題目「人生」所困的第四代高中生⋯⋯他們的故事聚合在社區的龍眼樹下,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現場布置了老鐵馬與龍眼樹造景,文宣上寫著:「吃龍眼,幸福若海湧」,以台語押韻的詞句,意謂吃龍眼幸福就會如海浪般洶湧而來。這是一部跨越四個世代、由一群20多歲的學生們編導演出的南部漁村社區劇,七位主要演員扮演四個不同年代的角色。

改自眷村故事 詮釋社區四代情
冬天午后,剛退伍的民意代表建明,帶著太太玉惠從臺北搬回老家崎漏里定居,讓臺灣西南邊沒落多年的養殖漁村突然熱鬧起來。新生活中的鄰居是一群彼此熟識的獨居老人,為了排解無聊,漁塭老闆阿榮在村子中央的老龍眼樹下建了一個戶外客廳,邀請建明夫婦、失智的春滿姨與印尼看護安娜、賣魚乾的阿霞姨,以及剛上小學的小賢天天來樹下相聚,他們在這裡泡茶聊天,道盡甘苦,也關心社區大小事。

某一天小賢滿臉愁容的滑著手機,阿霞阿嬤問起才知道她正煩惱著作文題目「人生」不知如何下筆,大夥兒便一起討論著人生是什麼。阿霞阿媽向小賢介紹妗婆玉惠(建明舅公的妻子),從高中國文老師退休的玉惠妗婆,她告訴小賢一個中國北方的故事,故事描述從前有一隻老鼠,牠走在路上總是問「這條路可以到哪裡去?」就這樣問過幾個人,沒有人可以告訴牠路可以通往哪裡,就這樣在趕路中,老鼠慢慢老去,才明白,原來沒有人可以告訴我們路可以通往哪裡去,而且路往哪裡去並不是最重要的,我們應該把握時間,好好欣賞路上的風景。「不要急著長大」是妗婆故事裡最想告訴小賢的話。

舞臺劇中社區的人們聚集於龍眼樹下(陳佳楓 攝)

學生齊力編導 演出成長的記憶
《龍眼樹下》的宣傳組人員童鈺婷:「就算我是都市長大的孩子,劇本裡寫的東西對我來說仍是很貼近現實。」施又文說:「雖然在細節中營造溫馨的元素,但仔細想,會感受出一些凋零與悲傷。」洪嘉蓮:「建明和太太會吵架,但吵完會和好,跟我的爸媽一樣。」童鈺婷又說:「我喜歡建明太太,她和我媽媽很像。」

飾演妗婆玉惠的彭郁樸則說:「這部劇本很溫暖且日常,從裡面可以看到自己親戚阿伯、阿姨的某些影子,在演戲的時候也會想起某個阿伯的個性、以及他在面對某些情境時會做出的反應。」

深入漁村 透過戲劇培養社區認同
導演周聖絜表示,他們本來只是想寫一個跟臺灣有關、草根性的故事,後來老師告訴他們,別急著看太多東西,而是要先認真生活,才能體會現在遇到了什麼以及自己想講的是什麼。就在那期間周聖絜正好經歷外公在安寧病房去世,自己突然發現到這個年紀,不管是自己或身邊的朋友們,都開始經歷喜愛的長輩離開的事實,讓她更能感同身受。導演和副導演在改編劇本時,一直聯想到家中長輩,他們說:「這是從生命中取材的故事,甚至在劇中看到的人物原型就是我們的長輩,我們研究他們的語言基調、價值觀以及成長歷程……而後完成這齣戲。」

就這樣,這一群學生團隊,深入漁村、關懷在地,也同時在這齣戲中培養了自己對社區與土地的責任感及認同感,將年輕的觀點與熱情,轉化為戲中的生命。故事沒有太多的高低起伏,只是演譯著生活日常,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有些人出生、有些人凋零,有些人去了城市、有些人回到鄉下,故事不會結局,永遠不會缺少的是那些認同社區的里民們,他們的交融、服務與助人的力量,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

舞台劇謝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