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素華

八八水災小林村滅村,一夜之間奪走474條人命,10年了。災難的記憶並不能帶我們走過恐懼和哀傷,但災難的記憶背後,卻可以教我們如何正視防救災的議題,進而勇敢走出一條充滿力量的再生之路。

現任基督教芥菜種會社區救助處處長全國成分享了當年參與原鄉部落救災到重建的過程,令人感受到災難背後的溫情。台東縣金峰鄉嘉蘭村原鄉部落也是八八水災的重創聚落,當時整村有110戶被大水沖走,災後大家非常悲傷,也有著面對未來的恐懼。全國成說:「我們介入之後,有很長一段時間的陪伴,鼓勵他們忘記過去的災害重新站起來。」

八八風災時部落居民躲避災難景況(照片來源:全國成)

走過陰影後的災民,意識到防災的必須。他們開始盤點部落常有的天然災害,讓有能力的居民擔任巡守隊負責守護工作,也規劃了避難路線,並於每年進行演練。長久下來防災成為社區文化與生活常識,居民也願意成為防救災的種子講員,以傳播相關的理念和知識。如今他們很感謝上天,近年經過幾次風災,部落已處於零受災的狀態,也成為國家推動社區防災計畫很好的示範。或許他們在謝天之前可以先謝謝自己,願意正視災難走出悲傷,讓傷痛成為最佳的防災動力。

位於新北市的忠治部落,是烏來區境內的一個泰雅族聚落。2015年蘇迪勒颱風來襲,一天雨量高達710mm,山區嚴重崩塌,連外道路中斷,在地猶如孤島,多名民眾受困待援,4戶民宅遭土石流沖走,當中有兩名老人,失聯至今。2016梅姬颱風重創烏來,忠治部落因為土石嚴重坍方,再度陷於唯一連外道路中斷的危機。當災難發生,一開始部落年輕人並未積極投入救災,反而是年長或婦女投入居多。當時有約30名大學生志工進入部落,會同當地教會牧師一起投入救災,將近3週。這次事件後,當地年輕人開始有了防救災意識。

社區防災以社區居民為主體,透過培力凝聚社區共識,需要居民有共同的防災意識,一起推動減災、整備等措施,以減少社區易導致災害因子,降低災害發生機率。這是一個由下而上的運作模式,社區本身必須被動員起來。設計韌性社區課程,帶領學生進入忠治部落參與實作的台北市立大學城市發展學系副教授吳杰穎指出,動員社區之前需要先和當地的意見領袖連結,深入了解社區特性,以忠治部落為例,忠治教會就成為部落的動員主力,是推動韌性社區工作的基礎所在地,災難時物資的發放系統也是透過忠治教會。

台北市立大學城市發展學系副教授吳杰穎帶領學生進入忠治部落參與社區防災實作(照片來源:張懿)

災害防治需要透過兩點來做環境診斷,一是找出歷史災點(災難歷史),包含踏查自然和人文環境,連部落居民的專長都要加以了解;二是製作環境災害潛勢圖。提到災難歷史的蒐集,吳杰穎表示在忠治部落無法透過正式訪談得到答案,只能融入原住民的生活,聽耆老說故事,常常一聊就是好幾個小時。他讚嘆耆老們的人生智慧,是科學無法比擬的。藉由這過程也可以得知部落型社區的特性,絕不能用漢人的思維去認知與溝通。

第二步是要將環境踏勘的定位資料繪製成風險地圖,使用這張地圖找出部落裡相對安全的位置。同時也要分析部落脆弱人口,繪製脆弱家戶分佈圖,將其列為重點協助對象。專家可針對部落的需求進行診斷、提出策略,但需要與當地居民一起討論和解決,或是帶入公部門資源連結。以災時備糧為例,食物可以如何儲藏,平日是否應種植原生種作物,或是製作醃肉等,如此便可在連外道路中斷時,不必等政府空投食物。

環境診斷完畢後,便是建立防救災組織。忠治部落利用當地既有的教會組織進行分工,並向社區居民說明與溝通,包括防救災計畫的研擬、定期操作訓練與演練等,使整個忠治部落成為韌性社區。

吳杰穎指出,社區防災是社區營造的一部分,其實就是社區居民一起來解決社區公共事務的過程,因此平時居民之間情感的連結非常重要。他一再強調,大規模災害發生時,救我們的不是消防或搜救人員,也不是住在別處的親朋好友,而是身邊的家人或鄰居,因此平常社區居民之間就要有共識,要能一起動員來解決問題。「社區民眾平時舉辦活動,有助聯絡彼此情感,尤其是當災害來臨時,就能產生彼此告知的人類本性。」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主任陳宏宇認為,建立社區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是防救災的一大關鍵。

歸結到底,總還是回到人與人、人與大自然之間的「關係」。當人際冷漠、環境惡化,即是一種警訊。而人們似乎往往在關係破裂、災害發生時才有所學習。因此社區防災,可以是一個和好的開始,一個恢復關係的契機,端看人們的決心與行動,唯有如此,方不枉費之前所付上的傷痛代價。

 

社區防災是社區營造的一部分,是由居民共同解決社區公共事務的過程,因此平時居民間的情感連結非常重要。(照片來源:waraioni@photoAC)

 

封面照片提供:全國成


▸▸捐款支持▸▸

☛|「芥助網」社區工作服務計畫|☛

☛|社區防災韌力培力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