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科技發達,現代人習慣在雲端漫遊,宅在家是常態,人與人之間缺乏真實的交流,而淡漠的鄰里關係,更離「遠親不如近鄰」越來越遠。基督教芥菜種會研發團隊在2021年8月底開始進行《社區幸福力大調查》,根據調查結果顯示,社區中人與人的連結度和「幸福感」密不可分,且有高達86.7%的居民有意願服務社區,卻只有48.8%的人有實際行動的經驗。
癥結在於社區活動服務平台的量能不足,而那些外表線條生硬和冰冷建築材料構成的公共空間,必須被改變,有「溫度」才能融化高牆冰凍起來的疏離關係,如何打造一個真正與人連結的共享空間,成為營造幸福社區重要的一環。
空間使用須回應社區成員需求
假日早上台北市大安區古風里的「古風小白屋」鐵捲門拉起,映入路過民眾眼簾的是琳瑯滿目的扳手、鐵錘、線鋸等維修工具,附近居民都曉得家中東西壞了就到那裡,經志工指導,幾個步驟就能讓老物件重獲新生;再往附近不遠處的中央通訊社職員宿舍走,其中一間改造為長輩們聚會空間的「芒果香草園」,可以嗅到料理的香氣、聽到迴盪整個屋內外的歡笑聲。
不論是古風小白屋或芒果香草園,都讓2012年因師大商圈與住宅居民衝突升溫的緊張關係不復見。先是藉由硬體空間消弭距離,再以活動吸引入內,打造的共享空間是共同使用也共同服務,不僅點燃居民與社區相互黏著的溫暖關係,並加入青銀共創,開啟無限想像的幸福生活形式。
「當社區居民投入的多,付出越多,獲得更多,需求被滿足,幸福感會大大提升。」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陳怡伃強調,一個人在他生活的社區裡認識多少人、互動參與的程度,不只能化為生活和心靈的支持力量,也和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個人在社會中的向上流動相關。當生活被滿足、幸福感提升,會願意在社區留下來繼續服務貢獻,這種正向循環值得啟動或被開發。
陳怡伃提及,從這項調查顯示很多民眾願意為社區多做一點事,但實際投入服務時間比意願低很多,如何能夠創造共好共榮情境,「空間」是經常使用的手法或必要的資源條件,但重點是這個空間使用,要如何跟社區裡成員的生活、需要及當地文化相連結並保持某種開放性,這非常重要,「空間使用必須回應社區成員的需求。」
共好共榮在社區場域是需要跨越的一條線
社區空間指的是能夠提供居民實體聚會的場域,當然在這個場域除了日常的聚會功能,秉持著共好共享的理念,當中也存在著解決某種社會課題為目標的進行活動。包括閒置空間的再利用、老舊空間的翻新、既有場所的多元利用,甚至也有整個商店街的再生。
然而,社區空間活化經常面臨幾項困境,陳怡伃指出,一是閒置的公有房地不符合當時撥用目的時,光是法規、產權釐清就要好幾年,即使是移交暫管做短時間使用,現況仍難突破;二是很多閒置空間的使用,是從管理者方便管理的角度出發,比較少有民眾可以參與的空間,反而拉遠與居民的距離;三是社區空間有條無法跨越的界線,因為社區工作多以村里或社區發展協會為基礎核心,跟地方政治有高度扣合,讓很多民眾敬而遠之,導致很多空間運用不是基於共同生活圈及需要,而是由政治或行政身分切割。
因此,共好共榮在社區場域是非常需要跨越的一條線。陳怡伃認為在政府部門部分,要破除資產管理與業務上,以行政觀點硬生生把社區民眾生活需求切割空間的謬誤,例如文化局、教育局、社會局各有其場館,但明明孩子有閱讀、遊戲需求,媽媽需要育兒支持,為何不能整合到一個空間?規劃執行也常陷於追逐行政需求訂定的目標,甚至習慣用一些「成功模式」複製在每個社區,像是照顧咖啡館可能在都會區會讓人願意進去,非都會區就不一定合適,反而是用理髮廳等小店面可能更能吸引人。
都市鄉村大不同 共好空間規劃須了解在地人特性
陳怡伃在《社區幸福力大調查》中觀察到,鄉村與都會民眾期待社區做什麼很不一樣,都會區著重在老少照顧、環境、休閒及文化空間;鄉村區對於人際互動、歷史、社區認同文化比較重視。這個結果顯示的不是鄉村沒有老少照顧等需求,現況是人口外移、老化,這方面的照顧資源應該更迫切,但觀念上不知道可以用社區鄰里來發揮功能;反觀都會區對於照顧公共化,是大家可以接受的事實,有需要也會使用,反而對認同文化是較缺乏期待,這個差異凸顯都會區共好空間應多強化認同文化,鄉村區則強化照顧功能。
陳怡伃強調,社群組織在做共好空間規劃必須了解在地人的特性與需要是什麼,與組織本身原有的興趣、才能與資源,若有一兩件可以媒合,就可朝此方向嘗試努力,且社群組織是否能「建立一座橋、多一些門窗」,讓其他人看到空間內正在發生什麼事,讓他們有機會走進來。強化連結,彼此了解,才有下一步,否則只是另一個里辦公室,回應的只是自己的需求,也無法達到永續發展的正向循環。
催生古風小白屋和芒果香草園的社區組織「綠點點點點」共同創辦人黃芳惠表示,社區閒置空間的再利用,如果能有更多社群的協作在裡面,甚至提供給年輕社群更多想法孵化的可能性,創造更多挑動能量,或帶來更多新的共創,是值得期待的。公共空間打通的不只是有形還有無形的牆,令居民和社區產生連結,拉近人與人間的距離。原本因為師大商圈與住宅區住户的衝突,地方關係出現重大危機,卻因為這些共享空間建立歸屬感與共創性,使居民有了穩固的關係聯繫。
串連社區共好點共創幸福社區
當然空間使用除了回應居民需求之外,提供者與使用者是否有互助、共享、共好的理念非常重要。推動社區服務工作逾十年的基督教芥菜種會,更以在社區建立「社區共好點」,來讓社區已經存在的空間包括教會、放置零錢捐的愛心店家,發揮社區照顧功能,實踐互助共好的精神,這也是另一種社區空間的應用。
芥菜種會北區服務中心主任周佳儀說,芥菜種會推動社區共好點就像是扮演資源串連者的角色,最大的影響是讓在地教會、店家、社區組織和里長彼此合作,給予受助者更多幫助。甚至每一個人都成為一個社區共好點,就能成為在社區助人的推手。
芥菜種會社區發展處處長李士青以在台北市松江市場與當地里長一起推動的共好冰箱為例,攤商們看到里長做的事,也了解到長輩有食物需求,會主動把沒賣完,或賣相不佳仍能食用的品項主動捐到共好冰箱,讓有需要的民眾食用,所以他認為社區共好空間不該侷限為一個具體的房舍空間,可以更廣義的來看待。
共好空間之所以能成為社區有溫度的地方,關鍵在於「以人為本」的出發點。為著在地人的需要,空間的提供者與使用者均能以互助、共享、共好的理念加以管理或運用,這過程透過公共參與來產生人與人之間的連結,進而為社區帶來正向的改變,雖然這兩年受疫情影響,很多社區活動都被迫取消或改為線上課程,但是,陳怡伃認為面對疫情,更加凸顯社區共好空間的重要性。因為平時透過社區共好空間可以建立社區居民的歸屬感與共創性,當有穩固的社區關係聯繫,面對疫情更能達到互助、共好的功能。
▸▸捐款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