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佩芬
災難發生前,人們就像高速運轉機器中的齒輪,忙碌地旋轉,但當災難降臨時,被迫停止的人們總算有機會看清周遭環境與生命藍圖。2004年敏督利颱風來襲,位於台中縣大甲溪旁的松鶴部落瞬間被土石流淹沒成了孤島,基督教芥菜種會防救災中心主任吳秉翰,當時還只是亞洲大學社工系的學生,這場災難帶給他巨大衝擊,同時,也讓他在心中種下從事災變社會工作的種子。
災變社工不忘初衷 從災難中學習施與受
畢業後的吳秉翰像多數社工系學生,從事社工領域較常受到關注的經濟弱勢扶助,漸漸忘了當初立下的志向,直到2009年台灣的莫拉克颱風(又稱八八風災),又再度喚醒他想要從事災變社會工作的熱情。這一次,他下定決心跟隨內心的聲音,回到南部,投身一線災變社會工作,協助緊急救援、災民安置、物資管理發放等等。
在中文裡「危機」一詞由「危險」和「機會」組成,災難確實對人身安全帶來了危險,卻也為吳秉翰帶來學習的機會。從災民陪伴、安置收容、弱勢扶助,到長期災後社區重建等,他運用社工的敏感度發掘災民需求,不斷學習和摸索方法。吳秉翰回憶起一次風災,山區道路尚未完全搶通,一行人開在顛簸的河床上用最快的速度將緊急物資送進災區,下車那一刻,受困災民前來握住他的手感激地說:「謝謝你們終於來了,不然我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謝謝!謝謝!謝謝!」
一連串稱謝的話語不僅是對吳秉翰的感激,也讓他體認到災變社工的價值──「滿足需求」帶給人們的溫暖。
雙重身分穿梭災區 心靈重建才是漫長路
災變社工具有不同層次的難度,2016年南台灣大地震維冠大樓倒塌時,對於吳秉翰而言更是一大挑戰,白天他是個英勇無敵的戰士,穿梭災區服務,往返醫院急診室、靈堂,晚上回到家後,他本身也是受災戶,只能拖著疲憊的身軀,拿著水桶排隊設法取水。緊繃的壓力下,好幾次他從惡夢中驚醒,冷汗直流。
「災民的不安、恐慌、軟弱和無助等情緒是如此清晰,好幾次在夢中,我以為自己仍站在倒塌的大樓前,四周空無一人」吳秉翰說。
目睹災難的社工,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時有所聞,他了解到社工必須先強大內心才能拯救他人,許多服務不只是單純的金錢補助或物資提供,需要重建的也不只有房屋及硬體設備,陪伴災民才是一條看不見盡頭的漫漫長路。
有夥伴問他:「為什麼要辛苦堅持在災變社工領域,這樣陌生又不被認為是社工專業的工作,甚至還有人搞不清楚社工和志工的差別?」他認為這是問題也是答案,吳秉翰表示,正因為災變社工鮮少被重視,才更顯得重要。
服務過程中,他為受災者擦拭臉上的淚水,目睹人類的脆弱,他相信每一滴眼淚都不應該白流,遇到災害時,社工能夠協助連結資源,跨專業合作進駐災區,陪伴災民從傷痛中復原;平時則進行社區自主防災培力,才能真正幫助社區自助、互助,預防及減少災損程度。
2021年,吳秉翰獲得110年度社會工作專業人員表揚,他誠摯地感謝上帝,讓他在社工領域繞了一圈後又帶領他回到初衷。經歷這段災變社工的歷程,讓他在不同場合成為災變社會工作的分享者,使更多人重視這個議題。未來他仍會堅持當初成為社工的初衷和信念──看見需求,幫助人們發現問題,並促使人們願意加入社區防災培力的行列。
▸▸捐款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