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員山鄉的內城社區一輛輛「鐵牛力阿卡」載著遊客,穿梭在田園小徑間,駕駛都是55歲以上的叔叔伯伯甚至是爺爺級,他們還擔當導覽員引領遊客認識社區。原本因產業沒落,這群退休老農就跟被鎖進倉庫的鐵牛(耕耘機)一樣逐漸被遺忘,但隨著老農具再造,為他們找到事業的第二春。

「內城在民國60、70年代是很熱鬧,因為榮民醫院就在這裡,社區住了4、5千位榮民,有專門幫人洗衣、按摩的行業,還有6、7間雜貨店,但隨著老榮民凋零,人口數急速下降,很多機能及行業都消失。」內城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簡裕鴻回憶兒時的內城印象,這和他在外就學、當兵後回到家鄉相比有很大落差,早期因應榮民需求的行業不見了,農業生產也因農人老了而休耕。簡裕鴻受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邀請擔任總幹事時,整個協會會員都是50歲以上,幾乎不會使用電腦,只有他一人是30歲出頭,被寄予厚望對社區議題及發展作通盤思考。

老農具再造,宜蘭內城社區鐵牛力阿卡帶動社區長者就業及社區發展(照片來源:簡裕鴻)

內城長者的故事 從鐵牛力阿卡出發

為了對內城資源及人文有更深度的了解,簡裕鴻逐一拜訪社區長者,發現過去農民翻耕農地的耕耘機,用來代替牛隻的「鐵牛仔」都放在耆老的倉庫,耆老們談到「鐵牛仔」都說當初是靠它維生,有很深的情感連結捨不得賣掉,而且還有很多「鐵牛仔」的故事可以說。這也喚起他幼時記憶,浮現農家子弟的同學會坐在上面幫忙收割的畫面。2005年文建會有社區營造點補助計畫,於是他申請辦「鐵牛力阿卡」活動,請長輩將鐵牛開出來,喚起大家在鐵牛力阿卡興盛時期的生活、經濟及產業繁華的記憶。

「這些鐵牛力阿卡好不容易開出來,活動辦完又回到倉庫,難道要跟其他社區一樣辦一次性活動嗎?」簡裕鴻思考如何讓鐵牛力阿卡可以永續發展。他規劃先從社區舉辦活動或參訪,將鐵牛作為交通工具,由協會耆老理事輪流擔任志工。2007年內城在內政部全國社區評鑑拿到最高分,台灣各地有越來越多人要來參訪。他再度思考內城好不容易有知名度,不該拒絕被參訪,但又不能一直要求理事當志工,因此決定採收費制,初期收50元,後來增加到100元,鐵牛力阿卡數量也從最早6台擴增到20多台,並且有越來越多原本賦閒在家的退休老農加入輪班當駕駛,對老農來說這些鐵牛就像他們的「玩具」駕輕就熟。

開始採收費機制,就要思考如何規劃行程,初期都是由簡裕鴻一人負責導覽,長者只負責開車,但後來規模越來越大,必須讓長者兼任導覽員,「長者們能講出很多在地故事,只是害羞或不知道如何表達。」簡裕鴻剛開始會從旁導引長者「阿伯,你不是有跟我說那個典故」,阿伯就明白「係喔!講那個就可以喔!」給予膽識跟信心,講出自己的生活經驗跟在地知識,久而久之每位長者駕駛都能成為獨當一面的導覽員,將內城風光介紹給旅客認識。

宜蘭內城社區不老學校的長者們總是充滿活力(照片來源:簡裕鴻)

還沒當鐵牛力阿卡司機前,很多內城退休老農每天沒事做,除了在家種田供自己吃,大部分時間不曉得要做什麼,現在多了一個工作,身體狀況比沒有參與的長者好。除此之外,鐵牛力阿卡也有活力老化、健康老化的概念,很多司機到80歲還是很健康有活力,只是基於安全考量,還是訂定80歲退休機制,且為感謝他們對社區多年的貢獻,只要80歲退休就可以領5萬元的退休金。

簡裕鴻認為鐵牛力阿卡是合作經濟模式,司機都是part-time,每位司機平均每月收入約1萬5千元,「只要能貢獻40%勞動力,對社區就有幫助」,這個概念就跟長者退休後,會在社區關懷據點推動一些動動身體的課程概念相同,但更具意義的是讓長者有參與、有收入,進而有能力回饋社區,幫忙解決社區問題。

鐵牛力阿卡帶動的創造力「由下而上」遍地開花,目前延伸的社區產業不只鐵牛車,還有 DIY、農事體驗、割稻飯等,甚至後來推動設立不老學校,從教育、產業等持續擴大社區發展。在內城任何產業20%的盈餘須回饋到社區發展基金,簡裕鴻強調:「當有一半的錢能回饋社區,照顧老人與居民及社區連結,這是讓開在社區路上馬達聲大響的鐵牛力阿卡,還能被居民認可的關鍵。」創造的不只是長者工作賺錢的機會,也是資助社區永續經營,進而吸引青農來到內城發展,米的價格可以賣得比別人高,老農、青農合作,以共好、共享、共榮、共學概念經營社區,未來就會有無限發展的可能性。

鐵牛力阿卡司機到80歲退休還可以領5萬元的退休金(照片來源:簡裕鴻)

牛犁發展青銀共創行銷銀髮產業

在花蓮縣壽豐鄉的牛犁社區交流協會(以下簡稱牛犁協會),是一個特別著重青年與銀髮族共創的案例。一開始為社區孩童照顧發展出來的牛犁協會,隨著社區少子化、高齡化的趨勢,慢慢變成以銀髮照顧為營運目標的社區營造組織。高齡者的最大困境是被視為「無用」,甚至是社會上的負擔,如何透過完善的機制,建置長輩功能再現的體系,讓銀髮族創造更多的新價值,降低日後社會成本才是重要關鍵。牛犁協會執行秘書游雅帆表示,政府希望老年人有社會參與及社會互動,但長者仍處於被發派命令的被動位置,於是構思要讓長者的主體性彰顯出來。

牛犁協會調查所在地區的300多位長者,有超過7成的人需要微收入(部分工時收入),其中65至75歲占5至6成之多,且身心狀況良好。協會發現長輩有很多手工藝的專長,可以運用手作工場協助高齡者研發綠色體驗產品;另外,長者有豐富的人生體驗,將高齡文化、生命故事形成社區獨特的文創商品,透過年輕人撰寫故事及美編包裝、建立品牌等,再藉由行銷活絡社區的銀髮產業。

游雅帆表示,與其要長者學習發展不熟悉的專長,何不借重本有的技藝跟能力,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這個「寶」就得靠在地年輕人一同挖掘。長者們的手藝技巧很好,問他們怎麼做,得到答案是「啊,就這樣穿過去、那樣打結」,但學習者不易了解。「長者有自己的工藝技術,年輕人懂得表達藝術」,所以協會讓年輕人先經過長者反覆教導,理解長者的口訣意涵後,將工藝設計成教案及教材輔具,讓長者成為地方知識的分享者及講師。長者藉由當講師有了收入、生活樂趣及重心,年輕人則獲得政府青銀共創方案的支持,也有一份穩定工作及收入。

聲子驛站邀請阿嬤來當講師(照片提供:牛犁社區交流協會)

青銀合作的互動模式,在一次次活動中可以建立更好的關係,例如好幾次牛犁協會要辦活動打包物品,經驗豐富的長輩一聽到需求,便馬上從家中拿出大袋子支援。青銀建立一種合作機制、夥伴關係,年輕人看到長者的智慧會衷心敬重。游雅帆認為最大助益是村落「年輕化」,這個年輕化不是只有更多年輕人投入社區,而是長者變「年輕」,他們的體力、活力、創意及新意,讓人完全忽略他們是老人家。

「在家很無聊,外出工作還可以賺錢啊!」今年70歲的阿嬤邱美華,精神爽朗,很難聯想她年紀已長。年輕時在工地做過搭鷹架、麵攤煮麵等工作,由於一次意外腰部開刀,加上丈夫過世,很長時間都是一個人待在家裡。她有一次到牛犁協會上課,發現大家在忙,就幫其他長者量血壓,後來又主動幫忙煮飯、載其他長者上下課,因為工作積極,就被協會聘為專職人力,甚至組「千歲女郎團」到各地接跳舞表演賺取收入。問她為什麼還想要工作?她說:「在家只是看電視有什麼好?出來工作比較充實」、「以前見到周邊鄰居都只是點頭,現在認識很多人快樂又健康」,至於要工作到何時?她笑說:「做到他們不要我才要退。」

芥菜種會發展合作社提供長者在地就業

高齡化的長照需求,勞動合作社也成為台灣社區發展高齡就業的一種模式。住在花蓮新城、年輕時做過粗工,也在醫院當過護理佐理員(助理護士Assistant Nurse)的謝美娟,過去工作耗費大量勞力,甚至一個月有15天工作是24小時不中斷,長期下來肝都壞了,不得不養身體,但等她恢復健康後,也面臨「我年紀大了能做什麼?」的問題。經友人介紹踏入居家服務,加入基督教芥菜種會成立的花蓮縣社區照顧服務勞動合作社。

加入合作社後,最大差別是過去在長照單位是勞雇關係,必須花費很多體力和時間,每個月做140小時才能達到自己想要的薪資,加入合作社只要120多個小時就能賺4、5萬元,不只是勞動身心條件改善,「更重要這是我的事業,願意專心投入時間培育自己,建立更專業的自己讓別人看見」她笑說。

基督教芥菜種會東區服務中心主任吳雅琴說,看到合作社社員的轉變是從受雇者開始轉換為經營者,過去他們習慣被領導、被指派,合作社則是賦權,必須為自己做主,最後回饋到自己還回饋社會,因此會很努力經營個案,過程中不只提升自己的收益,也激勵社員間主動思考,有什麼好的想法主動提出,未來發展才會更開闊。

牛犁社區長者們從工作中找到生活樂趣及重心(照片提供:牛犁社區交流協會)

不論是內城社區用舊東西發展新產業、牛犁社區藉青銀合作創造就業機會,或芥菜種會透過合作社互助打造事業,都顯示長者在社區就業是多元及充滿各種可能性。中正大學勞工關係學系教授周玟琪亦指出,高齡就業可以結合跨部會各項社區相關計畫,如多元培力就業計畫、地方創生計畫、農村再生、勞動合作社、社區關懷據點、長照C據點、健康促進據點、樂齡學習中心、文化健康站與伯工照顧站等,開發適合長者與不同世代參與的就業機會,再進行銀髮人才在地就業跨部會資源系統與平台的連結,在高齡社會趨勢下,長者是將來活絡地方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指導顧問:周玟琪

責任編輯:胡善慧、吳素華

採訪撰文:洪敏隆

專題企畫:吳欣芳

 

延伸閱讀:

《高齡就業不必強求企業買單 社區反而是出路》

《社區共生、世代團結 用社會創新的視角打造銀髮就業天堂》

銀髮生產力 社區新勢力》


▸▸捐款支持▸▸

☛|「芥助網」社區工作服務計畫|☛

☛|50+就業培力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