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欣芳

《小王子》一書中說,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孩子,但很少人記得這點。台灣身心障礙兒童權利促進會理事長周淑菁,曾經也像大多數的大人一樣,遺忘自己也曾經是個孩子,但她那患有「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的女兒陳玟聿,卻陪伴她找回內在的赤子之心,進而為所有的身障兒童發聲,讓更多人重視「所有」的孩子都應該要有的遊戲權利。

台灣身心障礙兒童權利促進會理事長周淑菁,為身障兒童的遊戲權發聲。(照片來源:吳欣芳)

被忽視的身障兒童遊戲權

遊戲(Play)是兒童成長的重要過程,孩子透過遊戲,幫助神經肌肉的活動協調、建立認知、語言、心理社會的發展,英國也相當重視遊戲這件事,因此將八月的第一個禮拜三訂為英國遊戲節(National Play Day),希望能喚起人們對於遊戲的重視。而在台灣,人們雖然也認同孩子有遊戲玩耍的權利,但身障兒童的遊戲權卻常常被忽視。

被忽視的主因不只來自於社會大眾,甚至部分身障兒童的家長也將遊戲的需求拋諸腦後,他們更重視的是醫療、福利、長照或教育等,但是,兒童的天性就是透過玩耍去探索世界,並在遊戲中盡情地發揮想像力,進而建構世界觀,這樣自由自在玩樂的需求根深蒂固存在於孩童的骨子裡,陳玟聿也不例外。終於在某一天,小小的玟聿不經意地告訴媽媽,因為自己無法和同學一起玩,每次去了遊戲場僅能呆呆的在旁邊看,久而久之,只好在下課時間假裝自己喜歡看書,打發時間。

聽到女兒如此說,周淑菁便開始思考,有沒有一個遊戲場,能讓身障人士一同參與。2014年,一位住在芝加哥的朋友寫了一篇關於「共融遊戲場」的文章,這篇文章啟發了周淑菁要為女兒打造一個「共存」、「融合」,能夠提供不同感官需要、多元身體尺寸、身體姿勢和行動力的使用者玩耍的「共融遊戲場」。

美觀又有趣的士林前港公園天空樹滑梯,深受居民喜愛。(照片來源:集仕公司)

去除標籤的共融遊戲場  三代同堂一起玩

「共融遊戲場」能滿足所有人,無論是兒童、成人或是年長者,都可以參與,同時更兼具無障礙環境的特色,在這個處處為人們的「外型」、「年齡」、「職業」和「所得」貼標籤的社會裡,共融遊戲場無疑是一個去除標籤的最佳場域。在這裡,爺爺奶奶可以和兒媳一起帶著孩子坐上「多人蹺蹺板」,享受午后時光;乘坐輪椅的兒童與社區的孩子坐上「共融旋轉盤」,一同感受360度旋轉的快感。

周淑菁觀察到,沒有過多遊戲經驗的身障兒童,因為無法與環境產生較多的互動,造成他們在成長過程中的人際互動較顯畏縮,情緒起伏較小,甚至會產生過度思考與分析的情形。曾經有個身障兒童的家長說,當他的孩子第一次坐上共融遊戲場的遊具時,與其他的孩子緊貼著身體,對長期使用輪椅的兒童來說,是一個非常特別的體驗,共融遊戲場打破了輪椅冰冷的限制,帶來更多人與人之間互動的溫暖。

共融遊具在地化  打造台灣特色共融遊戲場

周淑菁談到台灣在好幾年前,並未有任何的共融遊戲場,但她成立臉書粉絲頁「共融樂遊」,希望介紹不同於傳統罐頭遊具的遊戲場,讓更多台灣民眾了解。國外因為共融遊戲場已經發展多年,從政策到做法都相對完善,但考量到各國人口密度、腹地差異、文化觀念或國人生活習慣的差異,國外經驗並不能直接移植到台灣,以免造成填鴨性水土不服的惡性循環。

周淑菁表示,在推動共融遊戲場的初期,很多政府官員以為只要採購國外的「共融式遊具」就是共融遊戲場,但建構共融遊戲場時更需要的是從一開始的構思、設計繪圖到執行等階段,都有從事專業無障礙設計的障礙者一同參與,並且傾聽不同需求的身障者,從中磨合出符合台灣人需求的共融遊戲場。周淑菁期待未來共融遊具能夠在地化,發展出屬於台灣的產業鏈,也培養出更多專業的人才。

不只是玩  更要玩出同理心

有人曾在臉書舉辦「一句話惹惱障礙者大賽」,裡面有超過900多則的貼文,像是「人長的那麼漂亮卻被生成這樣真可惜」、「你為什麼不待在家裡,出來亂跑很危險」、「你朋友好有愛心呵,帶你出來逛街呀!」或是「你殘障,有人對你好,記得要惜福感恩」,每一則貼文的背後都代表一個受傷的心靈,也透露著台灣社會對於障礙人士單一、缺乏同理的心態和眼光。共融遊戲場卻是一個具有意義的場域,在那裡,每個人可以學習看見與自己能力不同的人,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孩子在玩的過程中,有機會與更多不同年紀、能力的人相處,不只是玩,還能玩出同理心。

周淑菁說:「曾有身障兒童的家長問,在共融遊戲場裡面,身障兒童是不是就不需要排隊。當時我笑回,在共融遊戲場裡,身障兒童需要的不是特權,而是找回遊戲的權利,當然應該像所有人一樣排隊遊戲呀!」在共融遊戲場裡,長者可以是童心未泯的孩子,身障兒童能參與同伴嘻嘻鬧鬧的遊戲,而更重要的意義是,人們終於能夠張開雙手擁抱彼此的差異,進而發現,走進共融遊戲場就像是去除身上的標籤,每個人都能共享這裡的快樂。

身障兒童體驗花博舞蝶共融遊戲場輪椅鞦韆。(照片來源:周淑菁)

從未受過建築、景觀工業設計相關教育的周淑菁表示,光是輪椅就有很多種,每一款的高度、大小、尺寸和重量都很懸殊,設計遊具要考量的細節非常多,才能真正設計出讓孩童「共融」的遊具。因此她憑藉著希望讓所有身障孩子都能恣意的在遊戲場玩耍的信念,觀察不同身障孩子活動的需求並與設計師溝通;更重要的是,她擁有一顆如孩童般好奇的心,天馬行空地想像如何打造一個讓孩子活力四射的天堂。

在這個社會上,對於身障人士顯性和隱性的歧視無所不在,讓身心障礙者想要外出工作甚至獨立生活面對重重阻礙,然而一個地區的進步,不在於有多少的高樓華廈和名牌跑車,而是在於能否在各個角落體現對於不同文化、族群、性別或外型樣貌,有更多元和包容的態度。「共融遊戲場」是一個起點,期待未來能在我們所生活的環境中,看見並體會到更多的「共融」,並將共融的種子傳遞到台灣各個角落。

 

嘉義文化公園身障人士在遊具彈跳床上玩得不亦樂乎。(照片來源:周淑菁)

 

 

延伸閱讀:《成為社會設計、社區設計的自學者、參與者和專家》


 

▸▸捐款支持▸▸

☛|社區記者培力計劃|☛

☛|「芥助網」社區工作服務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