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佳楓、吳欣芳

著名英國生物學家、人類學家珍‧古德女爵士(Dame Jane Goodall)曾說:「根可以深入地下無盡延伸,成為穩固基礎;芽雖嬌小柔弱,卻能為了尋覓陽光而破土移石。若地球所製造的各種問題,是一道道堅固無比的城牆,那麼遍布在世界各地關心生態的人們,就是生根萌芽的千萬顆種子,足以改變世界,我們每個人都能改變世界。」

2014年珍古德博士到訪長榮大學,催生「國際珍古德根與芽生態教育中心」(以下簡稱「生態教育中心」),讓來自非洲的學生可以透過珍古德協會在長榮大學學習,使異地的種子,於台灣這塊土地上生根萌芽。

2017年,生態教育中心主任洪慶宜副教授,將往年守護河川、生態關懷、社區參與的行動經驗和相關課程,整合為「綠色社區根與芽行動在地實踐計畫」(以下簡稱「根與芽實踐計畫」),並投入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計畫。

運動系學生與社區長輩一起運動(照片來源:綠色大武崙社區推動辦公室)

人口與生態問題 大學與社區共同面對

「這裡原是個被邊緣化的社區,因著學校的設立,人變多了,造就了附近商圈的繁榮,卻也衍生了垃圾、交通等問題。透過計畫的實踐,居民與學生彼此對話,透過學習溝通、經驗分享、創新成長,發展出社區永續的機制,使得近來問題減少很多。」當地居民在「根與芽實踐計畫」的社區講座上表示。

長榮大學位於台南市歸仁區,有近萬名學生。因少子化衝擊學校的永續經營,學校與社區的關係變得更加緊密,因為沒有學校,將關係著社區的存歿。

除了人口減少的威脅,生態也是當地需要面對的問題。一個社區的永續,必須從打造宜居的環境做起。長期推動環境生態保護及民眾參與的洪慶宜說:「運用所學守護我的家鄉,我們都沒有放棄的權利,這當中最重要的是,學生與社區居民能夠對話溝通,大家都進來參與,才能讓所處的地方成為一個健康居住的所在。」他表示,在近年的積極推動下,當地的河川魚種,已從三種增加到三十幾種。

「根與芽實踐計畫」以全人學習及社區永續經營為主軸,由里長提供場地,設立「綠色大武崙社區推動辦公室」,讓大學生參與社區,社區居民也加入行動。透過計畫的推動,學生的學習場域擴及至社區,讓實作經驗補上傳統教學之不足。綠色大武崙社區推動辦公室是平台,舉辦工作坊、論壇、社區講座等多元活動,陪伴社區一同學習和面對生態環境、產業經濟及社會文化的衝擊,這也是長榮大學多年來實踐社會責任的實踐。

學生協助當地溪流水質改善(照片來源:綠色大武崙社區推動辦公室)

根與芽實踐計畫  創生綠能社區

「根與芽實踐計畫」致力整合各端資源,創造學校與社區互動。包括著手建構生態村,未來讓居民植栽綠化社區,進而生產在地作物;學校也以學生所學專業協助居民,例如設計系的學生協助設計包裝,使在地農產品加值,食品營養科系的學生在社區中向孩童推廣食農觀念與友善耕作,運動系學生教導社區長輩活力操或健身舞蹈;永續教育學院及安全衛生科學學院的學生則進到社區採訪店家,瞭解對塑膠盛裝用具的看法,透過小組討論如何避免資源浪費,並一同到當地的溪流觀測環境與水質。

「根與芽實踐計畫」在2019年改造當地大霖老宅,不但邀請社區居民和長榮大學老師、國際生一起參與,環境教育雙語教學的非洲國際生也加入其中。社區居民和國際生起初無法流暢對話,但因居民期盼將當地文化傳達出去而向學生學習語言,而學生在為社區植樹後,更是開心繞著樹唱歌跳舞。學校創造學生跨國移動的機會,讓學生在移動中看見他人的需要、改變自己,進而翻轉社區。

李泳龍在「根與芽實踐計畫」成果發表會上,引用大潭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黃錫家曾說過的話:「社區活動有長榮大學,長榮大學活動有社區」來表示計畫推動與在地鏈結的狀況。他認為,長榮大學不但要透過計畫落實深耕在地與社會責任的使命,也要協助社區推動地方創生,關鍵不只是學生走入社區,居民的思惟也很重要。學校必須與社區合作,才能擬定地方創生長期發展策略。

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計畫總主持人郭耀煌表示:「USR是大學本身的核心價值及品牌,地方創生則是落實USR的重要途徑,而大學社會責任與地方創生的對話關鍵因素為跨領域專業、人才合作及利害關係人。」

「根與芽實踐計畫」推動綠能社區的創生,將環境品質、地景特色、產業發展、高齡化農村照護、城鄉教育資源等議題滲透於社區生活當中,讓學生成為創生人口,彌補農村缺乏年輕人力的問題,並透過對話瞭解彼此需要,提出問題、設想解決方法,拉近了學生與居民的距離,也活絡社區發展,使得社區與學校互為主體,產生積極正向的交互作用。學生透過學校與社區資源的連結,為自己的活動場域盡一分責任與心力,更提高了公民參與的意願及能力。未來,無論學生畢業後會離開或留在當地,能量都已經留在社區,成為永續的養分。

學生進入社區推廣食農教育(照片來源:綠色大武崙社區推動辦公室)

以社區為主體  追求永續發展

大學進入社區時是參與者、協力者,同時也是陪伴者,應以社區為主體,平等互助、相互理解,與社區公眾和地方組織彼此尊重。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辦公室主持人陳東升表示:「若教師和學生帶著自己想像的問題或專業進入社區,可能會和社區產生衝突和爭議,再者若是無法瞭解社區居民對於議題的想法,很有可能造成社區產生幫大學『做業績』的感受。」

為了讓社區的以永續發展,陳東升認為,大學在進入社區實作時的規劃跟時程,都需要與社區共同討論。若一個社區議題需要三至五年才有進展,但大學只做一兩年,社區可能會產生被利用或被拋棄的負面感受。計畫若要永續,除了學校的支持外,社區也需要發展自己的商業模式,或是外部資源如「群眾募資」或「穩定捐款」等機制。以成功大學推動豬的廢棄物分解和再利用計畫,即是先找數十位中小型養豬場的負責人,學習相關技術,再讓他們成為種子老師,幫助其他養豬場。此種作法使得原本第一梯的參與者變成第二梯次的教師,社區居民習得技術,並能夠自行傳授,讓創生計畫得以永續。

正如文章一開頭珍‧古德女爵士所說的,每個人就像生根萌芽的種子,雖然弱小,卻擁有可以改變世界的力量。台灣的草根原力,是整體社會進步的原動力,只要我們在乎,我們行動,終可以看見希望的燭光,在社區的各個角落,被慢慢地一一點亮。

學生透過專業知識協助農產品加值(照片來源:綠色大武崙社區推動辦公室)


▸▸捐款支持▸▸

☛|「芥助網」社區工作服務計畫|☛

☛|50+就業培力計畫|☛

☛|青少年社區關懷行動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