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盧明正

行政院衛生福利部推估全台有80萬失能患者無法自行前往醫療院所就醫。全台第一所都會專門型在宅療養支援診所「台北都蘭診所」,於2019年8月25日在台北市大安區開幕,標榜24小時醫護待命的在宅醫療診所,讓患者可以有尊嚴的在家看診。

「台北都蘭診所」正式開幕,提供全時段24小時的在宅支援,前排左3為所長張凱評醫師。(圖片來源:盧明正)

台灣在日治時代及光復初期,醫生經常提著看診包到病患家裡看病。隨著大環境改變及醫療設備愈趨精良,使醫生「出診」的機會愈來愈少。然而即便現今社會在各方面便利性增加,仍有在宅醫療需求。雖醫師出門一趟可能只看幾位病人,醫療成本似乎很高;然一名重症病人前往醫院看診,交通成本及多位照顧人力等的社會成本亦不少,是整個醫療體系需要考量的因素。

提供24小時在宅醫療支援
如今在首善之都、醫療資源豐富的台北市開設「在宅醫療診所」,出自台大家醫科的台北都蘭診所所長張凱評表示,都會區雖交通便利,但仍有許多行動不便、臥床者、住在無電梯公寓、衰弱年長者及失能者侷限於環境或照顧者因素無法自行就醫。為讓失能者能夠安心在家中就醫,診所提供全時段24小時的在宅支援,為個案提供在家住院、在宅門診、在宅緩和醫療,並且連結醫院、診所、長照單位和社區資源,形成緊密合作的支援網絡,讓失能者擁有幸福感、有尊嚴地生活。

在宅醫療可以連結醫療與長照,實踐在地照顧。(照片來源:盧明正)

2017年在台東縣東河鄉都蘭村以在宅醫療為運作核心的「都蘭診所」、台灣在宅醫療學會理事長余尚儒說,在宅醫療不只是醫師到家看病,更重要是提供民眾在家自立生活支援,且跟長照密切結合,能在地安老。因此診所是社區居民的夥伴,透過醫師每個月一次的家訪,讓病患在家就能安心的獲得醫療服務及資源,同時也提供病患生活的相關支援。

台北都蘭診所照顧的不只是病人,在診所成立的同時,連結好家宅共生文化教育基金會合作舉辦「共生沙龍3.0」,邀請社區民眾、照顧者與被照顧者定期聚會、活動,形成支持互助的網絡,期許讓照顧不再孤立無援,共同守護社區居民的健康,讓互助、共老的精神可以在台北生根,並為更多在都市裡辛苦生活的人,如照顧者、移工、身心障礙朋友等盡一份心力。

衛生福利部常務次長薛瑞元於開幕現場表示,目前不管是醫院或診所的醫師都是坐在診間裡看病人,若要醫師要走出診間到病人家裡看病,不僅在實務上需要經過訓練,健保醫療給付制度也需要調整。以在宅醫療來說,醫師外出看診的個案數一定比不上門診,因此,如何取得平衡就是需要考量的方向。此外,醫師往外走是跨專業科別,包括護理師及藥師都要配合,共同形成一個醫療團隊。因此,在宅醫療還需要導入新興科技和醫療設備,例如遠距或便利攜帶的檢查儀器,成為醫療團隊的有利工具。

薛瑞元強調,衛福部於2019年7月公告「居家失能個案家庭醫師照護方案」,希望每一個失能個案都能夠有一位家庭醫師,由醫師協助控制病情不至於惡化,這就屬於在宅醫療的目標之一。目前長照醫療系統中已建置有25萬人,以每位醫師照顧200個案數計算,預估尚需要超過1千名醫師。而目前仍以一邊門診、一邊做在宅醫療的醫師佔多數,未來將逐步提高在宅醫療的比例。

在宅醫療導入便於攜行的先進醫療儀器。(照片來源:盧明正)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副署長蔡淑鈴也於現場表示,台灣登記看病兼做在宅醫療的診所約有2千餘家,然而真正運作的僅1千多家。她欣見張醫師對居家醫療的誠心投入,「由於張醫師對自己收入期望值並不高,加上已經有固定的個案數,相信很快就能達到損益平衡。」開設診所除了醫師自己要有薪水外,還要聘請護理師及個案管理師,加上診所租金及行政費用等,這些都是基本開銷。蔡淑鈴樂意支持台灣在宅醫療診的新模式,期望未來有更多醫師一起挹注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