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盧明正
位於花蓮縣新城鄉嘉里村的基督教協同會卡來萬教會,至今已有六、七十年歷史。「卡來萬」本來是原住民的地名,相傳早期居住在此的大部分是葛瑪蘭族,由於「葛瑪蘭」的漢語發音很像「卡來萬」,因此教會就取名為「卡來萬教會」。起初教會很小,後來葛瑪蘭族外移至新社,其他原住民如阿美族、太魯閣族、布農族、排灣族等陸續遷移至此,之後教會周邊又增加了機場、營區及眷村等,形成外省人及原住民多元種族的融合文化,主要溝通的語言為國語。
來自花蓮縣卓溪鄉的彭寶英是布農族,30餘年前她來到嘉里村自營美髮業,後來沒日沒夜的工作讓她倦怠。原本她只是在卡來萬教會參加主日聚會,偶而幫忙帶領兒童主日學,大約16年前因教會的一位工作人員離職,她便接下行政工作兼做課後陪讀班的老師。好學不倦的她利用晚上在大漢技術學院進修,以增加自己的學識。
「在課輔班,我看到小朋友最需要的是有人陪伴。」身為母親也是教會認養童【註1】專案管理員的彭寶英說,課輔班中很多孩子來自單親或失親的家庭,家庭景況不佳。教會在晚上會安排電腦課程,讓孩子上課並吃晚餐,大約七八點下課才自行回家。
「觀察小朋友平常吃的東西,就可以間接知道孩子家裡的情景。」孩子的父母親通常沒有固定工作或收入,必須四處打零工,往往就有好幾天不在家。因此大部分的小朋友都學會自己煮飯,再倒入教會提供的食物調理包來解決一餐。彭寶英會把小朋友吃什麼食物或沒有什麼東西可吃的情況告訴牧師,讓教會前去關心小朋友的家庭狀況。有一次,教會的食物銀行在分發泡麵和食物調理包,孩子看了就非常高興地說「今晚爸爸媽媽就不用煮很多菜了」、「今晚家裡就有東西可吃了」。聽著這些童言童語,彭寶英感到心疼,便花更多心力關懷他們。
食物銀行幫助大
卡來萬教會所服務的認養童共有31位,教會每一季有2次家訪,也藉由發送食物來關心孩子們的家庭狀況。彭寶英表示,家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別是還要揹著很重的食物挨家挨戶分送出去。自從卡來萬教會與芥菜種會合作開設食物銀行,提供例如清潔用品、白米、麵條、食物調理包、沙拉油、醬油等,對弱勢家庭的生活產生很大的幫助。食物銀行的進貨來源不同,保存期限也有差異,因此教會都在經過嚴格篩選後才會送給受助者。若收到非真空包的即期米,會先試煮後確認沒問題才送給受助家庭,並告訴對方一週內要吃完;至於真空包裝的米,則建議放冰箱冷藏,但也不宜放置太久。
曾發生一次意外,當彭寶英將白米送至受助家庭時,竟發現長出蟲,然而對方沒有嫌棄,還說:「家裡已經沒有米,這包米可以拿到戶外曬太陽,洗乾淨後仍然可以吃啊!」她聽了心中百味雜陳。彭寶英表示,為了真正幫助貧困者及有效利用物資,教會對急難及短期需求並不作等量分配與限制,但對於頻繁請領者,便會安排家訪,除了瞭解物資使用情形之外,若發現有生活貧困者,教會也會另外給予適當的援助。此外,每到聖誕節及過年,教會邀請課輔班的家長們參加座談會。透過一起喝茶、吃飯的輕鬆聊天,瞭解小朋友的家庭,也告知孩子的學習情況。
幫助弱勢家庭尋找工作機會
「彭老師,我的爸媽已經找到工作,現在每天都有去上班!」彭寶英聽到這句話,心中便覺安慰。她說,勞工局及原民會經常推出各項職業培訓班課程,主要是輔導失業者或原住民學習一技之長,甚至轉介工作機會。當弱勢家庭的父母親找到工作機會,讓家庭有穩定的經濟來源,這樣不僅可以讓自己脫貧,更可以讓小朋友獲得較佳的成長環境。
有一次,她發現一位媽媽因為沒有固定工作,便每天騎著摩托車四處找檳榔攤,詢問是否有協助包檳榔的工作。之後這位媽媽雖有了工作,卻要到很晚才能回家,獨留國一的哥哥照顧4個年幼的弟妹。彭寶英得知後,滿腦子浮現的都是她要如何幫助這個家庭的畫面,也就是這股力量,驅使她多年來從不間斷地服務弱勢家庭,陪伴許多孩子們一起成長。而她所做的這一切,不僅成為他人的祝福,也成為自己生命中最美麗的故事。
【註1】基督教芥菜種會以兒少為本、家庭為核心、社區為基礎的「社區兒少家庭服務」概念,在全台各地連結社區服務據點,透過認養方式,提供經濟與資源的幫助,協助各社區弱勢貧困家庭的兒童渡過困難。該項服務開展迄今,全台設立超過500個社區關懷據點,幫助逾3,500名孩子,深入社區家庭給予即時性的資助,並透過才藝學習、自我肯定成長營等計劃,提供貧困兒童或少年學習的機會與發展,帶領孩子成為勇敢的追夢人。
食物不浪費,社區愛分享
⇒ 芥菜種會社區食物銀行 ⇐
基督教芥菜種會於2018年開始食物銀行的服務,以全台教會為合作夥伴成立據點,讓資源即時送到有需要的人手上。2018年底為止,已將132,983公斤物資提供給有需要的人取用,共有129,000人次領取相關物資。未來將繼續設立食物銀行轉運站和社區食物銀行,建立無饑餓社區網絡,以就近性服務實現食物不浪費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