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佳楓、盧明正
在偏鄉服務十多年的彰化縣二水國中老師楊傳峰,自小在偏鄉長大,雖是隔代教養的家庭背景,但因在求學過程中遇到很多好老師,使他受到好的照顧,因此便立志長大後回到自己家鄉的學校任教。然而當他畢業時,母校卻已廢校。楊傳峰不改其志仍到偏鄉學校擔任老師,每天開40分鐘的車到校,晚上把學生留下來溫習功課,為孩子們準備晚餐,以致於許多家長也備受感動,一起加入關懷行列。
在地力量崛起 翻轉學習樣貌
楊傳峰認為,在偏鄉擔任老師要有信念,才能創造核心價值。城鄉存在的不是差距,而是差異,在偏鄉的孩子擁有自己的獨特性,在地也有屬於自己的人文風情,因此偏鄉不需要憐憫和關愛,也不該被問「你們學校幾個五A?」楊傳峰表示,有人會問偏鄉的學生為什麼不讀書?但他們也許無法想像,有很多偏鄉的孩子家中連書桌都沒有;還有些孩子的爸爸對媽媽施暴,以致孩子無法專心讀書。因此翻轉偏鄉教育的關鍵,不在於載具及科技,而是老師願不願意投入在地,關心孩子真正的需要,因為惟有在地力量的崛起,才是翻轉孩子學習樣貌的根本。
真正的教育存在於老師與學生的互動之間,如果老師沒有踏入社區,所教導的就只是課本知識,而非真實的生活。帶領學生瞭解自己和社區的關係,和土地產生情感,看見社區共生共享的生命價值,是老師最重要的事。「為台灣而教」創辦人劉安婷認為,一個好的老師不只是把自己擺在教室裡,而是要踏出教室;看到的不只是孩子的學習成就,更是他的生活需要。
即使老師是從外地來,依然可以改變眼光,不是用外來者的視角去看待所服務的地區,而是參與其中,從參與的過程中找到真正的關懷,讓陌生的「他鄉」變「家鄉」。當老師看到在地的轉變,他們便更有堅定留下服務的理由,而那份堅定,不是受律法的規範,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情感連結與服務熱情。
學校 偏鄉孩子的第二個家
位於台東縣交通最不便的長濱鄉,不管是往北到花蓮,或是往南至台東市區,坐公車都得花上兩個小時。長濱國小校長嚴政雍表示,學校有115位學生、13位老師,其中有5位代理老師。透過分發,偏鄉並非一師難求,但前來的老師是否能把心放在這裡,才是最主要的問題。
由於長濱國小學生的特性與家庭背景,老師除了留意學生的課業外,還得瞭解家中情況。有位來自台北的劉老師,原本從事服裝設計工作,髮型和打扮引起學生好奇,也吸引了很多孩子的喜愛。他深入長濱地區後發現,有些學生家裡缺乏重要成員或是隔代教養,因此會稱他「爸爸」,未婚的他覺得在這裡有很多小孩,這是他捨不得離開的原因。
同樣位處台東長濱鄉的樟原國小,是長濱鄉最北的學校,也是台東最偏遠的一所小學,只有30幾位學生、10位老師。儘管學校設備不差、景色優美,仍然留不住老師,讓付出真心的孩子一再受傷。學生從一年級開始,每年都在換老師,班級氣氛和學習態度十分浮躁。來自台南的代課陳老師,有次放假準備回鄉,有個孩子說:「老師,我怕妳不回來了。」孩子的眼淚讓老師的內心不停拉扯,知道自己遲早要離開,卻又不敢面對,只能把握在這裡的每一刻,陪伴他們走一段。
在偏鄉,學校經常是孩子的第二個家,因為在學校裡,他們有營養午餐可以吃,有老師會關心他們,但回到家裡,有的孩子沒有陪伴,甚至還要幫忙照顧年長的親人。
激發偏鄉教師真正的熱情
依據2017年11月立法院通過的「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因交通、文化、生活機能、數位環境、社會經濟條件等因素,以致教育資源不足的公立高中以下學校應予分級,其認定標準由中央主管機關與原住民族委員會、地方主管機關訂定,每3年檢討一次。主責偏鄉學校相關業務的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承辦人謝小姐指出,過往偏遠地區學校權責在地方政府,即便地區的經濟條件、城鄉發展有所變化,但學校並沒有根據現實狀況進行調整;此外,考量到有些學校雖不在偏鄉學校的名單內,但教育資源仍不足,因此今年8月亦在認定標準中增列「非山非市」的學校類型,此類型雖屬於一般地區,但仍會給予較多教育資源,主要目的是讓每一所學校依其所在地回歸到應有的學校類型。
「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中要求公費分發的偏鄉教師需服務滿6年,才能申請調任,期待能夠加強教師對學校的歸屬感,並更多地參與學生的成長歷程。然而正如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林進山表示,如果心不在,人留住也沒用,因此,如何喚起老師對於偏鄉教育的使命感,激發老師的熱情還是最重要的。
劉安婷則強調,偏鄉缺老師問題不只是量的問題,如果只是量的問題,只要恢復公費制度就可以解決了,但是問題沒那麼簡單,找到了一個老師,還要關心他的使命、熱情及動機,這才是一個老師會留在偏鄉的真正原因。
責任編輯:胡善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