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羿萱(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系)

原文刊登於《食養人部落》2017年01月29日食養專題

2016年10月28日上午,一群修習「社區組織與社區發展」的台大學生,走進了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以下簡稱夢想城鄉)位於萬華剝皮寮街區的據點,準備展開一個上午的社區導覽與社區組織認識活動。配備好導覽耳機,眾人走出剝皮寮街區,開始了認識萬華的地方之旅。

康定路上的巷子口蛋行(圖片來源/林月先)

和解三角:年輕人、經濟弱勢與社區
大家首先來到康定路上的太和餅舖。進到店內,已經和夢想城鄉團隊發展出合作關係的兩代餅舖老闆,開始跟大家分享餅店的歷史並熱情地準備著不同口味、代表不同世代的糕點來跟同學分享;夢想城鄉的工作者也在過程中,跟大家說明他們近期與數個像是太和餅舖這樣有意願的社區商家合作,推出由無家者、弱勢者帶路的社區導覽活動。拜訪完太和餅舖之後,眾人接著來到一間同樣位在康定路上的巷子口蛋行。蛋行老闆是一個化工系畢業的青年,因所學有感於食品安全的困境與必要性、了解到傳統產業的價值與創新可能,接手了家裡的雞蛋行,並發展出與中南部養雞農戶密切溝通、確保產品安心之經營模式。於分享過程中,蛋行老闆也相當肯認夢想城鄉團隊的理念與實踐,並鼓勵同學一起關注社會。

社區巡禮結束後,大家回到了剝皮寮的據點,聆聽夢想城鄉工作人員分享其關注議題與工作經驗。夢想城鄉的創辦人徐敏雄先生是萬華在地人,深受在地的街頭文化滋養、以及過往也是「艱苦人」的經驗,讓他熱愛萬華並且相當關注地方經濟弱勢者的生活處境。也因此,夢想城鄉致力於關懷底層勞動者,希望結合年輕人、經濟弱勢、社區在地產業三方,達成「和解共生」的目標。除了上述結合社區商家的街友導覽員培訓,協會還開設過繪畫班、木工班,不只邀請無家者參加,也與學生團隊合作設計,讓無家者在藝術術創作過程中充權自身甚至習得增進收入的一技之長,也讓學生在互動中更深刻理解弱勢族群的生活處境並袪除偏見與汙名,醞釀改變能量。

突破同溫層
然而,無論是甚麼方案,若是涉及「社區參與」這一方,如夢想城鄉協會推廣的街區導覽模式,都將面臨到重要的挑戰——社區參與是否廣泛並具包容性。「廣泛參與」是指不同階層或組別的地方人士都有機會參與社區事務,他們各有不同的興趣和利益,因此組織應該創造互相聯繫和參與活動的機會,才可擴大居民的參與基礎,發揮社區參與的合作效益。

工作者感嘆地表示,目前該協會雖然積極向社區接觸,然而,還是不免落入「同溫層」的取暖中。因為協會欲服務的街友在萬華算是敏感的人口群,許多社區居民和店家希望街友能從社區中「消失」。當協會向居民表示來意,居民往往以不理解的眼神看待,甚至讓工作者學習到,對居民表示來意的時候,需要盡量避開「幫助街友」一詞,而以「經濟弱勢者」取代,才能緩和標籤印象。另外,少數表示有善、願意配合的在地機構,不是以宗教為主,就是原本就已在服務弱勢族群,因此,工作者雖然可以連結友善的機構資源,例如人安基金會、萬華恩友中心等等,但對於持有不同利益、協會真正需要一起「共作」的在地居民,還是很難打入。工作者甚至提到,居民很少走進協會的據點,或是不太清楚協會成立的方案等等,只知道這是一個在「服務經濟弱勢、街友」的單位,反而是比較多觀光客走進建物來參觀、表示稱讚。

擴寫「利益」關係
然而,在參訪過程中,也同時看到協會工作者對於擴大社區參與的策略與現實上,所做出的自我覺察。雖然店家希望市容整齊、沒有髒亂,但還是有少數店家願意配合、加入街友的導覽地圖中。此情形不得不讓工作者更深入地去思考「利益」二字。店家如太和餅舖或是轉角的蛋行,之所以願意加入街友導覽的行列,除了可能本身就對街友族群友善之外,另一原因,則是傳統產業正面臨的傳承問題:若能透過街區導覽,讓年輕人更加認識傳統產業、吸引客源,對於店家本身也是有助益的,或許此即為「店家利益」與「社區利益」相互呼應的互動關係。

店家在意的或許並不直接是街友是否能完成導覽、街友是否能與街區建立關係,但是,此種間接的利益連帶關係,可以讓雙方都達成目標,這點協會工作者也是非常清楚。在特殊、具爭議或某種程度遭撕裂的社區議題上,「廣泛及包容性的社區參與」可能會是相當大的挑戰,特殊議題(例如:街友/鄰避設施)往往牽涉到各方不同的關注焦點與相左的利益,如何在這樣矛盾的狀況下達到最基本的社區參與、工作者如何擴寫「互惠」與「社區/個人利益」的可能性,將為社區參與是否包容、廣泛的關鍵。

左:太和餅舖第二代老闆(圖片來源:林月先)