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素華

「因為沒有太多經驗,使我對社區工作感到很模糊,但卻讓我開始思考和社區的關係,並開始跟人有比較多的接觸。」這是參與大學社會責任(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計畫的東吳大學社工系畢業生曾禹寰的心聲。對目前待役的他來說,曾在社區實習的學習歷程,是他很珍惜的一段時光。他形容過去的人生是急速的奔向目標,但在真正接觸社區工作之後,才學會慢下來看看身邊的風景。

在教育部制定USR計畫之前,東吳大學社工系因為學習模式和地緣之便,已有多年讓學生進入台北市士林區的社子島、洲美、福佳、岩山等社區實習,為社區發展工作奠基。從課群實作延伸到系際合作,進階到學校、社區和機構共學的過程,持續發展到銜接上2017年開始的USR計畫,這教學的脈絡是一段漫長的道路。

東吳大學社工系副教授,同時是USR計畫主持人萬心蕊表示,學生透過實習課程投入社區,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讓學生走出學術的象牙塔進入生活,這跟過去社會工作以專家、機構為主的學習很不一樣,社工不再只是用專業幫助失能者,而是更積極的進入社區,和居民一起共同創造,相互影響,提升社區居民自助互助的力量;也因為對人及土地的貼近,工作更真實的嵌入生活,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開始反思自己的生命。

透過田野工作坊教授同學進入田野的各種準備 (照片來源:東吳大學社工系)

業師陪伴  學生實戰社區第一線

「我們可以一起去創造出自己想像的社區的樣子,我覺得這是在社區裡最有魅力的地方。」社工系四年級學生郭晏菁投入自己居住的洲美社區後,發現社區工作散發著無窮魅力。東吳大學USR計畫以「城市之緣、社區之窗—士北地區共生培養皿計畫」為題,利用北投的洲美和士林的福佳社區為基地,落實社區參與及社會調查,形成具體實踐計畫。郭晏菁因為社區的都市更新案,經歷了公聽會過程,透過投入社區工作碰觸到不同族群的視角,學習如何在不同觀點中找到前進的路。「當實際走入社區,體會到的是真實的人,而不是網路上的議題。人的想法很多元而非單一。我們會上街跟居民談話,都更案就是落在社區裡面的案子,這就是一種生活中的政治」。課程結合USR跟著業師進入社區實作,對郭晏菁而言是最真實的學習。

所謂「業師」就是經驗豐富的社區工作者,他們以督導的身分陪伴大學生進入社區工作。東吳大學社工系連結相關機構組織或在地團體資源,由經驗豐富的社區工作者帶領學生實習。從社區需求發展出「食農教育與團結經濟」、「地方歷史與文化保存」、「居住正義與公民參與」、「老少共學與在地老化」四個議題的具體實踐計畫,引導、落實師生的社區參與。

業師周佳君分享大學生對社區的幫助時提到,有些老人家過去因為不知道如何與孫子相處,所以老是提當年勇,孫子聽多了也顯得不耐煩,祖孫關係有了鴻溝,但是透過「福佳青銀派對」活動,在社區和大學生互動,長輩一則開心有人願意聽自己說話,一則覺得社區有朝氣,也因為在過程中逐漸瞭解年輕人的想法,進而改善和孫子的關係。曾禹寰也提到自己在青銀派對中,以老歌和新歌交換唱的活動,和長輩有了對話。他開始分享自己生活的衣食住行給長輩聽,長輩像對待孫子一樣回應他,從對話中互相理解,也不斷觸動自己回觀和自家長輩的關係。

東吳大學進入洲美社區已有多年,社區居民也很習慣看到東吳的學生在社區中走動,在地人都曉得他們在業師的帶領下,一起帶動社區,讓社區更有生命力,因此對這群學生都非常歡迎。周佳君說:「雖然學生是因為上課而來,但希望他們能把自己所學帶回自己的社區,好好的回看自己的社區。」她對學生畢業進職場前就能接觸社區,從生活中理解居住環境給予相當肯定,但也不諱言學校教育和實務的落差,往往也是師生必須克服的困難。

「福佳青銀派對」學習如何與長輩互動,更觸發青年回觀與爺爺的關係(照片來源:東吳大學社工系)

各學習平台 創造師生與社區共贏

不同科系有不同的學習模式,跨科系的合作也有著實作的困難,但社區工作總是刺激著每個工作者開放可能性,不斷的突破困境,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社會系、英文系及微生物系的學生相繼進入場域,藉由參與社區活動,瞭解地方文化與歷史,並與居民建立關係,進而產出具有地方意識及需求的實踐方案。

學習而投入社區的學生也會自問,方案實習結束、課程結束,就等於社區工作結束了嗎?「學生自主學習實驗平台」因應學習需求而生,是課程外的學生自主行動,拿出實驗的精神,做自己做想做的事。例如自組讀書會,這是一個跨班、跨年級的學生社群。從讀書會的運作、讀書的方法;解決對社區、課程、社工專業的疑惑;到發展可能的行動,都是學生一起參與討論。萬心蕊笑稱這時候老師不要加入會比較好,給學生完全自主的空間。曾禹寰談到城鄉交流的案例,他前往嘉義農村,一個都市孩子首次見識到農村產業經濟的複雜過程,方知原來農夫不是他想像的只有種田的工作而已。

學生在「自主學習實驗平台中」提出的問題或經驗,再透過「跨界社區實作交流平台」被整理發表出來,這時候老師會將自己連結到的社區領域專業人士帶入,進行跨域學習,形成跨系所的「社會實踐課程研發團隊」,這即是以整個地方共生培養皿的概念,所發展出來的行動策略。各學習平台各負功能、交互運作,從中不僅教師可以跨域提升,學生也能多元學習,對社區更是助益良多,可說是一個共贏的策略。

社工系學生與社區發展協會合作,共同籌辦社區重要節慶日(照片來源:東吳大學社工系)

社區工作者永遠在尋找可能性

USR計畫雖然讓大學連結社區,服務在地,立意良好,但實作過程確實也有困難之處。萬心蕊坦言社工系本來就是「以人為本」的工作,只是把核心導向社區,實際進入社區後,從事的還是「人」的工作、著重關係的發展,算是本業,但是在大學殿堂裡,不同科系有著各種不同的學習模式,並非都能順暢導入社區。不同科系跨入,學生也有排課困難的現實問題;東吳又分兩個校區,學生交通往返也是問題;社區工作的師資更是有限等,所以要讓學生和老師對社區工作都感興趣,著實是一件非常挑戰的事。

萬心蕊認為目前和業師合作的工作型態算是不錯的方式,因為學校老師要深入社區勢必要有充分的條件支持,例如:授課時間要少、國家整套升等制度也要配合,畢竟老師的本業還是在學校授課。她虛心地表示,自己也是趁著這個機緣跟著業師學習。談到行政院將2019年訂為台灣地方創生元年,希望能活化在地經濟,而USR計畫與地方創生的關聯性,萬心蕊指出,科技大學或許可以因為開發某項產品達到創生地方的可能性,但對社工系而言,國家產業的發展、就業的問題太複雜,USR計畫的目標雖非單單直指地方創生,但因為賺錢維生本來就是社區居民關心的事,社工系因為投入而看到地方產業的可能性,或許可以附帶出一些效果。她舉「洲美社區筊白筍種植體驗與多肉植物DIY」一例,運用場域的空間,設計導覽及體驗活動,就是促進在地農作物多元經濟的發展。

東吳大學從投入社區工作中看見社區中各種困境,如土地徵收、都市更新導致傳統文化逐漸消失的危境,以及傳統的謀生方式如養豬、農耕和小規模販售,均因資本主義大企業壟斷而面臨生存危機、等待轉型;也體認到目前強調社群間團結共好的合作經濟,被視為社區發展的另一條出路。然而社會工作傳統教育並未設置此類課程,有感於此,社群教師除分享社區實作經驗中所面臨的困境外,也計畫邀請相關學者和專家進行專題演講及參訪,同時亦邀請社區中關心此議題的居民及學生參與對話,共同創造及豐富社工課程和實踐的新可能。

萬心蕊一再強調社工是做「人」的工作,或許比其他科系更多機會認識社區,看到社區的需要,但是要從社工專業中轉換出經濟模式,能力還是有限。不過她認為就是因為能力有限,所以要不斷的尋找可能性,也凸顯出跨領域學習的重要性。的確,社區工作的魅力就是永遠有無限的可能性,而合作是最佳的道途。誠如一開始郭晏菁所言,理解社區的需求是什麼,不是我想把社區變成什麼樣子,最重要的是跟著社區居民一起去創造,這就是社區工作的魅力。

「洲美農夫趣」是學生實踐方案之一(照片來源:東吳大學社工系)


▸▸捐款支持▸▸

☛|「芥助網」社區工作服務計畫|☛

☛|50+就業培力計畫|☛

☛|青少年社區關懷行動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