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以牧 

緊鄰中央研究院的南港久如社區,可以說是「不山不市」,且充滿兩極化的社區。由於社區鄰近中研院跟南港軟體園區,高知識份子齊聚其中;也因地處台北市邊陲地帶,而有不少勞力密集產業的工作者。另外,長達7公里的四分溪流經此地,在2011年社區申請「封溪護魚」前,上游的廢土場傾倒廢土,使原本清淨的四分溪成為泥流,嚴重影響社區生態環境。看到這些問題,並與居民一同翻轉社區的人,就是在地出生、成長,現任南港久如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的謝建志。

 

謝建志表示,在社區生活多年,對於四分溪的嚴重汙染有十分深刻的感受。「以前大家都會帶著小孩來四分溪玩水,但是在廢土場開始傾倒廢土後,清澈的溪流瞬間成為泥流。這也讓我深深覺得,社區必須要自救,汙染的問題才有可能解決。」於是他在2009年召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社區夥伴成立協會,並於2011年向政府申請「封溪護漁」成功,開始翻轉社區的生態與環境。

 

在阻斷廢土場傾倒廢土至四分溪後,謝建志成立「河川巡守隊」,號召社區居民參與,主要工作包含護溪、生態復育、撿拾垃圾、環境保護等。「以現在來說,我們固定的河川巡守隊員有67位;若到社區集體淨溪的時刻,就差不多會有100人參與;而若是每年一度的『淨溪節』時,社區外的許多民眾也會來幫忙,那時就大約有300多人。」

 

然而,社區居民的參與並非一蹴可及。剛開始居民認為「為什麼要參與?」因此,謝建志透過舉辦環境教育,邀請學者講述環境的重要性,並讓居民知道如何維護,此外也舉辦大型活動,如每年一度的「淨溪節」,喚醒大家對於自己所生長地方的重視。在居民的努力下,如今四分溪不僅是全台北市唯一被核准「封溪護魚」的河流,在市府專家的實地檢測下,也證實河川汙染的情形已大為改善,魚群成功復育。

社區的青年協助四分溪淨溪(照片提供:久如社區發展協會)

 

巷弄里的社大

投入在社區的環境保育後,謝建志也發現在家鄉中,需要幫助的不僅是環境,在地長者同樣需要關注,因此他與協會的夥伴開始發起長者工作,期望將社區打造成「巷弄里的社大」。因久如社區的長者比例極高,再加上社區的地理環境較為封閉,長者並沒有太多學習的資源。「所以我們成立社區關懷據點,讓長者進來共餐也好,交流也好,學習也好,總之就是有個友善長者的場域。」接著仿造社區大學的模式,開設大量長者課程。在共餐與課程都到位後,進一步將長者的訪視、電話問安與急難救助放入關懷據點中。這兩年由於政府的長照政策日漸完善,長照也進入社區的服務體系內,透過照服員與社工師駐點,照顧社區中輕微失能或潛在失智的長者。

 

在社區中長期駐點的社工師蔡弘睿表示,久如社區在長者工作的特色,包括了外展、食農與人力循環利用。在外展上,由於不是所有長者都會來到關懷據點,因此協會的夥伴或志工會將自製的餅乾、泡好的茶,甚至是行動卡拉OK機帶到長者聚集的公園,給予他們簡單卻溫暖的關懷。

 

在食農方面,蔡弘睿表示早在台北市推動食農教育前,久如社區便已進行。方式則是藉由社區中原有的山村農地,讓長者可以種菜與種花,一來讓長者重溫農作,瞭解健康飲食的重要性;二來也透過共同勞動,達到活躍老化及加強社區情感的目標。

 

而在人力循環利用上,社區長者課程並不會特意去請外地的名師,而是使用社區內既有的長者資源。以太極拳為例,關懷據點會請專精的社區長者擔任老師。「我們很多長者相關的課程,都是80幾歲的銀髮族在帶,這也是我們一直在努力維持的特色。」

 

與在地特色連結   帶兒少認識家鄉

久如社區地處市區邊陲,有許多高勞力密集的工作者居住在其中,甚至有不少單親、隔代教養、高風險的家庭。這些家庭的孩子,父母可能因工作晚歸,中餐時常就是他們當天的最後一餐。謝建志便與協會夥伴們成立築夢基地,這裡如同孩子的第二個家,除了在基地中共餐、品格教育及課業輔導外,最特別的是與在地扣連,讓孩子瞭解並認同自己的社區,運用在地的師資與特色,以互助的概念來帶領社區中的弱勢兒少。

 

如在環保藝術DIY的課程中,便會用山上的竹子,或是社區中回收來的寶特瓶教學;而在影片拍攝教學的課程中,也是請社區的老師帶領孩子拍攝社區生態。謝建志認為,讓孩子瞭解自己的社區是非常重要的事。「當外面的人來到我們社區,你要怎麼介紹自己的家園給別人認識?」在課程訓練下,築夢基地的每個孩子對社區裡的環境生態都瞭若指掌,可以說是社區中的小導覽員。

 

蔡弘睿也補充,孩子在認識自己生長的地方後,才會對社區有認同感。他們長大成人後,不管定居在哪裡,都會知道如何回饋在地,這也是久如社區對受助兒少一個更大的期待。

國小學童來到社區的可染坊,認識在地的植物,並採擷葉子學習植物染 (照片提供:久如社區發展協會)

 

以食農跟環境生態微旅行   打造社區產業

近來,久如社區也開始思考如何將在地既有的特色與資源,打造成具有商機的社區產業,為居民開發二度就業的機會。謝建志表示,久如社區原本就有許多產業的元素,但過去並未計畫性地發展。因此協會希望整合在地特色,以「食農」跟「環境生態微旅行」做為社區產業的主軸。

 

在食農方面,謝建志說,由於久如社區山上有農業,平地是眷村,因此他們將山上的農產品與平地眷村媽媽的手藝結合,成為具有在地特色且有故事性的商品。眷村媽媽們有自己的家政班,他們就將南港的農業三寶—桂花、包種茶跟綠竹筍研發成多元商品,如桂花可以做成桂花包種茶凍、桂花釀,或是桂花饅頭。

 

透過在地特色商品的研發與製作,不僅讓山上的農家、平地的眷村媽媽都有錢賺,也可以將眷村菜的好手藝傳承下來,保留記憶中的味道。而為了將食農產業化,協會也申請勞動部的多元開發就業方案,讓勞動部的專家訓練社區的眷村媽媽如何固定配方?如何包裝?如何量產?讓產業化成為可能,並透過一年一度承辦的「南港綠竹筍節」,推銷社區的農產品。

 

而在環境生態微旅行上,久如社區則規劃四季的主題旅行,由長期培養的社區導覽員帶著外面的遊客,體驗社區在不同季節的生態景觀。在夏天可以體驗挖綠竹筍;春、夏、秋季時可以到四分溪親水;一年四季都可在農場種不同的菜,讓外來遊客體驗有機農業。蔡弘睿表示,由於環境生態微旅行的成功,讓久如社區發展協會成為台北市唯一入選的「環保小學堂」,【註1】每年有超過3,000人到社區參觀與旅遊。協會也積極連結區公所、學校、企業或是個人,邀請外地的遊客前來久如社區體驗。期待遊客能給予協會更多的回饋,產生不同的火花及連結,使久如的社區產業能更加茁壯。

 

連結更多資源  建構社區光譜 

在未來,謝建志期待能建構專屬社區的光譜。在0-6歲的階段,希望能有個地方親子館,讓社區的父母或祖父母,可以帶著孩子前來玩耍與學習。這樣的構思,久如社區正在進行,預計在今年10月,名為「育兒友善園」的場館就會在社區開幕。

 

在6-18歲的階段,則著重在陪伴弱勢兒少成長。目前採取的方法,除了前述的逐夢基地之外,也將空閒場地借給專業組織,讓其協助社區中需要輔導及陪伴的弱勢青少年。18-65歲的階段,將開設更多適合婦女或成人的課程,使其能終身學習。最後針對65歲以上的社區居民,則透過現有的長照及關懷據點,達到活躍老化。

 

而要建構這樣的社區光譜,勢必就得在現有資源外,連結更多包括在地與外界的資源。對此,謝建志也期許社區中有更多的人可以投入在福利社區化的工作中,讓在地居民不管是0歲或80歲,都有個符合需求的地方或服務,型塑一個更為美好的久如社區。

社區的農民講解種菜的過程,也為孩子上一堂食農教育(照片提供:久如社區發展協會)

【註1】「環保小學堂」為環保署對於社區及民間團體的計畫。環保署期望藉由社區民眾互相參訪、經驗交流,提供優質的環境教育學習場所,促使環境及資源得以永續利用。以2018年為例,全台有15個環保小學堂,久如社區發展協會便是其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