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數位化、人工智能雖不斷轟炸著現代人的生活,但能帶來更多便利卻是不爭的事實。許多過往難以解決的問題,也期望透過新工具或新科技得著一線曙光。長期以來,「偏鄉教育」在城鄉差距、資源不足、師資流動等問題下嚴重卡關,本專題「遠距教學和社區在地  並非平行線」,呈現線上教學平台可以如何與在地力量交疊,為偏鄉學童加乘出更好的學習成效。

 


 文/ 張以牧 

有些人認為,許多偏鄉學校近年來在政府資源和民間捐贈的挹注下,硬體資源已大幅增加,並不少於都市的學校,因此與都市學校間的學習落差應已縮減。

 

然而事實卻不然。以OECD為各國15歲學生所作的國際評量計畫(PISA)來看,台灣歷次都能在各科目有不錯的成績,如2012年數學第4、閱讀第8;但若細看偏鄉與都市的比較,台灣偏鄉學生與都市學生的分數差距高達139分,這樣的城鄉分數差距不僅較2006年來的嚴重,更是OECD各國平均差距的4倍(註一)。顯見偏鄉並未因硬體資源挹注而有效縮減與都市的學習落差。

 

顯然,偏鄉教育的癥結仍在軟體。以教師為例,偏鄉的國中小代理教師比例為 17.1%,高於全國的11.7%;教學年資未滿5年者有28.3%,高於全國的 17.4%;年齡未滿30歲有12.8%,高於全國的8.1%。顯示偏鄉教師多屬代理、資淺及年輕教師,師資流動率極大(註二)。

 

然而,不像硬體資源可以靠經費或是募集取得;偏鄉師資的缺乏與不穩定已是社會結構性問題,在短時間內難以解決。許多民間組織也深入偏鄉,於在地開設課輔班或提供志工老師,為偏鄉教育盡一份心力。除了實地服務之外,另有一些組織團隊以線上平台的模式協助偏鄉教育,讓關心偏鄉卻無法及時到偏鄉的人們,也能透過網路提供協助。而輔仁大學台灣偏鄉教育關懷中心(前身為偏鄉教育關懷團隊,以下簡稱為「偏鄉教育關懷中心」)便是其中之一。2007年起承接教育部的「偏鄉地區中小學網路課業輔導服務計畫」(2010年後更名為「數位學伴計畫」)至今,一方面擔任計畫的營運中心,連結全台20多所夥伴大學與100多所偏鄉學校;一方面身為夥伴大學的一員,透過大學生一對一遠距教學模式,陪伴偏鄉學童。

 

當中的靈魂人物,便是偏鄉教育關懷中心的主任呂慈涵。她以1980年代參與「耕莘青年山地服務團」和跑山區偏鄉20多年的經驗,自2004年起便帶著輔大學生協助同樣位於新北市泰山區的義學國中,關懷都會邊緣的弱勢學生;其後更創立了偏鄉教育關懷團隊,帶領大學生前往台東、桃園縣復興鄉舉辦寒暑假學習營隊。

 

2007年,偏鄉教育關懷中心承接了教育部的線上課輔計畫,呂慈涵決定根據過去深蹲偏鄉的經驗,設計一套適合偏鄉學生的網路課輔方案。「不管在城市或偏鄉,電腦或網路都不是大問題;重要的是,如何為偏鄉的孩子上課?」對此,呂慈涵透過「社區連結」和「一對一教學與陪伴」,讓線上課輔能真正幫助到偏鄉學童。

 

在「社區連結」上,呂慈涵將社區的概念擴大到縣市。她表示:「讓每一個社區,也就是每一個縣市的大學,都可以照顧自己縣市內的偏鄉中小學。」大學一方面較瞭解同縣市內偏鄉中小學的情形;一方面也能激發區域內更多的大學與偏鄉學校參與,形成更緊密的服務網絡。教育部的遠距課輔計畫也採用了呂慈涵的建議,在北、中、南、東區各有大學負責自己區域內的偏鄉中小學,再透過輔大的數位學伴計畫營運中心,串聯遍布各縣市的夥伴大學與偏鄉學校,讓社區的全國連結成為可能。

 

而「一對一教學」更是呂慈涵強調的重點。此教學模式是以大學學伴制為概念,讓大學生擔任偏鄉學童的學伴,藉由視訊設備與線上學習平台,讓教學端的大學生和學習端的偏鄉中小學學生,以定時、定點、集體在學校電腦教室等方式,每學期至少10周,每周兩次進行一對一的線上學習與即時陪伴。呂慈涵認為,現場教學可能是1對6,或是1對12,但偏鄉孩子的程度較低,再加上透過網路,因此即使成本可觀,她仍堅持一對一教學。

 

她笑著說:「其實說『一對一』也不對,事實上是『二對一』!我會盡量讓每位偏鄉學童配兩位大學生,一位可能周二教導數理,一位可能周四教導人文,讓孩子能得到更多的學習視野與文化刺激;此外,這樣也能讓更多大學生參與在計畫之中,而且每位大學生每周只需要負擔一節的教學,不致於因為教學負荷過重而影響大學學業和生活。」

大學生與偏鄉學童透過視訊設備與線上學習平台,在學校電腦教室進行一對一的線上學習與即時陪伴。(圖片提供:輔仁大學台灣偏鄉教育關懷中心)

 

生命與生活的陪伴

透過網路的線上課輔,想傳遞的並不只是課業知識,更想做到的,是陪伴。呂慈涵說:「偏鄉的孩子可能面臨父母時常不在家,或是學校老師來來去去;若我們能以穩定的網路學伴進到他們的生命中,讓他們感受到自己是被看重的,這就會是一個很大的對比。」每周大學生與偏鄉學童都會在網路上「相見」,因是一對一模式,大學生必須設計適合小學伴程度的教材,小學伴在學習上卡關的地方,大學伴也會很清楚,信任與安全感油然而生,長出生命陪伴的果效。

 

在生活上,由於偏鄉學童的父母可能長時間在外工作,家庭教育較不完整,大學伴必須要先能做出行為典範。「第一個就是對自己的身分負責任,譬如說一定要準時;第二個就是要備課,因為我答應幫你上課,我就是要好好準備。所以每次上課前,我們都會檢查大學生所準備的教材,另外上課後也要寫教學日誌;第三則是持續關心,大小學伴形同師生、朋友,甚至是家人,讓偏鄉學童知道有人在乎他。」

 

偏鄉師資雖然缺乏且流動性高,但不可否認的是,仍有老師長期待在偏鄉,將他們的熱情與知識傳遞給學童。對此,呂慈涵表示,不管線上課輔計畫再如何完善,最瞭解偏鄉學童需要的,必定是這群深耕偏鄉的教師。「大學對於偏鄉小學可能不夠瞭解,所以只有讓自己蹲下來,跟偏鄉老師說:『我現在有這個資源,想為孩子做點事情,請告訴我需要什麼?怎樣才能支持你?』我們也會請偏鄉老師教導即將上線的大學伴,讓他們瞭解孩子的需要。」在教育部數位學伴計畫中,呂慈涵會儘量將偏鄉老師的行政負擔減到最少。「但有一件事情一定會請老師協助,我們得瞭解孩子的學習程度和困境、家庭狀況、人格特質等,大學伴才能依學童需要備課。」

 

但她也坦言,學生的進步與成長,很難在短時間看到成效。可能有人會期待線上課輔能讓學生課業突飛猛進,但其實是不切實際的期待。「若一個網路課輔計畫就能造成如此巨大的改變,這樣也太對不起偏鄉學校老師的辛苦與用心了!」

 

雖然如此,來自偏鄉老師的回饋,仍讓呂慈涵知道自己在做的事情是有價值的。「許多偏鄉老師對我說,第一個轉變是學生,一到電腦教室就很開心;第二是白天上課時,學生問問題的頻率變高了,這代表他開始有學習興趣;第三是有學生在行為上變好了。我想這應是偏鄉老師持續申請線上課輔的原因。」

 

線上課輔的老師並不總是伸手就摸得著,但不因此就減低了彼此互動的溫度。相反的,也許學童身邊沒有他人陪伴,卻可以知道在某一個地方有一個人關心著他,願意提供幫助。雖說網路世界是虛擬的,但在偏鄉教育關懷中心的線上課輔中,關懷與愛心卻極其真實地流動著。

 

(註一)張良丞、許添明、吳新傑 (2016)。國民中學適足教育經費:台灣偏遠與非偏遠地區學校的比較。教育科學研究期刊, 61(3), 43-67。 doi: 10.6209/JORIES.2016.61(3).02

(註二)教育部104 學年度各級教育統計概況分析

 

責任編輯:胡善慧


▸▸捐款支持▸▸

☛|「芥助網」社區工作服務計畫|☛

☛|偏鄉兒童多元學習計劃|☛

☛|青少年社區關懷行動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