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康定睿

根據行政院衛生福利部《全國國民長照需要調查》統計,在國內因為照顧失能家人而影響工作,約有13萬人離職、18萬人減少工時;台灣常見的照顧方式,便是聘請外籍家庭看護工。依據勞動部統計資料顯示,全台約有24萬名移工從事家庭看護工作。另一方面,照顧者承擔了照顧他人的壓力,獨自面對照顧者,加上龐大的照顧費用開銷,對於每個家庭照顧者都有說不出的無奈與辛勞。

圖片來源/stocksnap @ pixabay, CC0 Creative Commons

照顧者長期付出心力,在專職照顧責任及壓力下,漸漸與他人缺乏互動、也缺乏有力的社會支持系統。台灣能夠申請的喘息服務——找人協助照顧,根據被照顧者的失能程度,一年只有14到21天,對於幾乎全年無休的照顧者幫助有限。而當受照顧者離世,歷經長期的照顧工作後,身心俱疲、重返職場困難,照顧者很可能成為另類的失業人口,照顧者其實比被照顧者更渴求獲得支持。

圖片來源/Free-Photos @ pixabay, CC0 Creative Commons

在日本墨田區商店街,就有一家「照顧咖啡館」,由社工專業人員組成擔任咖啡館職員,除了販賣飲料與食物之外,能夠提供照顧者喘息服務,店內也設置無障礙設施,例如輪椅可使用的升降平台、斜坡等,讓客人可方便進出。店內的社工人員藉由專業知識,除了招呼客人,也能幫長者或照顧者銜接長期照顧資源,例如家庭照顧申請媒合、政府補助諮詢等等,也讓原本活動在商店街的長者有新據點,並滿足各項長照需求。

台灣也有幾家照顧咖啡館,例如在師大附近的「極簡咖啡」,就在咖啡館來客數較少的上午時段,開放照顧者來這邊休息、上課或諮詢服務。暫時轉換心情,並且每月提供免費的「照顧咖啡」,讓照顧者可以來這邊喝杯飲料,或是跟其他照顧者彼此分享心得,藉此舒緩照顧壓力。也許不像日本作家深澤七郎的小說《楢山節考》般悖離常理,但照顧者背負的不只是被照顧者的健康,更多是家人的期待。希望能有更多的喘息空間與資源,讓照顧者不再獨自面對壓力,避免發生無法挽回的遺憾。

封面圖片來源/stocksnap @ pixabay, CC0 Creative Commons

小檔案:《楢山節考》為日本作家深澤七郎所著,描寫信濃國(現今長野縣)深山村落中,將年過70歲的老人遺棄深山,為的是在糧食不足的情況下,「捨我」以維繫全村的利益;另有佐藤友哉於2009年所寫之續集《DenDera》(デンデラ),有興趣的朋友可自行搜尋觀看


▸▸捐款支持▸▸

☛|「芥助網」社區工作服務計畫|☛

☛|50+就業培力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