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敏雄(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我在某次的社區營造課程中,聆聽偏鄉教師們如何透過認識自己住家或學校附近的特色店家,以及在繪製社區地圖和人物故事時所遇到的困難。席間有一位老師分享:「要跨出舒適圈去認識自己住家或學校周遭陌生的店家,特別是要透過談話的方式認識老闆,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不確定對方是否有意願或有時間做這樣的交流,很擔心被拒絕或過度打擾老闆……」,相信這位老師的焦慮,也是很多想認識社區文化人的感受,究竟可以怎麼樣跨越這個門檻呢?
現場另外一位老師回饋:「上次我們去參訪艋舺社區博物館的過程中,敏雄老師不是有提到嗎?如果你想認識蛋店老闆,只要記得常去買蛋,慢慢就會跟老闆比較熟了。」聽到這番回饋,我也十分贊同地說:「真的!我覺得這位老師回饋的好棒!為什麼想認識蛋店的老闆?應該是覺得他們家的蛋品質很讚,或想多聽一些與蛋相關的知識,不是嗎?所以我們只要把一件好事記在心中,並且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地去實踐它,好的結果自然就會伴隨而來。重點是我們心中是否真的認同這件事很有價值。」
「幸福」不是一個可以想方設法直接拿到的東西,而是要藉由努力完成該做的事,伴隨而來的好結果。就像一位想擁有信任關係的老師,該做的是努力瞭解學生需求和感受,並且不斷調整教學策略和師生互動方式,讓學生有所收穫,而不只是讓自己陷入被學生討厭的焦慮之中!
在座還有一位老師提到:「我服務的學校,好像不是偏鄉,不曉得我在這裡是否能產生什麼作用?」我真的超級喜歡這個提問!於是又丟出另一個問題邀請大家一起想想:「我所服務的協會也跟台北地區很多高中或大學合作,他們當中不乏明星學校。換言之,這些學校其實已經得到很多公部門甚至中研院的資源,協會憑什麼或為什麼還要跟他們合作?」
這時有老師回饋說:「可能很多大學老師或研究機構比較能提供的是書本上的知識,但對於如何實踐的方法,比較缺乏經驗。」我說:「嗯!我相信『貼近地面』真的是很多在地協會或非營利組織的強項,還有其他老師有想到什麼嗎?」
一時之間,大家陷入一陣沉思,不久後我說了自己的想法:「我覺得協會最大的特色,就是邀請大家享受『一起面對苦難的美好』」表面上,協會是邀請經濟弱勢者、在地特色商店和青年朋友,一起透過社會設計與社區營造,創造一個微型經濟和共學平台。但這些其實都是表面議題,因為歸根究柢,我們希望在社區裡營造的是透過一起工作的過程,相互陪伴與成長。
以協會所關懷的經濟弱勢者為例,可以透過各種方式拿到資源,但是對這群經濟弱勢者而言,更大的問題是失去生命的活力,甚至人際連結斷絕。「貧窮」往往只是表象,並非真正的原因,貧窮的背後還有很多個人失敗經驗的累積,形塑出一種主導人生的匱乏信念,或許才是真正的原因,這匱乏的人生信念有待化解。簡單地說,要求一個覺得自己失敗的人「不要懶惰」、「應該要更努力」、「多存一點錢」,甚至給他金援,都無法真正解決問題。
透過相互陪伴的過程,我們才明白,只有當我們不再視這群人跟我們不同,微妙的變化才會展開。在面對人生重大衝擊或失敗後,我們都需要一個可以展現脆弱,但不會被捨棄的安身之處,才能支持自己找回生存的希望,協會就是這樣一個存在──一個希望做到能穩穩接住這些人,並且可以和他們一起討論「如何勇敢面對挫折」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