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種時的祈願、豐收時的感謝,小米與泰雅族傳統生活密不可分,宜蘭縣崗給原住民永續發展協會(以下簡稱崗給協會)在寒溪村藉由種植小米,找回部落傳統生活方式,長者引領部落族人做他們過去所熟悉的事,在復育同時不僅將遺失的文化「種」回來,長者也找回生活重心及自信,讓小米田成為另類的「長照場域」。
崗給協會創會理事長李淑敏原職護士,17年前回到部落時,看到老人在家中無人照顧,也沒有參與活動,她便帶領年長婦女及年輕媽媽們訪查全村老人,過程中還發現老年貧窮的問題。為協助改善部落長者缺乏照顧的情況,2007年創立協會,組織部落媽媽為長者清理居家環境、量血壓、按摩……等居家關懷,有些照顧者甚至比被照顧者年長,彼此間說說笑笑,相處愉悅,讓很多原本處於低潮的失能老人重拾笑顏。
原鄉照護也是文化傳承的工作
部落婦女互助合作的精神,及老人關心老人的方式會影響年輕人,「連老人家都在做,為什麼我們不能?」李淑敏的兒子、臺灣原住民族長期照顧服務權益促進會執行長方喜恩,從就讀東華大學原住民族學院開始認識原住民族的議題;在就讀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時,了解核心精神應是草根人民組織的運作,因此畢業後回到部落投入崗給協會的營運。
方喜恩表示,原住民的健康與照顧不能只著重在個體,應視為整個部落群體的生命延續,這工作不僅是原鄉照護,同樣也是文化傳承的事務。要讓部落老有所終、幼有所長,他的作法是跨專業合作。部落普遍都有老人的文健站或巷弄站等據點,還有學校、托兒所及教保中心,於是讓小孩跟著老人編織、種田,讓老人可以發揮他們的經驗,將文化透過教保員跟照服員的協助轉譯給孩子。老幼共學,從孩子的教育開始,重建部落照顧系統,不僅聯繫部落間老幼間的關係,也能做到文化傳承。他深信共養、共老及共照,才能讓青年及中壯年人口逐漸回鄉。
方喜恩指出,政府的長照對多元照顧需求的分析都是一元化、中央集權、專業照顧的原則去設計整套服務系統及相關規範,忽略多元族群的需求,且未能含納原住民族文化特殊性與貼近在地需要。為了發展出自己的照顧模式,方喜恩跟夥伴們一開始先明確目標,要建構的是從復振族群文化的核心出發,才能透過部落組織訓用人力。要做到貫徹在地老化的願景、創造部落就業機會,也讓原住民族青壯年重新學習以人為本的傳統價值,例如初期婦女自發性挨家挨戶調查需要協助的族人,無論是否具備政府的福利身分,只要有需要就能接受協會資源協助,即是在找回泰雅文化中對老弱殘窮共同照顧的精神與價值。
方喜恩說,Gaga是泰雅族社會很重要的概念,是一個能夠將族人緊密結合的模式,以血緣為基礎形成血緣團體,再因地緣關係慢慢形成共祭、共獵、共負罪責等功能的部落,在這個血緣或地緣團體裡,必須遵守在團體內的制度規範,但長照資源的地方分配是以行政區為主,可能一村一機構,忽略部落複雜的內部文化機制。
長照未盡之處 部落自己補足
在長者照護中,最重要的服務之一是「陪伴」,透過與長者聊天,滿足其情感需求,同時也能掌握他們的身心狀況,並真正理解其需要。然而,老人家不見得會對每位訪視者打開心房,因為重視 Gaga,且以家族為基礎的人際網絡也可能夾帶世代的恩怨情仇,因此,在寒溪的照顧者與長者初次見面時,都會被問到「你是哪一家的孩子?」先判斷不是外人,才會卸下心防開始訴說。
首先,崗給協會負責繪製長輩的家系圖,建立老人的家庭環境與社會關係等相關資訊,先牽起服務者與被照顧者兩邊的血親或地緣的認同,當服務者在細數家譜時與被照顧的長者自然牽起關係,老人家往往會開始回憶過去與服務者的親人間相處的故事,讓服務者更容易進入長者的人生經驗,兩者形成一種「親密關係」後,產生信任及良好互動。
崗給協會之後還針對長者個案調查其生命史,包括學歷、當時的身分、有無經歷過什麼重要事件、有什麼是讓他不願再想的事、有無離開過部落、離開部落時接觸的人事物與環境等。方喜恩說,藉此了解其生活脈絡,可以提供比較適合的服務。在訪視記錄過程中,也順帶找到每位長者的專長,有些專長甚至不是來自部落環境,而是在外地生活所累積的經驗,例如有位長者年輕時在台北天母當家庭幫傭,得到雇主信任,甚至當起那戶孩子的奶媽,至今仍保持聯絡;這位長者還受到雇主很多教導學習,像是養成儲蓄習慣,讓晚年生活無虞。協會藉這位長者的儲蓄經驗分享來幫助其他長者。
崗給協會捨棄追求「到站率」的行政規範,而是到長者的工作現場協助及陪伴。方喜恩說,很多長者都還有工作能力、生活上有財務負擔,或想減輕子女的經濟壓力,「我們的作法是讓長者回到日常,而非進到方案。」應該鼓勵長者去做,為他們設想,「即使是失能的長者,他們不是不能,而是有很多的可能。」挖掘長者的智慧,創造無限的可能。
推動小米復耕 將文化融入照顧
文化是部落生活一直流傳下來的人事物,泰雅族又是個重視大家分工合作、共勞共食共享的族群,所以崗給協會從文化出發,推動小米復耕,藉由長者智慧引領,找回部落傳統的生活方式及種植小米的習性。從開墾、播種、收割、慶祝、釀製等過程,當初對長者調查詳細的生命資訊就派上用場。每位長者都有能力做他最擅長領域的事務,不會的長者就在旁觀看學習,由於每個過程及步驟都是珍貴的泰雅文化,協會也藉此做文化紀錄,讓種小米的傳統能延續下去。
方喜恩觀察有些長者撒小米的動作,即使失智或失能,他們仍依稀記得過去熟悉的工作及事務,相較於做健康操,讓長者從事原本熟悉的事,更加有助於延緩失能。當照護工作能與土地能產生連結,對長者的身心發展更有幫助,也才能讓長者認同文健站等機構是新的Gaga,進而融入這個來自不同家庭集合一起的新群體。目前大多數的資源都放在健康跟亞健康長者,但崗給協會也已開始佈建跟規劃針對中、重度失能者的服務,並能融合部落的需求及意見,長出自己的照顧模式。
開創永續產業 推長者小旅行
在宜蘭同樣投入長者照顧工作的還有基督教芥菜種會的社區合作夥伴寒溪長老教會,也是藉由長者的智慧與經驗創造出不一樣的照顧模式。過去設計過老人農場,由社區部落長者自己經營服務,從種菜到販售都由長者自己付出及收穫,但因產量不夠,缺乏長期性作物可以行銷,希望開創能永續經營的產業,因此構思今年下半年推動長者小旅行。
寒溪教會師母張梅丹說,這個構想是受到教會設置文健站內的5名長輩影響,他們是資源回收的志工,由教會提供空間做收集及放置,資源回收的收入由長者們自己決定如何運用,但他們都選擇逢年過節時奉獻,作為教會服務的經費,因為「志工」這個頭銜遠勝過金錢,他們渴望的是生命餘力可以被使用,需要的是一種自我肯定。
張梅丹表示,教會承接政府的長照方案,不希望只是在框架內執行,而是在框架下合法合理的創造新的照顧模式,期待能夠透過適合長者的產業,讓長者不只可以重拾自信、找到生活重心,也有助於改善經濟生活。目前長者小旅行的構想是發展部落的小眾旅遊,包括手工藝講師、表演講師、部落山林導覽員、餐食服務等各項工作都由長者擔任,即使是失能的長者也會賦予端餐盤之類較為簡單的工作。如此一來,能讓遊客對部落有更深入的認識,並藉由與遊客間的互動,讓長者述說經歷和經驗,展現拿手的傳統美食、文化技藝,從過程中重拾快樂。
不同民族、不一樣的部落,文化特徵與需求自然有別,由下而上對話、討論、深入了解並形成共識,才能建立符合當地文化脈絡與社會關係網絡的照護方案。在原鄉部落推動長者照顧服務,應避免僵硬的長照體制使助力反成壓迫,必須先了解長者的文化背景與喜好,為他們創造安全的環境,原鄉長者照顧工作才能真正落實。
指導顧問:全國成
採訪撰文:洪敏隆
專題企畫:吳欣芳、吳素華
責任編輯:胡善慧、吳素華
延伸閱讀:
▸▸捐款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